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弘
基于捐赠的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
——以滁州学院图书馆为例
张 弘
面对文献资源价格的日益上涨,采购经费的一成不变,珍贵古籍善本的一纸难求,为摆脱在特藏资源建设中的尴尬处境,捐赠这一文献特藏资源建设的补充途径越来越受到高校图书馆的重视。在意识到捐赠具有主观性、自愿性、随机性和馈赠性的特点后,为加快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应对捐赠者予以表彰,并鼓励捐赠行为。在扩大对捐赠的社会宣传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捐赠制度,最终实现对捐赠工作的网络化管理。
高校图书馆;捐赠;特藏建设
特藏建设是指对一些具有稀缺性、独特性、传承性等特点的文献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并保存。特藏建设对以学术研究为主的高校来说,在提升学校的总体声誉、传承校园文化、提升图书馆自身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早在20世纪的30、40年代,国外的一些著名高校例如哈佛、耶鲁等大学已经开始着手本校的特藏资源建设,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到目前为止都已颇具规模。而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起步比国外晚,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并且由于早期我国高校图书馆把特藏资源建设定位在收集价格昂贵的古籍善本上,直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还属于起步、探索阶段。近年来,一些高校图书馆逐渐把有价值的地方文献也作为特藏资源加以收藏,使得高校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又见到了曙光,例如:甘肃省高校收藏的敦煌文书,安徽省高校收藏的徽州文书、云南高校收藏的纳西东巴古籍文献等都是立足于地方文献的特藏,而这些地方文献则综合的反映了一个地区古往今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其价值也不输于那些价格昂贵的古籍善本,就是这类文献散落在各处,寻访难度大,比较耗时耗力,同时也考验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本地区名人名作、大事件的关注程度。以滁州学院图书馆为例,每年用于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的经费很少,为了突出高校图书馆的学术性以及办馆特色,近些年我们馆的特藏建设主要立足于对滁州地区有代表性的吴敬梓文化、琅琊山文化有关的史料、作品积极的寻访和收集,并且由馆领导亲自带队,到滁州下属的市、县发掘有价值的县志、区志,并鼓励个人及企事业单位对我馆的捐赠。
高校图书馆的特藏建设主要有三种途径:购买,系统积累和接受捐赠。近年来各类文献信息资源价格逐年上涨,高校图书馆采购经费却未能同步增长,在这一情形下,捐赠逐渐成为了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的重要补充途径。除此之外,对特定领域或新兴学科近些年来出版的图书,高校图书馆通过参加全国、地方的馆配会或直接联系出版社,一般容易购得。但对于年代久远的图书和资料,有经费也很难买到。尤其是一些珍贵的文献资源,其本身就是学者一生的研究和珍藏,不单单是体现专家学者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贡献,光是搜集这些文献资料的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学术研究。这些资料想通过购买途径得到基本不可能实现,鼓励专家学者捐赠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例如:顾子刚先生捐赠给国图的“明清善本古籍及各种珍稀史料达85种,大多为孤本,且有流传极罕之书”。[1]李鼎文先生于1959年向河西学院图书馆捐赠包括宋版《唐选粹》、明版《王文成公全集》等非常珍贵的古籍89种,近3,000册。这些珍贵典籍大多是经过几代藏书家辗转传递才流传至今的,不仅收藏价值高,学术价值也颇高。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初期馆藏的三大珍藏之一,就是柯顿家族图书馆的捐赠。天津图书馆建馆初期的馆藏文献中,其中7万册书是由严范孙等人捐赠。又如1997年浙江金华严济慈图书馆通过社会各界捐赠获得15万多册书刊资料,为其早日开馆创造了条件。而受特大洪灾的湖南永顺县图书馆通过广东中山图书馆发起募捐,获得书刊5.2万册,为永顺县图书馆恢复文献服务能力起了重要的作用。[2]相比捐赠金钱、设备以及其他物品,捐赠图书资料的价值更高,不仅在一定程度缓解了高校图书馆收集古籍善本一纸难求的尴尬处境,同时作为学术研究前沿阵地的高校来说,教师能有幸看到这些捐赠的古籍善本本身就是对科研工作的一种促进。例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欢迎并鼓励捐赠图书以支持大学的科研项目。[3]
(一)捐赠来源(按捐赠行为主体划分)
1.个人行为:藏书家、学者、社会名流的捐赠。例如2016年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小文对滁州学院图书馆捐赠的137种、219册私人藏书。
2.机构行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是出版社)的捐赠。例如2016年全椒宣传部、合工大出版社、高教社赠予滁州学院图书馆的图书。
表1 滁州学院图书馆接受赠书情况(2012-2016)
*当年入馆图书包含:招标采购图书、零采图书、社会捐赠图书三项内容。
表2 滁州学院图书馆接受赠书明细表(2016)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自2012-2016这5年间,滁州学院图书馆在2016年收到的捐赠图书在册数、码洋上达到历史之最。捐赠图书的册数、码洋并不因我馆的意志所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但每年占我馆入藏总量的百分比都很低,有的年份还达不到0.1%。
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2016年除了个人捐赠外我馆也开始接受企事业单位赠书,企事业捐赠的册数达到3668册,比个人捐赠图书多了3189册。相比2012-2015年,2016年我馆在接受赠书的来源上多了企事业单位的馈赠。
(二)捐赠特点
主观性、自愿性、随机性和馈赠性。捐赠这一行为的发生是捐赠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发的行为,在捐赠的时间、数量上无确定性。
(一)树立文献捐赠的意识,加强对捐赠的社会宣传
首先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我们自身就要树立文献捐赠意识,把有意识的鼓励捐赠融入到日常行为中。其次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要加大对捐赠的社会宣传,在提倡全民阅读的当下,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高校官网、图书馆主页专版专栏对捐赠进行宣传,并对捐赠者授予荣誉称号或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以滁州学院为例,我馆今年举办的“漂流站”活动,就是鼓励在校大学生把自己读过或不读的图书捐赠出来,给其他想读的同学阅读,虽然此活动仅局限在校园,但随着大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后,其积极影响不可估量。
(二)收藏有价值的捐赠资源
捐赠资源因其来源不同、种类繁多、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接受不适合或无参考价值的文献,也会破坏馆藏结构,浪费馆藏空间。因此捐赠作为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的一种途径,我们也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我们的慧眼发现有价值的文献并纳入馆藏系统。
(三)制定合理、完善的捐赠制度
制度是开展规范化文献捐赠工作的基础 , 图书馆应建立完善的捐赠工作制度,阐明接受文献捐赠的范围、捐赠文献处理的原则和对捐赠者的奖励措施等规定。让捐赠工作步入正轨,有章可循。
(四)表彰捐赠者
在不破坏文献本身载体的情况下,对捐赠的文献加盖赠书章。对捐赠个人、捐赠单位致感谢函并赠予荣誉证书。将捐赠者的捐赠事迹以通讯的方式列于图书馆首页上进行宣传并致谢。平时也要注重保持与捐赠个人、捐赠单位的联系,加强友谊,把他当做桥梁,扩大捐赠来源。
(五)及时做好捐赠文献的处理工作,建立捐赠的网络化管理
1.捐赠文献的处理方式。①设立以捐赠者命名的个人书室。例如滁州学院图书馆的袁德龙特藏室就是以捐赠者袁德龙老先生的名字命名。②将赠书融入本馆的藏书体系中,属于哪个大类入哪个大类所在的阅览室。③建立专门的地方文献资源库,放入其中,只阅不借。
2.赠书的网络化管理。单独开辟赠书模块,置于图书馆主页较明显的位置。建立捐赠图书书目数据库,便于高校图书馆进行统筹管理,方便读者检索利用,也有利于让捐赠者了解所赠书的利用情况。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发的“赠书信息查询”设有捐赠图书序号、捐赠图书书名、捐赠人姓名等。有的还开发了赠书管理系统,如中南大学图书馆设计的“湘雅赠书文库管理信息系统”。[4]
以捐赠为途径促进高校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繁琐的工作,身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一员,我们首先要在意识上对捐赠工作进行强化,在规章制度上对其进行完善,最终建立起网络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宣传,扩大捐赠的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捐赠文献资源到图书馆才是保证文献流传的最佳方式。作为文化保障阵地的高校图书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使私人藏书“藏之于公,用之于民”,使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拥有更多的读者,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承和社会的繁荣昌盛。
[1] 赵爱学,林世田.顾子刚生平及捐献古籍文献事迹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3):94.
[2] 徐晓军.试论图书馆接受文献捐赠[J].图书馆学研究,1998(4):23-26.
[3] 张文娜.图书馆捐赠工作的开展与优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3):80-81.
[4] 吴利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对捐赠图书的管理研究[J]情报探索,2008(7):104-105.
责任编辑:李应青
G250.7
:A
:1673-1794(2017)04-0134-03
张弘,滁州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分编(安徽 滁州 239000)。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