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红
(东海县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苏 连云港 222300)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高岩红
(东海县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苏 连云港 222300)
目的 试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并对最终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SAS评分与SDS评分等均值出现显著的变化,研究组临床症状和精神改善情况较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内瘘血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用于临床推广。
早期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安全且能长久使用。但由于长时间反复穿刺,极易引发血栓、血管硬化、血管瘤等并发症,最终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存的质量[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在护理患者繁多的环境下,对于护士护理服务水平有着严格的要求。早期护理服务运用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可助于巩固临床治疗的效果,并且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本文主要是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状况及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5.9±3.02)岁;研究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6.8±3.12)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标准;②年龄均>30岁;③患者透析时间≥6个月,透析频率3次/周,4h/次;④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重大疾病(甲亢、肾上腺、糖尿病、精神等疾病);②不配合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及饮食等。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如下。
(1)做好对患者早期基础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医患彼此间的亲密度;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列举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和患者建立QQ群、微信群,给予健康宣教,以此来提高护患之间的关系,使患者进一步符合治疗。
(2)强化对患者的药物指导:护理人员应详细为患者讲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服用时间,并告知患者正确服药的重要性;对于有漏服、错服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纠正。尤其降压药不能乱服,避免低血压造成瘘闭。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合理规律应用抗凝药,以防止血栓形成。
(3)内瘘术后护理:术后嘱患者术侧手臂应适当抬高,放置的位置要比心脏高些,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包扎伤口的敷料不可过紧,衣袖要宽松,避免吻合口及该侧手臂不慎受压。严密观察患者手术后是否存在伤口渗血或者渗液的现象,如果发现异常回报医生马上对伤口进行处理,平时注意保暖。
(4)出血及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的血压会随之升高;加之,抗凝药物的使用,极易引发局部出血,应加强观察。切口处隔天换药1次,同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内瘘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术后1~2周患者在伤口无渗血、无感染、愈合良好的情况下,患者可通过握拳动作或挤压握力球等行为对术肢进行功能锻炼。患者在进行功能训练时应动作轻柔,注意握拳力度由小至大逐渐增加,同时锻炼时间不宜过长;示教患者学会触诊瘘管处的震颤,发现瘘管的震颤音消失或变化及时来院诊治。
(6)成熟内瘘使用中的护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动静脉内瘘的相关知识,进而提升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度。首次使用内瘘透析时,前3次穿刺需由年资高有经验的护士穿刺,确保穿刺一次性成功,延长内楼使用寿命。采用绳梯式或扣眼穿刺法,避免区域穿刺,减少动脉瘤的形成。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应标准按压止血;用无菌纱布卷压迫血管进针处,压力以穿刺点不出血且能摸到血 管震颤为宜,按压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为15~20 min,避免按压过轻或过重引起皮下血肿,甚至引起内瘘闭塞。若放松止血带仍有出血症状时,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7)指导患者日常内瘘的自我管理:指导患者透析后的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以免发生感染;透析24 h后,加强内瘘功能锻炼,每天造瘘侧手做握拳或握橡皮圈运动;在动静脉内瘘局部涂喜疗妥、外用生土豆片外敷。或湿热敷,软化血管。指导患者手术测的手不能测量血压、输液、抽血、负重等。
(8)血栓干预:因血液透析者的血管弹性减弱,血液粘稠度增加,外加之患者的原发病,导致术后极易发生血栓以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故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内瘘吻合情况,遵医嘱应用抗凝剂和提高血管弹性药物。此外,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血栓形成的原理;对于进餐不佳者,为避免低血压出现,应及时给予补液;及时监测血红蛋白,一旦血红蛋白过高,则实时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9)优化早期护理服务流程:根据科室人员,做好工作合理安排,确保护理人员的充足,满足患者的需求[3]。同时,不断优化护理流程,确保各项护理无菌操作,树立无菌意识,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感染。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式,以确保护理的有效性。加强健康教育指导,给予必要的防范措施,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1.3 效果评价
记录两组护理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护理后内瘘血流量。护理满意度也同样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借助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测评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程度,满意度和分值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主要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护理后,研究组出现血栓2例、血管硬化1例、血管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8%;对照组出现血栓4例、血管硬化3例、血管瘤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后内瘘血流量
研究组护理后内瘘血流量为(256.46±14.87)mL/min,对照组护理后内瘘血流量为(205.89±13.65)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对比(±s,分)
组别SASSDS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2.13±10.2522.30±11.2842.16±11.1920.36±11.31研究组42.20±10.1815.09±11.4042.15±11.2615.19±11.25 t 0.03111.2470.0433.484 P>0.05<0.05>0.05<0.05
图1 两组护理满意率示意图
图2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与SDS评分示意图
2.4 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系数无差别(P>0.05);经不同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值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图2。
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邻近静脉在皮下吻合,术后该静脉逐渐扩张,肥厚(静脉动脉化),可以穿刺,得到足够的血流量,成为永久性的血管通路[2]。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患者自身血管因素、感染、医护人员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静脉内瘘等并发症,从而影响透析质量[3]。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而且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时间上同样具有积极意义[4]。研究组护理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内瘘血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5]。
早期护理提供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注的不仅是患者身体还更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这样具有人性化的护理模式符合现代护理理念要求,还有利于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从而巩固其疗效,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两组护理总体满意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将早期护理服务应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中,可取得良好的疗效还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医患间的信任度。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态,减少和缓解患者肢体肿胀造成的不适症状,能够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实践效果。
[1] 车杏仪.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2015,35(32):249-268.
[2] 张雅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评价[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5,06(05):168-180.
[3] 李海艳.早期护理干预对持续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4):73-74.
[4] 廖 娜,徐 娟.浅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2Z):166.
[5] 吴 迪.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医药:00031-00032.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