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在全英文专业拓展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14 14:41史博会王玮梁永图宫敬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9期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

史博会+王玮+梁永图+宫敬

摘要:本文论述了“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在全英文专业拓展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发挥好教师的中介作用,学习任务应具有互动性,学习环境要有序舒适,实现四方面因素地有机结合。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全英文教学;拓展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9-0175-04

为适应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常态化的新形势和培养具有综合实力强知识结构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在吸收借鉴国外著名大学办学思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领先的教学资源,创新性地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全英文的教学模式为手段,进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是创建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主要举措。而专业拓展选修课的设置,一方面是为加强专业深度,另一方面是为拓展专业宽度,是专业必修课和限选课的辅助课程。通过全英文教学的模式来进行专业拓展选修课的教学,则是通过英语的教学环境,在实现丰富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以国际化的术语表达,促进学生国际化素养及国际交流能力。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则为实现传统教学的全面改革,提供了一种更为贴合人类认知体系的方法。探讨如何将有益于教学的理论方法“社会建构主义”,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本文的核心目的。

一、“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认知发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气息。在皮亚杰所提“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诸多教育家与学者将其吸收、发展,包括探讨认知结构性质与发展条件,个体主动性与学习背景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在丰富了“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使得其在教育诸多领域得到了深入的应用,例如,在学前教育、在语言教育等。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则是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强调学习者将自身经验带入学习环境的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学习是在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习任务之间互动的过程产生的。以“社会建构主义”的模式来阐述学习的过程,四个要素必不可少:学生、教师、学习任务及环境(图1)。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彼此不可分离相互之间存在动态的互动关系,是不断持续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

二、“社会建构主义”在全英文专业拓展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现代社会高等教学日益国际化的一个举措,全英文的教学模式不断在各大高校实施与开展。那么一门以非母语的形式设置的专业拓展选修课,对于选课的学生与授课的老师都是挑战。为了能让学生们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受益。本文将从学生主体的自主性,教师中介的促进性,学习任务的互动性,学习环境的有益性,这四个方面来深入探讨如何在全英文专业拓展选修课教学中实现对“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思想的应用。

1.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作为积极建构意义的主体非常重要。那么,了解学生的学习这门课的学习动机、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及使用有益的学习策略,对于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①了解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学习动机。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理解学习的动机,这是一种认知和情感激励下的有意识的行为决定,通过阶段性持续的脑力或体力劳动,来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面对一门全英文方式教学的专业拓展选修课,拥有选课的学生,就赢得了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从内在与外在两方面,分析学生选课的原因及可能影响这一决定的因素。内在的包括喜欢挑战、好奇有兴趣等因素,比如:“专业拓展与专业必修课程有什么差异呢,通过难度大吗?”“没上过全英文授课,会不会听不懂老师讲什么呀”等。外在的包括别无选择学分要求、有益于找出国工作等因素,比如:“其他类型的专业拓展选修课没有通过,只能选择这门课啦!”“学习这门课,应该对未来找工作会有帮助吧!”“要出国留学,学一门全英文课程提前适应下”等。针对上述实际情况,通过第一课绪论课,借助放映国外经典大学相关研究视频、介绍专业相关工程领域内的案例及影像资料、清晰地解释英文专业术语及其学习方法、简明扼要地讲述课程梗概与教学任务以及详细地说明课程的考核方法,来增强这门课的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讨论及汇报任务的布置,持续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乐趣。此外,除了面对面的答疑解惑外,还借助微信等新型多媒体平台,增进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清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层面及知识层面的各种障碍。总之,尽可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的学习中。②发挥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是最为关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自我概念论、控制点论及归因理论,是阐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作用的重要理论。对于一名选修这门全英文教授的专业拓展选修课的学生而言,其自我形象可能是任务自己英文水平是不错的,自尊心是较强的,完成这门课程自信心是足够的。不可否认的是,学生们英文能力的实际水平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自尊心脆弱及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也是存在的。积极的自我认知,会乐观的面对学习的困难,但是也要避免出现过度膨胀不现实的自我认知。那么,通过最简单的英文表达,通俗易懂的专业阐述,贴近实例的工程案例,来向同学们传授信息与知识,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是轻松知识与易于接受信息。学生们在学习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感觉是良好的,自尊心是增强的,自信心是提升的。从而,可以使自我胜任的积极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表现。同时,对于一门全英文教授的专业选修课,同学们对该课程所感知的控制力是不同的。应该说多数同学都是持有积极内控观念的人,即面对问题,有着强烈的探索行为和执着的学习热情,会积极寻求各种手段,并利用适当信息解决问题。这可以通过学生实际完成大作业的情况数据来体现。在课程开始时布置的一项学习任务:调研近期与课程相关方面的科技论文,要求在课程结束前集中汇报,并鼓励以英文形式完成。表示面对这样的课程任务,部分同学表现出畏难情绪。但是,经过耐心和穿插于课程讲授过程中的讲解和说明,最后,在汇报检查时,有60%的小组能以完美的英文口语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且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这样,借助巧妙的课堂任务设计,可以来改变学生们对学习任务的控制点,使学生能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心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归因理论项结合,在学生主体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客观对待稳定的内在能力因素和外在任务难度因素,积极分析和运用有利于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努力程度。将一切不稳定的因素,转变成可用的稳定的因素。具體采取的措施是布置章节小结的作业任务。实际上努力的学生,不需督促就会在日常学习中完成这项学习任务。而相反,不是很努力的学生,则会对此不屑一顾。那么,采取强制的统一要求的做法,且告知同学们交上来的总结就是期末考试的基础。这样,就可以促成所有同学在对知识总结方面的一致性,尽可能地扩大和稳固学生的努力程度。使学生清楚地明白,他们具有对知识运用和掌握程度绝对自主权,这会促使学生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章节小结中。③告知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技巧和策略。学习的技巧与策略,如同球员运用战术,它是一系列面对不同学习任务与环境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采用的不同方法。以“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学生为了构建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在自我认知的范围内,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同化”与“顺应”。拥有有益且有效的学习技巧与策略,并会以集中的自我管理、自主选择的方式运用于学习过程中,会使学好一门课程不是难事。借鉴Oxford提出的两类6组19种学习策略,在全英文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在除了传授基本知识与信息外,还通过告知了学生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具体如下。endprint

运用记忆策略:与学生建立心理联系,运用图片影像等资料,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入理解。

运用认知策略:通过对基础知识在工程应用中的分析与推理,演绎与归纳,构建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融合与平衡。

运用补偿策略:有理有据地分析学生的理解情况,克服学生们课堂上拘谨的氛围。

运用元认知策略:确定学生的学习中心,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进行适宜的测试与评估。

运用情感策略:降低学生对未知的焦虑情绪,通过鼓励与自我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社会策略:利用课堂与课下提问相结合,自我调研与教师节点相配合,鼓励学生自主能力与团队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相融合。

2.教师中介的促进性。通常而言,教师能够创造一个轻松享受的学习氛围,始终驾驭课堂,以有趣激励的方式授课,布置学生易于理解的任务,明确学生要做的事情,判断学生的预期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期望值,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关系,并能展示个人的知识才能与人格魅力。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是良好的教学过程。但是,实际上知识的认知是由学生本人构建的动态过程,而不是通过他人传递的。知识是在与人的交往的互动中,不断构建起来的。教师要勇于担当做好中介者,将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与学生互动的学习任务的布置及课堂结构的组织,与学生分享知识与对世界认知的态度,影响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知识结构与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成为有效的中介者,能够把有效有益的学习策略告知给学生,能够承担顾问、协助者、咨询者、合作交流者、合作伙伴及问题解决的互助者。所谓中介作用就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为学生挑选和塑造呈现教师自身的学习经历来促进学生学习。按照公认的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要向学生解释清楚,为什么某些特定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是理想的方式,需要对所要掌握的知识发挥的作用进行具体的情境说明。教师应通过探究问题的形式向学生呈现问题、概念和任务。以对话的形式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而不是灌输信息让学生复制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行为的实施体现中介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任务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经历与未来工作的关联性,让学生能够理解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要使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具备一定的胜任感和挑战性。教师要教会学生控制并规划学习,学会制定目标与计划,能够随机应变,乐观看待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到个体独立性与团体协作性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团体合作的归属感。具有中介者姿态的教师,可以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归属感,为学生拟定恰当的学习策略,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此外,对于构建主义而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每位教师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强烈地意识到,教师的观念与认识世界的方式、对待事物的看法、言谈举止以及与学生的互动,都是学生构建自我知识的一部分。教师的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过程,包括对学生、对学习以及对自身的认知。

在全英文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采取措施,已在前文提到,即布置小組调研的学习任务。该项任务既能让学生们了解专业知识相关的科技前沿,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上课之初在课程结束时检查,时间周期长,教师的参与指导,会让学生体会到任务虽有难度,但是可以胜任,能够挑战,具有可控性。在课程进行一半的时候,要及时提醒学生安排时间和学习计划,保证最后能顺利完成任务。学生汇报时,鼓励学生自己提问,相互学习,最后教师点评。这样的举措,不仅极大的鼓励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度,也通过调研、团队协作等形式,将学习扩展到课堂以外的知识。同时,请同学们在每章教学结束后,提出章节教学改进建议。从中,可以获得学生很多真实的想法,以便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

3.学习任务的互动性。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观、价值观与教学理念,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这些任务,构建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因此学习任务就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台以及互动的关键。学习任务为教师和学生互相传递学习态度与知识信息。设计具有互动性强的学习任务,是教师与学生良好互动的桥梁。教师要以交际性的方式讲解任务,有助于产生互动帮助学习。那么,如何设计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呢?学习任务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一定要有重要的价值和个人意义,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比如,布置章节小结任务的意义,除了在于帮助学生总结知识之外,也是学生们期末考核的基础,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课程的考核。

学习任务在包含具体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更为广泛的价值体现。比如,学习基本概念时候,要让学生们意识到其工业应用。在进行工程案例分析时,要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将已有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工程实际中。

学习任务的指令要清晰,以便学生准确理解老师布置学习任务的内容,确保学生有能力并愿意尝试完成。比如,要求章节小结需要完成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要素: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熟悉的专业英文术语表达。②关键知识点重要的原因及内容。③更加有利于学习该章节知识的建议与意见等。

学习任务的下达后,学生要有一定的胜任感与挑战性。换句话说,学习任务不能过于复杂,也不能毫无难度。既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自信与勇气来完成,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布置一篇近期全英文科研文献调研报告及汇报的小组学习任务(鼓励全英文汇报),既可保证同学们可以非常方便的调研活动学习资料,通过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完成,又要求学生们可以挑战下自我,用英文进行汇报。

学习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体会到分享与合作交流方式的重要性。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敬,能够通力合作,有助于学生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而且,小组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比如,通过课堂中设置工程类的问题,要求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集思广益、相互倾听、互通有无,同时保证不把观点强加于人。这样既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又能感受到别人的想法与感受。此外,要求小组要以团队的形式提出自己应对工程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这样的集体表现会让学生们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荣誉感。endprint

4.学生环境的有益性。学习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是深远的。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出发,学习环境是学习过程的经历,包括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以创新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目标的课堂,可以让学生产生满足感并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只有学习环境充满友好和互助,强调特定学术任务与成功,组织有序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好。课堂的组织形式或者称为课堂结构,有竞争式、个性式与合作式。在竞争式的课堂中,鼓励学生个人或小组的竞争,但是这种方式仅对学习好的学生有利。因为,一个学生或小组的成功,必然意味着其他人的失败。仅奖励给出正确答案的学生,情况会更加恶化。这使得学生怕出现错误,也看不到纠正措施对学习的意义所在。学生看待问题,还会一味地将学习的好坏直接归因于个人能力的大小。在个性式的课堂中,奖励的给予是基于个人的进步。这样的氛围,每个学生都有同等的机会获得奖励,确定好成绩源于付出努力的多少。这样的课堂,有助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挖掘有益于学习的个人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的形式比较容易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但是可能会缺少课堂的互动与交流。在合作式的课堂中,为了达到学习目的,学生们彼此依赖。学生们只有在积极地相互帮助,明确地责任分工,面对面地互动交流中,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并锻炼与提升团队成员的社交能力。因此,综合运用上述三种课堂形式,可以发挥每种形式优越的、有益的、有效的特点,使得整个课堂的氛围更加良好与轻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教师要花精力在有益学习氛围的组织上,关系学生的情绪感受、心理状态,可以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感觉舒服的,有任务取向的,系统有序的环境中学习,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认知。比如,全英文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的教学中,鼓励学生随时及时提问,并给予解答。堂中的语言交流,可以提高相互间的信任度,提升自信心。

三、小结

综上所述,将“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贯串应用于全英文拓展专业选修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将着重从教学过程中的學生、教师、学习任务及学习环境四个方面,探讨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对该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模式中新思路。特别是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中介的促进性,学习任务的互动性及学习环境的有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领会“社会构建主义”的教学理念,就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使学生在有益于的学习策略辅助下自主学习;教师要承担起中介者的责任,把对学生、学习以及自身的认知理念,融会于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具有互动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对个人的价值,在清晰明确的任务中培养自信心,锻炼挑战意识;要在轻松舒服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互动交流,即展现学生个性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使教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向更加有意义的方向发展构建自我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卢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8-19.

[2]左任侠,李其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

[3]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4]斯腾伯格.创造力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5]马秀芳,李克东.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知识建构观的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4,(1):20-23.

[6]朱家雄.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320.

[7]威廉斯,布登.张红,王新,译.语言教师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模式[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11.21,32,35,150.

[8]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英文教学
石油工程专业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留学生病理学全英文教学初探
高等学校“半导体器件物理”的全英文课程建设
“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全英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探索材料科学专业课全英文教学的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