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学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使之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从而使学校成为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重要场所。
学校文化建设文化意识实践一、明确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任务和内容
重视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一要明确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生活的全体成员(师生员工)的一种共同追求,是学校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要明确学校文化建设的任务。我国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使广大青少年成为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三要明确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学校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
二、增强学校的文化意识
学校文化建设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制定和实现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办学目标,生成和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激发和凝聚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育管理者、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必须自觉增强学校文化意识,自觉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
(一)增强教育管理者的学校文化意识。
作为一校之长,肩负着对全校教育发展的规划与领导,其实质就是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组织实施。教育管理者的观念、指导思想,直接影响着对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须要加强学习,首先要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理论,了解和掌握教育规律,树立起“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增强学校管理者的文化意识
学校文化重建是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学校的办学品位之所以存在差异,实质就是学校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跟校长自身的理想信念、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人格品德等素质分不开。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因此我们强调,学校管理者应增强文化意识,理解学校文化内涵与作用,明确学校文化重建的意义,以增强学校管理者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使命感,提高综合素质。
(三)增强教师的学校文化意识
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教育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行为乃至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我们抓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师不断改变教学方式,树立全新的现代教育观念。我们通过每月一次教育论坛(请教育专家作专题报告)、每年举办教育改革创新论坛、开展教育专家与教师合作论坛、组织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举办素质教育沙龙、举办多种类型培训班、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教学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对学校文化的认识,增强教师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使教师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动者。
三、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
(一)加强学校文化重建
我们开展现代教育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的大讨论,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新课程意识,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明确办学思想,使先进的办学思想不断转变為教师的共同追求。
(二)坚持以人为本,重建学校管理制度。
依据民主、平等、公正的原则进行学校制度重建,完善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基层教育工会、学生会、共青团和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大力推行校务公开,提高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基本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的程度,使学校管理制度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要求各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进行包括教师管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班主任工作、职称评聘、评优创先等方面的学校现行管理制度的改革。
(三)立足校本研究,重建教研文化。
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把研究作为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倡导反思性教学,鼓励合作与互助,为教师提供接受专业引领的机会。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参与课题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撰写教育教学个案,体现并生成个性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
(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促进学习化组织建设
在教师中宣传终身学习的意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 (包括学历教育、有组织的业务培训以及读书、读报等自学);提倡教师在生活中、交往中和工作中进行学习;倡导教师之间通过问题研究、观点争论,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条件,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化的组织。
(五)明确办学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我们要求以“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制定或修订学校发展规划。让社会、家长了解学校发展、关心学校发展、参与学校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六)以人为本,加强中小学校园建设规划
在学校校园建设规划中,我们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我们要求学校在改建和新建校园时,注重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注重校园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之既有艺术景观的感觉,又有育人功能的体现;既能反映学校历史,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同时,校园建设及环境布置应集绿化、美化、育人为一体,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
(七)加强班级建设,努力营造班级文化
我们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评比,推动班级文化建设;要求各校高度重视班级环境布置,引导班级学生自主布置班级环境,举行主题班会,积极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提倡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性化,引导学生自主创编班歌和公约,创造良好的班风。
(八)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凸显学校特色
学校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素材性资源、物质资源和人文资源等。我们积极引导全校师生充分开发和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大力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培植学校特色,每年举行文化艺术节,开展科技文体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体现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以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在实现办学目标中,特别要重视教师这一教育资源,积极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