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不典型类癌伴盆腔转移1例

2017-09-15 09:52张巧莹梁小红穆晶晶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9期
关键词:盆腔典型肿块

张巧莹,梁小红,穆晶晶,周俊林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影像中心,甘肃 兰州 730030)

膀胱不典型类癌伴盆腔转移1例

张巧莹,梁小红,穆晶晶,周俊林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影像中心,甘肃 兰州 730030)

不典型类癌;膀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1 膀胱不典型类癌伴盆腔转移 A.CT平扫示膀胱左侧壁一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其内见点片状高密度钙化影; B.增强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周围见粗大纡曲血管; C.盆腔左侧、髂血管旁软组织密度肿块,强化方式与膀胱壁肿块相似(箭); D.病理图示细胞呈梭形,束状排列,核异型、核分裂象多见(HE,×100)

患者女,40岁,因“体检超声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3月余,无血尿、尿频、尿痛”入院。CT平扫示膀胱左侧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不均匀,其内见点状高密度钙化影(图1A),大小约4.35 cm×3.42 cm×3.36 cm,形态不规则,与膀胱左侧壁呈宽基底相连,凸向膀胱腔内生长,且与宫颈分界不清。增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动脉期明显强化,于病灶周围见粗大纡曲血管影(图1B),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减退,平扫及增强3期CT值分别为39、167、93、69 HU。盆腔左侧、髂血管旁另见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2.83 cm×2.25 cm×2.63 cm,病灶密度及强化方式同膀胱左侧壁肿块(图1C)。CT诊断:膀胱左侧壁神经内分泌肿瘤伴盆腔转移可能。遂行腹腔镜下膀胱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病灶血供丰富,与宫颈分界不清,切除膀胱和盆腔左侧肿块及子宫。免疫组化:CD56(+),Syn(+),CgA(+),Ki-67阳性细胞数2%。病理诊断:膀胱不典型类癌;盆腔肿块与膀胱肿块同源,考虑为转移瘤(图1D)。

讨论膀胱类癌是一种少见的膀胱恶性肿瘤,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根据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分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和小细胞癌等,本例为膀胱不典型类癌,更为罕见。膀胱不典型类癌多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可伴有膀胱刺激症状及类癌综合征。不典型类癌镜下多见核异型、核分裂相及坏死。因此不典型类癌侵袭性更高,远处转移更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诊断膀胱类癌的必要手段,如Syn、CD56、CgA常为阳性。膀胱不典型类癌影像学表现与肿块的大小及生长方式有关,CT显示膀胱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不均匀,可伴钙化及膀胱侧壁局部增厚,肿块一般向腔内生长,也可向腔外侵犯周围组织,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减退,肿块周围常伴粗大纡曲的血管是其特点。该肿瘤最常发生髂动脉旁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此外,本病还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膀胱尿路上皮癌,多见于膀胱三角区,呈结节状、菜花状、分叶状,或仅表现为膀胱壁的局限增厚,而类癌多发生于膀胱侧壁,呈团块状,且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膀胱尿路上皮癌;②嗜铬细胞瘤,为良性肿瘤,起自膀胱壁的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强化方式与类癌相似,密度较均匀,临床可出现排尿后血压升高等症状;③膀胱肉瘤,以横纹肌肉瘤最为常见,多见于4岁以下的儿童,而类癌多见于成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7岁,膀胱肉瘤恶性程度更高,CT表现为膀胱内葡萄串样肿块,强化明显,但低于类癌的强化程度,且周围不伴有粗大纡曲血管。

Bladder atypical carcinoid with pelvic metastasis: Case report

Atypical carcinoid; Bladder;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张巧莹(1993—),女,甘肃张掖人,在读硕士。

E-mail: zhangqiaoying2008@163.com

2017-01-22 [

] 2017-04-17

10.13929/j.1003-3289.201701120

R737.1; R814.42

B

1003-3289(2017)09-1439-01

猜你喜欢
盆腔典型肿块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盆腔积液怎么办
典型催开百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