高校二级工会推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2017-09-15 21:30吴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作用高校

吴昊

摘 要 面对大量学历高、研究能力强但教育教学经验较弱的青年教师进入高校的现状,高校二级工会组织应当积极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主动承担推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本文将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着重分析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现状,并对如何发挥高校二级工会在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二级工会 高校 师德师风 作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全国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日益剧增,高校教师人数也随之迅速增长。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自2013年升为本科院校以来,学院引进了近百名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在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融入了新鲜的血液的同时,也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青年教师普遍学历高、研究能力强但教育教学经验较弱、不重视自身师德师风的养成,面对青年教师的这些新特点、新问题,如何发挥高校二级工会的作用,推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前高校二级工会组织应思考的重要课题。

1高校二级工会的特点

1.1地位独特

高校二级工会是由校级工会直接领导的、由高校一线教职工自愿加入的基层群众性组织。高校二级工会以维护其工会会员的合法权益为工作宗旨,以关心工会会员的生活与工作为基本职责,是高校党委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同时高校二级工会还是一线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是高校地位独特的群众性组织。

1.2群众基础广泛

在高校组织中有两大群体:学生是当之无愧的最大的群体,位居第二的就是一线教职工群体了,高校二级工会的主要成员就是全校的一线教职工,他们中有专职老师、有高校行政人员、有后勤服务人员以及临时聘请的工作人员。高校整个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服务的各个基层岗位都分布着高校二级分会的会员,这就使得高校二级工会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1.3会员素质较高

相对于其他事业单位,高校可以说是各类精英的聚集地,高校二级工会的会员都是由高校一线教职工组成,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兼有行政工作人员、领导干部以及后勤工作人员。工会会员大都接受过良好的、系统的教育,大部分都具有硕、博士学历,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以及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够在培训讲座、人才交流等工会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1.4职能优势明显

根据《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工会组织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高校二级工会能够结合自身优势,把这四项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例如“维护”职能,高校二级工会一方面要维护学校的发展和稳定,另一方面还要结合自身优势维护工会会员的合法权益;“参与”职能,高校二级工会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调动会员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2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存的问题

2.1政治思想观念不强

少数青年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持一个质疑的态度,不能够以全面的、理性的观念看待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思想观念消极、常常抱怨。同时个别青年教师受西方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影响较大,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也就很难用理性的、科学的价值观去引导学生,给学生的政治观念的塑造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2.2敬业精神淡化

目前,80后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他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长环境决定了他们缺乏像上一代教师那样的信仰和追求。首先,这些80后青年教师在求学期间,交了一些学费,就肤浅地认为是父母帮助自己完成了学业,忽略了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的投入,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收回父母在他们身上的教育投资,缺乏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想法。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在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经费等经济压力下,对教学工作只讲求经济回报,不注重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教学工作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

2.3学术科研功利化

近几年,拜金主义的思想在学术科研领域蔓延开来,受这种不良思潮的影响,个别青年教师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开始打起了科研经费的主意。他们申请项目不是為了纯粹的科学研究,而是看重了项目所带的基金。一些老师,为了完成项目,带学生做实验、整理数据,不是为了教学生知识,而是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使用。还有个别青年教师,没有半点学术道德素养,为了取得科研成绩,科研数据作假,甚至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他们的这些行为给学校的科研风气、学生的学术道德培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4只“教书”,不“育人”

众所周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对于高校教师来讲,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塑造灵魂。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青年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还肩负着塑造学生灵魂的任务,只侧重于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忽视了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不关心也不了解自己学生的思想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也使得师生关系渐行渐远,也间接影响了高校“育人”的培育效(下转第66页)(上接第60页)果。

3高校二级工会助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

3.1把青年师德师风培养工作作为主要工作

高校的二级工会组织遍布高校的各个学院、各个实验室以及各个后勤服务部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高校党委下达行政命令相比,利用高校二级工会助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一线教职工更容易接受后者。信阳农林学院思政部基层工会一直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并且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育工作,每一名进入思政部的新教师都配备有一名教学经验丰富,职业道德素质高的老教师担当“青年教师导师”,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这些青年教师导师把自己的讲义、课件等凝聚个人心血的教学资料无私的奉献出来,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变部分青年教师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思想,加深青年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3.2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的考核制度

要想在高校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仅仅依靠具有明确导向的正面宣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制定具有明确导向的师德师风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尤其是对于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导向明确的师德师风评价标准能够让青年教师从职业生涯初期就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信阳农林学院思政部二级工会在每年部里的“优秀教师”、“优质课”等评奖过程中都积极参与,一方面帮助推荐符合条件的老师参加,另一方面全程监督,确保评奖过程公平公正,让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够得奖。例如每年度的“优秀教师”评选,思政部二级分会主席和工会委员都被随机分配到各个评选环节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杜绝掺杂年龄、职务、背景、人情等因素,帮助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

3.3创造关心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人文环境

“稳定后方的重要性大于前线冲锋”这是一条著名的军事理论,意在强调稳定的后方对开拓事业的重要性。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他们大部分正是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阶段,家庭责任和家庭负担都不轻,学校也不可能要求处于困顿环境下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信阳农林学院思政部二级工会除了为经济困难的青年教师争取相关补助,每年的新进教师来到学校,思政部二级工会都会派工会生活委员去主动联络新进教师,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如思政部基层工会了解到因教师公寓还未建成,新校区位于羊山新区,离市区较远,校区附近房源较少,2015年新近教师可能会面临租房困难的问题,思政部基层工会在新老师进校报道时就积极帮助他们联系学校后勤部门,将空余的学生宿舍当做新老师的临时宿舍,为新老师解决了后顾之忧。思政部二级工会通过各种渠道帮助青年教师解决了实际生活困难,让他们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也对学校常怀感恩之心,即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有力地推动了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参考文献

[1] 荣立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高高校育人成效[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79-80.

[2] 田亚鹏.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学园,2014(25):52.

[3] 孙玉昕,章瑾.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再思考[J].时代教育,2014(24):50.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作用高校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