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艳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儿童输液室,江苏 宿迁 223800)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周 艳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儿童输液室,江苏 宿迁 223800)
目的 探究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8~9月收治的46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216例采用常规输液安全管理,实验组252例,实施更为深入、全面的输液安全管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患者对输液总满意率97.6%;对照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2.3%,输液总满意率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培训教育方面实施全面、深入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降低了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者输液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用。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方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将大量的药物溶液直接输入到患者静脉的治疗方法,也是常见的给药途径。随着静脉输液患者不断增多,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非常容易出现输液差错,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患者预后,由此,加强静脉输液管理非常重要,也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工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78例患者,对发生的静脉输液安全事件回顾分析,实施有效的输液安全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9月收治的4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52例与对照组216例。实验组男168例,女84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9.5±2.5)岁;对照组男156例,女60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8.5±2.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临床护士32人,均为女性,年龄22~31岁,平均年龄(26.5±2.1)岁,中专5名,大专25名,本科及以上2名。对照组临床护士35人,均为女性,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8.5±2.5)岁,中专6名,大专26名,本科及以上3名。两组临床护士年龄、性别、学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管理方法,包括知识与技能培训、技能考核、用药监督与指导等。实验组采用更深化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强化监管制度
组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18名静脉输液护理人员组成,其中包括7名护士长,11名护士,对其进行分组,每3人为1组,分管10~15个护理单元,每组成员均需要严格按照输液规范流程进行,由护士长定期检查与督促。将“用药安全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出来,每月小组成员自查,护理部每月进行抽查,检查结果直接与护士业务考核与科室质控挂钩[1]。对护士是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进行督查,包括取药环节、输液环节与换药环节,每一个环节仔细核对,确保输液的规范与安全。配置完输注的药物后及时用药,不能停留过长时间,控制好输液的速度,对各项内容仔细填写与核对,遵医用药。
1.2.2 加强护理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
实施分组包干制度,划分护理小组,由每组的护士长对护士进行技能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主要有:掌握对患者评估的方法,选择好并规范应用输液工具,掌握穿刺部位的选择与穿刺技巧,明确保护血管的方法与输液后维护方法等。每月开展3~4次的大型输液技能比赛,包括留置针单手穿刺操作比赛、理论知识抢答比赛等,还可以开展输液理论知识演讲比赛,除了比赛以外,医院需定期组织知识讲座,包括职业素养、沟通技巧、行为礼仪等方面的教育等,提升护士综合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质[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本院自行制作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调查两组患者输液护理满意度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为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对照组为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输液总满意率为97.6%,对照组为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输液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输液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必须在管理过程中督促相关人员将输液的相关制度落实到位,组建护理小组,相互督促与管理,且每组均要有护士长负责监督与检查,从而有效预防与杜绝输液不良事件发生[3]。此外,加强护理人员的各方面教育与培训,技能与理论齐抓,引导护理人员转变服务观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主动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周到的护理服务。通过加强全面的、深入的输液安全管理,护士不仅提升了各方面输液技能,同时也将自我监督与约束能力提升了,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更好的评估。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患者对输液总满意率97.6%,对照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2.3%,输液总满意率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实施更为深入、具体、全面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技能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降低了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者输液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用。
[1] 余庭霞,梁英霞,吴玉美.社区门诊中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0,8(5):54-56.
[2] 马敬华,崔玉庆,王晶晶.护理安全管理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4):286-287.
[3] 韩小娟,茹孜万.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应用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0):132-133.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2
B
ISSN.2096-2479.2017.28.1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