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汉维 麦海芬 邓树荣 梁涛 杨柳
消栓颗粒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莫汉维 麦海芬 邓树荣 梁涛 杨柳
目的 探讨消栓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共175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晚口服,而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消栓颗粒口服,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面积大小,并随访至6个月。结果 观察组在降低IMT、缩小主要斑块面积和改善颈动脉狭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经随访半年未发现新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结论 消栓颗粒有较好的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应用可以取得叠加效果,即能更好地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促进斑块消退,降低动脉狭窄率,对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获益。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 消栓颗粒 阿托伐他汀钙
脑梗死作为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疾病,其致死、致残率都较高,近年研究表明其与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密切。有数据显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出率为72.8%[1];目前临床上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晚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李险锋等[3]研究发现消栓颗粒能够明显降低甘油三脂、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故本研究在原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栓颗粒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并观察其疗效。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75 例,排除房颤、肿瘤、心脏安装支架、起搏器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8例,其中男52例、女36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67.32±4.11)岁,以一侧肢体无力为主要症状43例,以头晕为主要症状10例,以一侧肢体麻木为主要症状的5例;对照组87例,其中男48例、女39例,年龄46~87岁,平均年龄(65.71±3.82)岁,以一侧肢体无力为主要症状40例,以头晕为主要症状16例,以一侧肢体麻木为主要症状的3例(表1)。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例)
1.2 入选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并经颈动脉彩超证实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定义为局限性回声结构突入管腔,厚度≥1.3 mm[5])。
1.3 治疗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栓颗粒(4g/包)口服,1包 Tid;2组疗程6个月。
1.4 观察指标
用彩色多普勒仪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IMT、斑块面积大小的变化以及管腔狭窄情况(采取6个月随访)。管腔狭窄情况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分型:Ⅰ型(血管内膜增厚)为1.0 mm≤IMT≤1.2 mm;Ⅱ型(管腔内粥样斑块形成)为局部隆起增厚,向管腔内突出,IMT≥1.3 mm,未造成管腔狭窄;Ⅲ型(血管轻度狭窄)为20%≤管腔狭窄程度<50%,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Ⅳ型(管腔明显狭窄)为50%≤管腔狭窄程度≤99%,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探及湍流或涡流;Ⅴ型(血管完全闭塞)为彩色血流缺失[6]。
1.5 统计学处理
表2 颈总动脉超声检测2组患者IMT以及斑块面积大小的变化±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表3 2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分型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比较,*P<0.05
由表2可见,经过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对比,2组患者的IMT、斑块大小均有明显下降,无1例IMT及斑块面积增大,但是观察组下降比较明显,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有3例患者IMT恢复正常,而对照组IMT均在1.0 mm以上,加用消栓颗粒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由表3可见,治疗前2组患者主要集中Ⅲ型、Ⅳ型,经过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主要集中在Ⅱ型、Ⅲ型,Ⅳ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说明2组患者治疗对颈动脉血流改变方面均有效果;加用消栓颗粒的观察组,Ⅱ型占40.9%,Ⅲ型占36.4%,而对照组中Ⅱ型占29.9%,Ⅲ型占43.7%,即治疗后6个月加用消栓颗粒的观察组效果更优。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7],及早发现以及有效的治疗对于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机制是分叉处或起始段的血流紊乱导致血流速度快,血管搏动指数高,特别是分叉处在高剪切力的作用下内膜受损,引起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聚集、脂质沉积、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导致斑块形成[8]。阿托伐他汀抗炎机制为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扩张血管、促进炎性因子激活和失活以及抗凋亡,其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通过调脂、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降压、降糖来促进斑块内基质合成和减少降解措施,均增强了斑块的稳定性和缩小了颈动脉硬化斑块[9]。目前介入方面治疗,无症状者但颈动脉血管管径狭窄率>80%;对于有症状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发生),颈动脉血管管径狭窄率>50%,则建议患者进一步行颈动脉支架治疗术[10],但是该治疗的费用较贵,因此短时期有效的治疗以改善颈动脉供血是临床上治疗的目的。
消栓颗粒成份为黄芪、当归、赤芍、地龙、红花、川芎、桃仁,本方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当归活血通络而不伤血,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协同当归尾以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黄芪富含多糖、黄酮等,能提高机体抗脂质过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可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微循环,对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有激活和恢复能力,同时可以抑制血栓形成及降低血小板的粘附率;地龙含有水解蛋白酶等各种血栓溶解因子,可以溶解血栓及动脉硬化斑块,可软化血管,恢复动脉弹性;川芎嗪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阻止动脉血栓的形成,明显增加血管血流量,降低动脉压及阻力;红花黄色素可使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增加,血流加速,血细胞集聚程度减轻而改善外周微循环;赤芍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能激活纤溶酶原,使凝固的纤维蛋白溶解,通过抑制凝血酶和激活纤溶酶原而发挥抗血栓作用[11]。该方的配伍特点是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顾;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向愈。
本研究发现,加用消栓颗粒的观察组经过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中层以及斑块大小均有明显的改善,降低管腔的狭窄程度,从而避免支架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问题。由此可见,在西医常规的治疗上加用消栓颗粒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迪,申平,李霜.等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9):1095-1108.
[2] 李继远,李晓军,古长义.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2):249-251.
[3] 李险锋.消栓颗粒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235-236.
[4]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8-383.
[5] O'leary DH,Polak JF,Kronmal RA,et al.Carotid-artery intimaand media thickness as a risk facto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older adults[J].N Engl J Med,1999,340(1):14-22.
[6] 王雅斌,陈森福,林悦静,等.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0):5-7.
[7] 王敏莲,黄甦.普伐他汀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10,27(6):394-396.
[8] Hua Y,Practical carotid artery and cerebral vascular UltrasonicDiagnostics[M].Beijing: science press,2002: 179.
[9] Sabogal AM,Arango C,Cardona GP,et al.Atorvastatin protectsGABAergic and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nigrostriatal system inan experimental rat model of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Biomedica,2014,34(2):207-217.
[10]王洪科,张小宁,刘培琴,等.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40(1):31-34.
[11]覃香,赖呈谋,邓羽明.消栓颗预防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病学杂志,2010,10(30):2984-2986.
(2016-10-15收稿)
广西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资助(编号为1504018)
537100 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神经内科病区
R743.1
A
1007-0478(2017)04-0348-03
10.3969/j.issn.1007-0478.2017.0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