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秀+李帅
[摘 要] 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由信任机制、激励机制和学术质量控制机制共筑而成。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结论。
[关键词] 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1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6-75-4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Promoting Mechanism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
Li Yongxiu Li Shuai
(1.Library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2.China Sof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Beijing 100080)
Abstract: The promoting mechanism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 consists of trust mechanism, excitation mechanism and academic quality controlling mechanism. A quantity of first -hand materials we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with experts. The obtain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 few valuable opinions are obtain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knowledge sharing;promoting mechanism; empirical study
1 引言
近年来,虚拟社区知识共享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关于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的研究较少。2016年6月1日,我们对CNKI进行检索,发现研究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记录有273条,但是专门研究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相关问题的记录只有16条。而涉及到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的记录有1条,学者王东、刘国亮以知识发酵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发酵的过程,并分析了虚拟学术社区多种参与主体进行知识共享的机理[1]。此外,王东、刘国亮还搭建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实现机制的模型,并提出了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策略[2]。王学东构建了虚拟团队的知识分布、知识地图、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用实例验证了虚拟团队存在的知识资源形成和运行机理[3]。王飞绒等学者调查了19个虚拟社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4]。上述文献中,除王东和刘国亮对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策略做了理论探讨外,并没有人对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进行实证研究。
鉴于此,我们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并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研究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以期对该主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2 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的建构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促生机制模型。这个模型由信任机制、激励机制和学术质量控制机制共三个子机制组成。其中,信任机制在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中起到了内在动力的作用;激励机制在促生机制中起到了外在拉力的作用;学术质量控制机制在促生机制中起着控制和评价学术质量的作用(参见图1)。
3 实证分析
3.1 研究方法
首先以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为研究对象,在提出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建立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的指标体系(参见图2);然后,采用问卷调查为主、专家访谈为辅的方式确定了各个指标的均值,并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出了每个指标的权重值。
本文采用AHP的具体操作步骤:第一步,建立目标层Z、准则层A、方案层B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第二步,按照9度标分法对每层所有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确定,从而对每个层次构造出所有的判断矩阵;第三步,对所有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和各层次指标单排序,并对所有指标进行综合排序。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检验
3.2.1 问卷的设计。本文主要采取在问卷星上网络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根据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的指标体系设置题项,总共有15个题项。采用Likert5级量表衡量用户对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各个指标给出的分值,在发放问卷的整个过程中,共回收228份,剔除8份無效问卷,有效问卷220份。下文对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的探讨是以此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的。
3.2.2 信度和效度检验。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Cronbach‘s Alpha系数最好在0.8以上,0.7~0.8可以接受,0.6~0.7还可以接受,0.6以下就需要修改调查问卷。此调查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达到了0.969,大于0.9,说明问卷的调查结果可信度非常高。笔者首先对本次调查进行了预调研,考虑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虚拟学术社区,所以主要选取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作为被调查对象。他们具备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学校背景,对学术QQ群、学术BBS、学术博客都比较了解且经常使用。共回收问卷40份,对问卷的效度进行了检验,效度检验的原则遵循以下几点:①删除没有填写完整的问卷;②排除问卷的回答中存在前后矛盾现象的问卷。依据以上两点原则进行筛选,得到有效问卷37份,有效回收率为92.5%。endprint
3.3 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分别占54%、46%;年龄方面,21~30岁的被调查者占65%;职称方面,在读研究生、助理研究员/讲师的占比相对比较大;学历方面,硕士研究生占比为60%,博士研究生占比为10%;被调查者经常参与的社区方面,参与学术BBS、学术博客、学术QQ群的人员分别占36%、32%、30%;被调查者在社区中的身份方面,大多数被调查者的身份是一般参与者,占62%,极少数被调查者的身份是最高管理机构成员,占12%。
本文依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得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各个指标的均值,并把这些均值作为绝对重要度(参见表1)。使用9度标分法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标分值,得到各个层次相对总目标的判断矩阵(参见表2、表3)。运用yaahp软件对各个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并通过多次修改,最终得到各个判斷矩阵的一致性比例,即CR值分别为0.0176、0.0176、0.0133、0.0516,CR值均小于0.1,说明这些矩阵具有一致性。使用yaahp软件计算出各个层次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参见表4,5,6,7)。
2,4,6,8表示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介于上述两个相邻等级之间。
在确定完各个层次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之后,使用yaahp软件得出各个指标的综合权重,并依据权重的大小进行总排名。
4 结论
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的指标分析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对促生机制各个指标的评价,可以发现信任机制、激励机制、学术质量控制机制三个指标的权重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信任机制>激励机制>学术质量控制机制。这说明在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促生机制的三个子机制中,信任机制是最重要的。信任机制是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内在动力,对知识共享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在信任机制层次中,可以发现信任机制中的用户对社区的信任、用户对站务人员的信任、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任三个指标的权重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用户对社区的信任>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任>用户对站务人员的信任。这说明在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信任机制中,用户对社区的信任是最重要的。也即在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信任机制中,用户对虚拟学术社区的归属感、依附感是最重要的。只有用户对虚拟学术社区的信任得到增强了,才会使社区中的参与者数量增多。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和用户对站务人员的信任得到增强,也需要在用户对社区信任不断推动的前提下,因为用户与用户之间不断建立起的信任需要社区具有良好的口碑。
第三,在激励机制层次中,可以发现激励机制中六个指标的权重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个人奖励>自我效能>认同感>个人声誉>个人成本>社区文化。这说明在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激励机制中,个人奖励所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其次是自我效能的发挥对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所起到的激励作用。来自于社区成员对自我的认同感,也是激励社区成员开展知识共享的重要指标。
第四,在学术质量控制机制层次中三个指标的权重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客观性>及时性>准确性。这说明在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学术质量控制机制中,学术成果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实验过程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实验结果是否客观真实,这些符合学术质量控制机制客观性的基本要求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审核者对学术成果审核的及时性,只有审核者对学术成果审核的效率不断提高,才可以促进知识共享的顺利进行。
第五,在各个指标的综合排名中,用户对社区的信任排在第一位,接着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任、用户对站务人员的信任、客观性、个人奖励、及时性、自我效能、准确性,比较靠后的是个人声誉、个人成本、社区文化。这反映了在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各个指标作为促进剂,用户对社区的信任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最大的,紧接着便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任、用户对站务人员的信任,从而验证了信任机制作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内因,起着内在动力的作用。个人声誉、个人成本、社区文化三个指标相对其他指标的权重值最小,说明激励机制的这三个指标对知识共享的促生作用是最小的。
参考文献:
[1] 王东,刘国亮.基于知识发酵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影响要素与实现机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8-21.
[2] 王东,刘国亮.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实现路径与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6):41-44.
[3] 王学东.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机理与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1.
[4] 王飞绒,柴晋颖,龚建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83-2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