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风
老年人处暑节气养生原则
文/乔风
处暑后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中医养生,讲究按时令调整身体,修养身心。那么,老年人处暑节气养生原则有哪些呢?
不少关节炎患者因为立秋过后不注意保暖,还经常吹空调、吹电扇,结果导致旧病复发。此外,像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老毛病”,在这个阶段复发的概率也很高。
除了慢性顽疾外,这时候也是老毛病易发期,像秋后腹泻、胃炎和肠炎等,在这个季节,稍不注意,也很容易发作,而且久治难愈。另外,老人在这个多变的季节里,也容易感冒、发热。因此,专家提醒,在立秋过后,每日早晚的温差较大,老年人在入秋后更要特别注意保健防病。除此之外,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容易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发作,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除了要留意温差变化,适当添衣之外,在平时也要多做一些运动。
另外,夏秋更迭之际也正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中老年人不要让自己受到“冷刺激”,如不要吃过多的冷饮料,不要用冷水洗澡、洗脚;夏天时很多人喜欢开空调睡觉,但立秋以后的睡眠,要特别避免受凉气侵袭,晚上睡觉温度低时,要注意保暖。老年人起床动作宜缓慢,做到“三个半分钟”:起床前伸个懒腰床上坐半分钟、床沿坐半分钟、下床站立半分钟,然后洗脸、刷牙,适量饮水。
处暑后天气变凉,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要相应地调整,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一般而言,秋季睡眠以晚上9至10点入睡,早晨5至6点起床为宜,中午时分应注意午休,有利于保养精气。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精神调养宜收敛神气,以利于气机通畅,气血和调,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
养生专家说,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保健谚语。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冻一冻。但“秋冻”不能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上,还要注意天气变化来决定,只是不宜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好。特别是老年人,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
另外,睡觉时还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以防脾胃受凉。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室内可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
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古代养生专家认为,老年人适宜“遇有睡意则就枕”,这是符合养生学的观点的。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还强调了子午觉的重要性(即每天于子时、午时人睡),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等候气复。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这时候可以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如登山、慢跑、郊游等。但要多注意滋脾补筋。因为秋天筋容易克本,而肝是主筋的。所以,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剧烈,做好准备活动,避免伤筋。
运动对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养生专家建议,老人早晚可去室外散步。早晚气温相对低,因此老人可以在早晚适当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适量做些运动,既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又可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神。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应有所差异。
但要注意的是,夏秋季节,中午气温偏高,应尽量避免室外活动,特别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室外炎热的天气,会使血压急剧升高,增加了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
随着炎夏的“淡出”,天气转凉,人们应该感觉舒服,可为何出现了困倦疲乏的感觉呢?原来,在不同的气温、湿度、气压等综合气象条件下,人体会有不同的反应,这种生理变化实际上是身体机能的一种自动调节,以便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而这种调节需要消耗一定的体能。加上夏天的高温、潮湿、低气压天气,使人的体能消耗透支,“秋乏”就这样产生了。也就是说,“秋乏”是人体补偿夏季超常消耗的一种自然反应,是人体在秋季气象环境中得以恢复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如何解决这种现象?这时可以通过饮食来调整。养生专家建议,保持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梨等;多吃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