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春峰+胡美香+胡前前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7.22%, 高于对照组的80.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 提升护理满意度, 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 值得推广。
【关键词】 优质护理干预;糖尿病;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4.095
近年来, 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 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在糖尿病的影响下, 患者往往难以忍受疾病带来的心理与生理的负担, 长期处于痛苦之中。在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 常常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 以保证临床效果[1]。本院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并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7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6例。观察组男19例, 女17例, 年龄52~83岁, 平均年龄(61.35±8.91)岁;病程7个月~12年, 平均病程(5.29±3.09)年;平均空腹血糖(9.02±1.12)mmol/L, 平均餐后2 h血糖(12.18±1.07)mmol/L。对照组男18例, 女18例, 年龄52~84岁, 平均年龄(61.53±8.79)岁;病程9个月~12年, 平均病程(5.78±2.12)年;平均空腹血糖(9.11±1.09)mmol/L, 平均餐后2 h血糖(12.20±1.11)mmol/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 包括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注射治疗等 [2]。同时,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控制、环境护理及卫生控制等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
1. 2. 1 健康宣教 患者入院后, 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将糖尿病知识手册发给患者, 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让患者对自身疾病及临床干预方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避免因对糖尿病不了解而产生恐慌。同时, 向患者讲解降糖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 并向其示范血糖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以保证患者对自身血糖水平随时掌握[3]。
1. 2. 2 心理干预 许多患者受糖尿病的影响长期处于痛苦状态, 情绪低落, 时常出现负面情绪。此时, 护理人员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用温和的态度劝解开导患者, 让患者了解不良情绪对糖尿病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 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成功治愈案例,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缓解负面情绪。另外,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沟通, 让家属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 关心爱护患者, 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1. 2. 3 強化沟通 糖尿病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 需要一个发泄平台。对此,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沟通平台, 开展糖尿病病友交流会, 通过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 缓解心理压力, 改善情绪状态[4]。同时, 邀请血糖控制水平好且经验丰富的患者分享控制血糖的方法, 并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一同参与, 保证血糖控制方法的科学性, 并为患者解答与糖尿病相关的专业问题[5]。
1. 2. 4 运动指导 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严格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 还应给予适当的饮食控制, 配合适量的运动。在患者住院期间,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运动指导, 坚持锻炼1 h/d, 适当控制运动强度, 长期坚持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还能增强患者的身体素质, 缓解不良情绪, 促进疾病的进一步恢复[6]。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 3. 1 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进行观察对比, 包括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
1. 3. 2 运用本院自制的治疗依从性评价量表对两组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 包括用药情况、饮食控制、运动情况、血糖监测及定期复诊等, 100分为满分, 80分以上为优, 60~80分为良, 60分以下为差[7]。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3. 3 运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维度;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的血糖指标对比 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为(7.13±1.03)mmol/L, 餐后2 h血糖为(9.17±1.32)mmol/L;对照组的空腹血糖为(8.39±1.15)mmol/L, 餐后2 h血糖为(10.29±1.78)mmol/L;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7、3.032, P<0.05)。endprint
2. 2 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23例, 良12例, 差1例, 优良率为97.22%;对照组优16例, 良13例, 差7例, 优良率为80.56%;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3, P<0.05)。
2. 3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24例, 基本满意10例, 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满意15例, 基本满意13例, 不满意8例, 护理满意度为77.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 P<0.05)。
3 讨论
糖尿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在临床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 以提升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 促进疾病的恢复[8]。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观察组(常規护理+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 经临床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郑丽燕等[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表明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提升血糖控制效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7.22%, 高于对照组的80.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张美丹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提高护理满意度, 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综上所述,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 提升护理满意度, 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在霞, 李芹, 孟宪良, 等. 优质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初次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5):14-15.
[2] 杨妍, 滕小平, 张雅琼. 护理干预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研究.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5):76-77.
[3] 赵利阳.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临床研究, 2016, 24(9):102-103.
[4] 万国琳. 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 2015(34):4867-4868.
[5] 徐雪伟. 中医一体化优质护理方案干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效果观察. 新中医, 2015(4):305-306.
[6] 李小花, 欧阳雪倩.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21):161-162.
[7] 陈珍珍.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首次住院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1):229-230.
[8] 陈梅. 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3(10):78-79.
[9] 郑丽燕, 唐宁娟, 袁衬香, 等.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3(9):84-85.
[10] 张美丹, 林金华.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医疗装备, 2016(5):181-182.
[收稿日期:2017-05-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