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工科大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7-09-14 18:37李春燕丁娟强王铮寇生中赵燕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教学课程双一流

李春燕++丁娟强++王铮++寇生中++赵燕春

摘要:工科大学是大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与其他种类大学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工科大学是以先进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为基础,不仅需要过硬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所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合理地设置课程对加强大学生自身实践能力,以及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单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有助于工科大学朝着“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方向靠近。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教学课程;实践能力;双一流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206-02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先进集体的代表,广泛受到家庭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大学学习期间,为了培养出被社会认可及被社会所用的精英人士,学校这个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需要设置出恰当且最优的培养计划,让大学生能在大学的几年学到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技能,最后走进社会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工科大学是大学这所高校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的培养目的就是培养出在大学毕业后能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规划、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和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工科大学所安排的教学课程大部分属于课堂理论教学,还包括有实验实践环节和到相应企业单位实习环节,这些教学安排都为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到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在建国之初,我国设置工科院校的目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产业化、现代化提供及时有用的人力资源,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建设国家的迫切需要,这是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客观需求,而工科院校的设置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决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极其正确和重要的一笔[2];而现在工科大学的建设也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向“双一流”方向靠拢。

一、工科大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书本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工科大学生必须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高实践能力的高技术人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是对其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工作实践的基础。在校期间的课堂学习主要分成两部分,即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当然还外加一部分选修课程;但课堂学习的大多理论知识只是停留在书本上,没有和社会上一些工作岗位的需求紧密接轨,即学校与社会企业单位之间存在供需严重不平衡现象。我们知道理论能够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这一点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是比较欠缺的;书本上大量的理论知识点,不仅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会使大部分学生都会有一些消极懈怠的想法,现在大学普遍存在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不好现状,这无疑是对大学教育的一种侵蚀,从而影响整个学校教学质量和工科大学往“双一流”方向靠近的进程。

2.学校教育方式创新程度不够。现代的社会网络发达,互联网已经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会对教育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为了顺应时代的步伐,大学教育要在传统的教育手段基础上进行改革;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从单纯的课本向互联网过渡,获得即时最新的资料。工科大学的教育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内外实验,而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需要各类仪器、器材,其购买价格昂贵,使用和维护费用投入需求较高,很多高校因为资金配备问题,缺乏实践创新的平台,在学校不能做到技术与时同步,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索。

3.教学设置体系结构不太合理。工科大学本科期间,大一学习基础课程,课程也较多,大二才慢慢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在这期间所有的课程安排都是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课程的设置不合理,比如同一门课有时连续上两节,把一些很难理解、抽象的课程安排到晚上,这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现在的工科大学都是“学分制”考核体制,“考前突击”已经是现在大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都觉得考试通过就行了,降低了对理论学习的追求,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总结来看平时的老师上课只是自己个人的演讲,那平时的课程设置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自古以来,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现在的状况是老师自己传道、授业,学生没有疑惑,更不清楚自己哪儿不会,哪儿需要请教,从而导致老师对教学这个行业的积极性下降,这无疑是对整个大学教育的腐化,这也最终导致学校与“双一流”方向的建设越走越远。

二、工科大学教学的改进方法

1.合理安排时间和创新教学方法。每一门课都有各自的特点,课程的安排不仅要根据老师各自课程的安排,更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及他们的状态,人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所以可以将理论体系复杂且难理解的课程放在早上,而将一些容易理解的课程放在下午和晚上,这样会提高课堂效率,便于学生接纳吸收。老师和学生是每一堂课灵魂所在,老师的讲解方式对学生的理解至关重要,虽然现在互联网发达,知识的获取渠道增多,但如果教学脱离了“面对面”这种双向的学习交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这种双向学习即包括老师和学生、学生相互之间以及学生和实践之间的反馈学习;其中最主要的是老师和学生二者之间,老师不能一味地讲,还得从学生那儿获得即时消息。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好多老师在进入教师这个职业之前,也没有去过企业单位,从而与企业单位也存在脱节现象,结果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存在脱节现象,所以学校应该作为纽带,将这些脱节之处连接起来,从而加快向“双一流”大学建设方向靠近的步伐。

2.社会更多企业单位提供更多实习机会。社会才是大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脱离社会的大学是毫无意义的,并且由于工科院校本身的特殊性,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虽然在学校学生也进行实践环节,但学校的仪器设备有限,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与时俱进,所以社会需要承担起这部分责任,和学校结合起来致力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社会接轨的学生。大学生毕业后,就会面临就业市场,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好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现状,所以这就强烈需要学校创新教育方式,做到与社会企业单位紧密联合,培养出企业和国家当下所需要的人才;并且社会企业单位的支持对工科大学“双一流”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老师及学生的思想、心理教育。大学是人才的培养基地,学校的上层领导应及时与老师沟通,与学生沟通,解决老师及学生在教学、学习方面的困难,听听他们的意见,还有就是学校要多鼓励老师创新教学方法,调动老师对教学的热情,因为现在好多老师由于常年累月地进行教学工作,从而产生了厌教的心理,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我觉得一堂精致的课堂会引起每位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现在学校大多提倡“反转课堂”式教学,这也许对常年大学教学所存在的弊端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这也算一个好的开始。我认為每一堂课,学生应该是主角,老师只能是配角,而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显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而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这一点与教学的意义是背道而驰的;作为工科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需求也是毋庸置疑的,教育行业也得紧随现代国家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带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走向创新行业。

三、结论

工科大学是大学的一个分支,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个主要部分,也应该向“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建设方向靠拢,培养出符合社会、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与社会接轨,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单位、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佳.工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5,(21):72-73.

[2]周婷婷.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6,(4).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科大学生教学课程双一流
人文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探索
高校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