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忠 周朝君
高中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语文知识巩固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语文作业模式,是陈旧的“一刀切”,导致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作业的有效性。在分层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高中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探讨高中语文作业分层实施的有效策略和途径,从而提高高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高中语文分层作业有效性一、高中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在语文日常教学中,一线的语文老师都有共同的困惑:同样的作业,一部分学生只要十来分钟就可以完成;而还有一小部分则要写上半个小时,甚至更多。如果时间不够,就会乱作一气、或者胡乱抄袭甚至以“不会”为由,干脆不做。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主要还是在于我们之一成不变的作业布置模式:“一刀切”,全班学生做同样的题目,忽视了个体差异,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结果必然就会导致优等生认为这样的作业纯属浪费时间,中等生没有提高的喜悦,后进生闻语文色变,打击了各类学生的积极性。当然,也影响了作业本身的有效性。
二、设置科学的语文作业分层的实施标准
对学生进行分层,其目的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语文作业,从而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化发展。但是不恰当的分层标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往的层次教学和层次作业指导中,通常以语文成绩的不同划分学生的层次,优生认为教师重视自己而高兴,但是容易产生自满情绪;成绩落后的学生则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认为教师不重视自己导致破罐破摔。为杜绝教师人为分层给学生及家长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不给学生主观分层,认为学生在语文知识中只有知识结构的差异,没有知识强弱之分。在语文作业的层次划分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进行划分,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主要包括阅读量、知识积累、写作水平和解题技巧四大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比例结构类。在教师指导和家长配合督促下,分组时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學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三类。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以学生每单元学习的成绩及作业成绩以及自身的知识结构比例作为评价划分的依据。根据相似性,进行分学生自主确定层次,自主选择作业,以发展性的目标鼓励各层次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实现主动发展,全员发展。
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在完成必做的基础类A层作业的基础上,鼓励学习暂有困难的学生选做拓展类B层作业;鼓励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B层作业,选做探究类C层作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好A、B、C三层次作业。其实学生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三、构建灵活性的分层评价体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在评价中必然会与成绩挂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终会以成绩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但是不同的知识结构在成绩表现上势必也有高低之分,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以避免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就一个学期而言,高中语文作业评价要以进步幅度而不是最终结果作为对学生高中语文学习的评价,教师将上学期的成绩作为一个参照值,本学期学习后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确语文作业评价是一种与自己的较量,自己要不断努力,突破自己。同时,在语文结构上要根据学生的进步形成动态调整,例如有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词汇、成语积累,语文基础上知识的准确率已经达80%以上,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可以适当减少基础知识的容量,增加一些灵活性的作业,对于一些语文素养已经很高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综合性的学习要求,在阅读上不仅聚集与本学科的知识,而且增加科普、生物、历史等相关文章的阅读,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作业的分层作业并不是依据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然后从目标、内容的难易程度上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降低对语文成绩一般和语文成绩落后学生的要求,而是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根据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针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作业设置。同时,在作业的布置上要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革,增强作业设置的灵活性,不仅包括书面作业,而且包括阅读、展示等环节,增强作业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任海燕.高中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实践应用[J].中学时代,2013,(16):113.
[2]陈海波.让作业做出个性——浅谈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J].科技信息,2011,(21):259-2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