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017-09-15 03:35彭婷婷
中国商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马扎纸巾雨伞

文/本刊记者 彭婷婷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文/本刊记者 彭婷婷

共享市场永远不缺创意空间

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之后,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共享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并成为了新一轮资本追捧的“风口”。直到共享马扎的横空出世,彻底戳中了公众的笑点。不得不说,共享经济快被一大帮“投机客”玩坏了,而这与资本疯狂逐利、社会急功近利、创业缺乏理性等方面都有着直接关联,值得警醒与反思。

伪概念伪产品横行

与前两年的快车大战不同,这两年的创业项目都喜欢简单粗暴地打上“共享”二字,似乎不如此就无以表明自己的新经济模式属性。于是,各种共享产品便一窝蜂地冒了出来。不过,应该指出的是,不是所有具备共享属性的模式都属于共享经济。

以“共享睡眠舱”为例,共享睡眠的概念一出现,就因隔音、卫生、安防隐患等问题引来不少质疑,一面世便“折戟沙场”。据了解,7月初,共享睡眠舱出现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座城市,半小时收费为6元。外形类似太空舱的睡眠舱内配置有恒温空调、小风扇、Wi-Fi和插座,入住的用户方可免费领取太空毯、一次性床单、一次性枕巾和湿纸巾等床品。

而好景不长,7月中旬,位于北京中关村创业公社一处的“享睡空间”被关停。有知情人士透露其被警方查封的原因是警方认定这些太空舱无须登记身份信息即可使用,易被违法犯罪人员利用,藏身落脚;太空舱为封闭式,内部空间狭小,发生火灾后无法及时扑灭逃生,存在治安和消防隐患等。目前,这家公司在北京投放的16处场所已停止运营,已着手太空舱的拆除与撤离工作。不仅是在北京,上海共享睡眠仓也被叫停,警方的理由是“未获得从事宾馆业态的从业资格证”以及“消防隐患”。

不仅是“共享睡眠舱”,共享雨伞、共享纸巾等多个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产品也陆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网友称,共享经济发展到现在变味儿不少,感觉什么东西都能被共享。

今年5月,一家名为共享E伞的公司在深圳、杭州、昆明等城市投放了共享雨伞。但共享雨伞投放不到一周,几乎不见回收。对此,“共享e伞”创始人赵书平回应称,在其进入的11个城市都出现了“一伞难觅”的现象,但这是正常的,当初投放的初衷就是藏伞于民,主张市民把伞带回家。不过,网友似乎并不买账。伞这种物品人们通常会自备,就算临时要用到,也面临还伞的难题,这种情况下,交押金就等于买伞,“这还算什么共享雨伞!”

除了共享雨伞外,共享纸巾也是公众质疑的对象。有网友表示其疑似借共享经济求营销。据相关媒体报道,共享纸巾机主要投放于餐饮店、医院、市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场所,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支付0.5元就能领取,也可通过分享链接给好友免费领取纸巾。共享纸巾开发者不靠纸巾赚钱,而是希望引来人流再通过微信公众号吸粉、液晶广告屏、餐厅预订等方式盈利。

还有就是今年以来在投融圈抢尽风头的共享充电宝了。原本与“互联网+”没有什么关系的充电宝,就因为搭上“共享”的名头,瞬间便成了一个风口。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就是一种租赁,并没有任何的创新。而且其信息安全、产品本身的安全性能等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只能满足即时性需要而并没有牢固的用户粘性。

共享马扎

而最有争议的当属近日出现的共享马扎了,在北京东三环长虹桥北公交站附近近期出现了一批“共享马扎”,外形与普通马扎无异,仅多了一个二维码,但不到一天时间便已丢失大半。公司客服表示,已料到会丢失,该行为算是公司项目的前期推广。普通马扎印上一个二维码,便美其名曰“共享马扎”,让人哭笑不得。专家表示,“共享马扎”并不算共享经济,扫码后显示的内容还应该有相关部门审核。

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仍在发烧的各种“共享”项目,除了具有消费场景和真实需求之外,其他纯属炒作概念的或将很快消亡。

别让资本市场的沸腾模糊了创业初衷

形形色色的共享经济能一夜之间火起来,其背后不乏资本的大力助推。久而久之,许多“共享经济们”的出路甚至初衷就变成了“融资”这一条道,结果也自然是“融不到资,就是死路”。有相关评论指出,在资本投机的推波助澜下,共享经济进一步被异化为“共抢”经济,蜂拥而至的资本不求长期发展,但求短期暴利,越来越多的共享产品与共享经济的初衷背道而驰。

共享雨伞

事实上,资本“一拥而上”又“一哄而散”并非没有先例。2010年至2012年,团购曾被资本视为重要的风口,但在激烈的价格战之后,大多数团购网站便灰飞烟灭,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打了水漂”,再之后投资者于O2O领域里的损失同样惨重,一份不完全“死亡名单”显示,在教育、旅行、生活服务和汽车等16个O2O细分领域,已有多个项目关门大吉。

不可否认,将一些经济业态取道共享模式的想法非常有创意,但如果只有创意而对运营模式的收益和回报没有成熟考虑的话,照样行不通。一些项目可能听起来概念不错,但其运营模式并不能真正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最后全变成了讲给投资人听的故事。以这种模式运作,融到的资金“烧”完(没有“接盘侠”的前提下)项目就会垮掉,最终“坑”的是谁?还是投资人自己。

以共享篮球为例,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猪了个球”、“一元体育”、“891共享篮球”和“敢拍共享篮球”等数家企业。其中,“一元体育”、“猪了个球”都先后宣布获得千万级Pre-A轮融资。再如共享雨伞,面世后的短短两个月里便已出现E伞、有把伞、魔力伞、JJ雨伞等十多个品牌,并且有四家已经获得了融资。无桩共享雨伞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乱丢乱放,正因为如此,有的城市投放的5万把共享雨伞才会全部被城管收走。而由于技术受限,用户密码记住之后就可以无限免费使用。最后,被带走的共享雨伞成为了私人物品。尽管在打开使用时,平台还能赚钱,但共享的意义已不复存在,有多个共享经济项目死于盲目扩张后的危机。

业内人士表示,资本狂热的背后有很多原因,一是有些产品本身适合风投,且无其他风口使投资者扎堆投资项目;二是为了在泡沫之前迅速从共享经济中分得一份羹,创业者抓着一点需求就开始炒作,产品先行,用户体验后行,草草开发、草草测试就投放只为抢先占领市场。这也让融资速度之快、资本参与密度之高、业务扩张之迅速,成为了创投圈一个怪现状。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共享经济不同于以往的互联网经济模式,其需要大规模的线下投入,比如一间共享睡眠舱不仅需要高昂的租金,还要建设睡眠舱的硬件成本、人力管理成本、维护运营成本等等。跑马圈地的成本不只是简单的线上获客,更需要大规模的线下投入。这就对资本有了更高要求,也促使投资人前期不计成本地持续投入。

共享的世界,永远不缺夸大、炒作,仿佛点击率真的可以换成真金白银。然而,当可共享的领域越来越多,难免会回到问题的本源——是否已经偏离了“共享经济”的内涵。不过,产业发展万变不离其宗,精心服务与过硬品质才是永恒的王道。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心浮气躁,以为把产品投放出去、抢占了市场就万事大吉,未免有些异想天开。没有良好的服务,缺乏完善的管理,迟早都会被消费者抛弃。所以,提醒那些头脑发热、盲目跟进的投资者,应回归理性,以产品为本,从用户出发,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到最精、把最普通的环节做到最好,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新与旧利益博弈“共享”存在诸多约束性边界

共享经济虽然具有深厚的商业潜力,但依然摆脱不了行业、产品、地域和人性等因素的限制。有篮球爱好者表示,自己并不看好共享篮球这一模式:“一是出来打球不会临时起意,总要换鞋换衣服。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带球出来呢?二是储球柜在拿到球之前看不到球的品牌,也看不到球况,但喜欢篮球的人都会对这些有所挑剔,很难直接借个破球,或自己不喜欢的球来打。”

同时,共享经济必须要面对的一道门槛是该怎样避免向传统模式倒退。如今的共享平台已渐趋偏离共享的本质,即使是行业巨头也不例外。比如真正崛起于闲置资源利用的共享界鼻祖优步和Airbnb,前者私人闲置车辆越来越少,而后者民宿的占比也是逐渐缩小。这种趋势对共享模式来讲未必是好事,因为伴随着这种改变,共享平台的业余性正在被职业性所取代,也就是谋生者代替共享者,后果有可能是一种趋向传统模式的倒退。

在网约车行业,滴滴、快的、优步中国此前曾陷入“恶性竞争”,一度让曾经的“黑车”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约车,不但对出租车行业形成了负面冲击,而且逐渐违背共享的初衷,很多用户又面临着新一轮的打车难问题。也就是说,供给者成为职业性工作者,在趋利性刺激下,又产生了与传统模式相似的行业性问题。还有出现于共享住房的民宿短租行业,近日上海市松江区的两户商家将公寓改成了短租房按日出租,被警方查处,引发业内对于“共享住房”边界问题的讨论。

此外,当前共享经济的发展边界还包括员工动向的不确定性。据摩根大通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利用技术将劳工与需要服务的人相匹配的劳动平台,如优步和Airbnb,成年人的参与率已开始下滑,其中全部收入来自共享平台的人下降到37%,56%的人表示因受雇其他公司而在过去12个月内退出。因而摩根大通表示,当经济形势转好、个人财务状况更稳定之时,从业者很有可能会放弃这种工作。

共享蓝球

业内人士建议,共享经济为传统产业运行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环境带来了改变,形成了一种新的交易和供给模式,应该科学引导,疏堵结合,让新鲜的事物良性发展。

总体来讲,共享经济真正的活力不仅来自于互联网技术或者将社会潜在资源激活的商业模式,更源于对社会真实需求、美好期待的有效回应。采取市场化的手段,也应警惕纯粹的逐利压倒实现社会价值增量这个目标。

猜你喜欢
马扎纸巾雨伞
勇攀赤道雪峰
纸巾过滤
烧不坏的纸巾
雨伞树
雨伞
共享马扎,一天丢500多个
太极马扎(三)
太极马扎(一)
雨伞的“家”
纸巾康乃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