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黄埔军校西安第七分校

2017-09-14 01:50陈子平
陕西档案 2017年4期
关键词:训练班特科黄埔军校

文/陈子平 刘 东

你不知道的黄埔军校西安第七分校

文/陈子平 刘 东

1940年冬,黄埔军校西安第七分校第十六期学员军事集训

今年是中国全面抗日爆发80周年,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作为中华儿女、华夏子孙,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刻骨铭心、英勇悲壮的历史。值此之际,笔者将陕西省档案馆馆藏珍贵资料《黄埔七分校记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师生名录,介绍给广大读者,纪念在那个时期为国家、为民族抵抗外辱的英雄们。

黄埔军校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相继组建了九所分校。黄埔军校西安分校,正式名称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为培训营以下军官而组建的。1938年在陕西凤翔建立了黄埔军校第七分校,1939年迁址于长安区王曲镇,以西北军官训练班为基础在长安县王曲镇成立。抗战胜利后(1946年1月)并入成都本校,成为陆军军官学校西安督训处。1947年9月18日,续办至二十一期学生毕业,后仍办军官训练班。

黄埔军校七分校是国民党军事集团中最大的军事院校之一,学生总队毕业人数最多,居各分校之冠。各分校多在1945年前撤并,而西安督训处仍在王曲办教学。从十五期至二十一期共计培养毕业生29635人;此外,尚有军官训练班、军官教育队、政工干部训练班、补训大队等毕业生大约一万人。

黄埔军校七分校的训练基地远及陕甘两省的兰州、天水、凤翔、西安、户县等地,辟窑洞为营舍或住寺庙,校部设在西安王曲镇(原城隍庙内),陆续建有黄埔村、留村、曹村等新营房。

一、黄埔军校七分校创办经过

抗日战争初期第十七集团军在淞沪战场浴血奋战后,奉调皖豫边区整训,沿途知识青年纷纷相率请缨要求参军抗击日寇,乃甄选优秀者千余组为学生队,随军受训。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原驻天水,其第六期招有三湘青年八百余驻长沙。1938年1月军校七分校奉命筹办,乃集中以上各处学生来陕西,选编为十五期二总队,同年3月29日军校七分校正式成立于陕西凤翔。

在风翔初创时,主任胡宗南,办公厅主任吴允周。仅设有主任办公厅、教育处、经理处、总务处等。1938年5月校部迁王曲后,政训处、医务处先后成立,政训处又奉命改组为政训部。1938年秋会计室与毕业生通讯处相继增设。1939年春七分校特别党部成立,校部组织已臻完全。七分校少将副主任先后有顾希平、邱清泉、周嘉彬、罗历戎、洪士奇,中将副主任有张卓、吴允周等。

二、各期学生总队概况

(一)第十五期学生计四个总队,即第二、三、四、五总队。少将总队长有罗历戎、李正光、刘安琪、黄祖训、王治歧、陈孝谨、李周章、杨德亮等。学生依据文化程度分编为甲、乙两级;甲级生受训一年,乙级生和甲级生中选编为特科者培养一年半。

(二)第十六期学生计七个总队,即四、五、六总队,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总队。少将总队长有陈金城、张绍勋、杨德亮、杲春勇、李绳武、谢义锋、胡长青、胡文治、顾葆裕、许良玉、刘宗宪、何奇、熊克念等。规定受训时间:入伍期六个月,军官生期,步科一年,特科一年半。实际在校时间多为二年多。

黄埔军校西安第七分校西安王曲校部

(三)第十七期学生计七个总队,即第九至第十五总队,第十四、十五总队无毕业生。少将总队长有李慎言、胡家骥、徐达、杨厚采、郑瑞、李禹祥、周保黎、于厚之、郭歧、麦宗禹、朱亚英等。

第九总队1940年元月成立,学生由豫陕皖苏各省招来,驻长安岳村。1941年10月奉命在本总队学生中选一大队,编为独立炮兵大队,移牛东受训.全总队在1942年6月29日毕业。

第十总队为特科总队,有炮、工、通、辎、骑、步各科学生。1940年4月成立,招收江南沦陷区知识青年,多为两广与华侨学生,步行经粤桂黔川开赴天水受训,后移牛东,1943年3月12日毕业。1943年2月军训部甄别考试后各科均有部分学生改编为第十八期独立特科大队,延长训练期。

第十一总队,1940年3月在兰州成立,招收陕甘宁青边区青年,多系回族子弟,后移子午镇受训。1942年6月29日毕业。

第十二总队,1940年7月成立,招收江浙沦陷区青年,步行浙赣湘鄂豫诸省来陕,1941年3月才集结于曹村受训,1943年3月12日毕业。

第十三总队,1939年11月在山西沁水成立,招收晋绥沦陷区学生受训,初调河南渑池,再调岐山,最后在曲池受训,1943年3月12日毕业。

第十四总队1940年元月成立,派员密赴山东敌后招生,经数月辗转奋斗,通过敌占区虽略有牺牲,大部能冒险犯难陆续到陕,入校初驻长安贾里村受训,继调岐山,后移驻曲江池。1943年2月军训部甄别考试后,遵令将该总队学生一部份编入第十、第十二总队;一部分编入第十八期十五总队延长训练期。

第十五总队1940年元月成立,先在洛阳郑州招生,并派员至天津招沦陷区知识青年。集中后驻训凤翔,后移岳村。经甄别考试后遵令改编与十四总队相同。

(四)第十八期学生两总队即独立特科大队,少将总队长有朱亚英、郭歧、袁朴、于厚之、莫我若等。

第十五总队成立于1940年2月,原是十七期十四、十五总队学生,先在凤翔受训,后移岳村小江村一带,独立特科大队驻留村受训。经军训部甄别考试,改编为第十八期,延长训练期三个月,1943年6月5日毕业。

第二十二总队1942年成立,学生来源豫陕招收的知青和备取生,十七期各总队甄别落第生。1941年春入伍编为第十八期入伍生第二、三团,因文化程度较低,先集中学习初、高中文化课,同时施以入伍训练,驻兰州和风翔一年。1943年春进入军官生学习,在西安曲江池、庙坡头一带受训,1944年6月5日毕业。从入伍生到军官生考试后,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员被淘汰,足证其毕业生是经过严格训练与考试合格的优秀人才。

总计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各期毕业生为20386人。

(五)第十九期学生两总队及独立第九大队,少将总队长有蒋铁雄、张祖正、沈策、郭释愚、张宰臣等。

十九期招生情况:十八期入伍生三团于1941年夏成立,赴豫陕招生,1941年12月抵校,驻凤翔陈村受训,升学后编入第十九期十二总队。十八期入伍生第四团,1941年夏成立,秋赴浙江招京沪杭沦陷区学生。抗日烽火燃烧着热血青年的心灵,纷纷投笔从戎,投奔黄埔军校。日寇陷浙赣,该团一千五百余官生已训练六个月;1942年7月初突围松阳,辗转浙闽赣;越武夷经福建吉水鼠疫流行的无人区,染病严重,学生病亡流失较多,到湘潭仅剩八百余。顺道续招赣湘粤及沦陷区优秀青年以及海外归国侨生。该团跋涉千山万水,相继渡洞庭、跨长江、越武当、闯潼关穿越封锁线。途经浙闽赣湘桂黔鄂豫陕九省,历时两载,备尝艰险,1943年11月底到校。在河西大操场集训受检阅和军训部的升学考试。升军官生后初驻牛东,按成绩分编一部选入特科总队。大部份编入十三总队。

第十二总队,1943年3月工日成立,选取十八期入伍生第三团部分学生,并将天津、甘、宁一带招收学生编成之,初驻长安引驾迥,继移岳村,1943年底由十八期入伍生第四团编入五队,并将步科生全调十三总队而成为特科总队,计炮兵二队,分驻曹村和九村;工科二队和通信科三队驻黄埔村,1944年12月移驻曹村新营房。1945年初将十三总队步科第二、第十两中队改编为炮科受训.炮通科因战场急需人才,提前毕业于1945年7月2日。后炮兵及工、辎、骑等科于1945年11月20日毕业。

独立第九大队,步科、原在汉中第一分校受训,1945年夏拨来军校七分校,驻岳村附近,1946年3月12日毕业。十九期毕业生共计3077人。

(六)第二十一期学生有特科大队和步科七至十一大队。少将总队长吴方正、徐保、徐鼎成、冯龙、黄蔚南等。

学生来源有1944年8月招收的十九期入伍生团后改编为二十一期;和汉中一分校、鄂北八分校,皖北鲁干班等处学生再凝聚到西安督训处合编成二十一期各兵科。特科有炮二大队第五、六中队和骑三队;工二大队第三、四、五中队和辎重第四队;在曹村营房附近受训。通信二大队四、五中队和第十一大队在留村营房附近受训;步科第七至第九队在黄埔村附近,步十大队在岳村附近学习。特科生和步七至十大队均在1947年9月18日毕业,共计毕业生2133人。

步科十一大队和工五队、通五队是1946年1月入伍,1947年5月从西安调成都本校,1948年7月7日毕业。

三、黄埔军校七分校的学习活动

入伍期六个月,训练内容有《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阵中勤务令》等战士基本教育为主,制式教练:从徒手各个教练,持枪教练至班、排教练;战斗教练:从地形地物利用,进攻接敌、冲锋和近战、巷战、肉搏战;由战斗群、搜索前进到班战斗的攻防演练。

军官生期,步科一年半,特科二年。学习内容有政治八大教程:《总理遗教》(含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校长言行》《日本研究》《东亚地理》《东亚历史》《政治学教程》《法律教程》《经济学教程》和英语。军事十大教程有《军制》《战术学》《武经》《地形学》《兵器学》《筑城学》《交通学》《测量学》《防空与防毒化学》《战车学》另有劈刺拳术等。野外战斗演习以排连攻防演练为主。

特科生学习步科全部课程外,炮科增加《炮兵操典》《观测教范》《炮兵射击教范》《马厩勤务》《马术教练》《通信教练》汽车驾驶和炮兵野战演习。通信科增加《电学大纲》《电学原理》《有线电通信教程》《无线电通信教程》《密码学》《电信器材的故障排除与检修》《陆空连络》《旗语通信》《有线电永久线路架设》《战时线路的敷设与抢修》《马术教练》等以有无线电通信练习为主。在紧张热烈的军事训练中,每日三操四讲堂,每周有四次半天的野外演习、摸爬滚打,搞得汗流夹背,疲惫不堪;总是战酷署斗严寒,苦练杀敌本领、切磋技艺和指挥才能,这就是黄埔军校的学习生涯。

1942年,军事教官给黄埔军校西安第七分校第十七期学员讲课。

四、特别班团队

黄埔七分校为适应战时教育的实际需要,先后奉令成立的班、团、队十个单位,除军官教育队,教导总队,练习团继续编练外,其余则先后结束或撤销。

1.政治队

与十五期第二总队同时成立,1938年5月毕业,1939年奉令将其学藉,改隶于军委会中央战时干部训练团第四团(简称战干四团)。

2.女生队

原属十五期第二总队,女生189人,在军校七分校受训10月后奉命转学藉,改隶于战干四团,继续完成学业。

3.军官训练班

七分校创办伊始即设立军官大队,第二期毕业后,奉令改称军官训练班,驻留村。调训部队营连排行伍军官,施以军事教育,提高战术修养,作战指挥能力和素质,受训六个月到一年,共办七、八、九、十、十一等五期,有毕业学员6200多人。

4.军官教育队及其所属训练班

1939年8月奉令成立军官研究组,干训组、重兵器组以教育干部提高军官素质。受训期1~3个月,驻黄埔村。1940年6月,奉令改组为军官教育队;下属战术研究班、校尉官研究班、机械化兵训练班,重兵器训练班、边(外)区语文训练班,技术训练班等六个班。各班依其任务和目的设置课程内容;训练期因培养目标而异约六个月至二年。另有通信训练班、军官补习班等;1942年奉新颁编制边区语文班改隶校部教育处,并改军官补习班为军官预备教育班。1944年夏,边语班仍隶军官教育队。

1938年1月,黄埔军校西安第七分校在长安区王曲镇庙宇培训学员。

5.政工干部训练组

共三期、驻黄埔村。1942年9月西安会议后奉令召集第八战区各级政工干部于本分校受训,第一期11月初开学,受训半月,毕业学员530人;第二期1943年7月开学,8月18日毕业,有学员307个;第三期1943年9月4日开学,同月29日毕业,学员332人。

6.军官短期教育班

1938年8月在兰州成立,召集西北各部队现役军官进行短期训练,办第一、第二两期,每均为600余人。

7.补训大队

1943年2月奉令举办,补训独立第五大队,调集服务于第八战区各部队之第十四期以后的军校毕业生,施行补足训练,受训期一年,集中300余人,驻留村,1944年3月毕业。

8.军需实习班暨特务长训练班

1939年元月,奉命成立军需实习班,有学生四队计400余人,在终南山麓弥陀寺附近受训,同年8月毕业。随召第二期学生四队计400余人,受训两年,1940年8月毕业,该班撤销。1945年6月又创办特务长训练班,受训期五个月,学员80余,同年11月毕业。停办。

9.练习团

1939年元月,以学兵及落选之学生编成练习营,同年11月扩大为练习团。

10.教导总队

1938年7月奉命成立军士教导团第一、第二团,1940年8月奉命增设第三、第四团;同年11月改编为教导总队,下辖三个团。

五、附属事业单位

计有中正小学及筹备创办今已自立之中正中学、王曲电疗院、生产事业管理处等。生产事业管理处并分出品营业部、农场、蜜厂、木厂、麦粉厂、鞋厂、毛巾厂、小工业实验所等单位。该处结束后,所辖各生产机构改拨教育处办公处分别管理。此外尚有原属教育处之印刷所,则扩充为新中国印书馆矣。至属公用事业范围者,尚有自设之公共食堂、新生社、中国农民银行王曲分行、军邮第三零二局及王曲电厂,皆系为本分校服务而增设者。

六、教育设备

本分校创办之初,以环境困苦,一切设施均因陋就简,一年以后,乃略具规模,相沿至今,各种设备已有相当扩充。

1.大操场:河西大操场位置于西王曲,可容大部教练与校阅,并有司令台,校部北侧及各总队均有体育场,除供术科教练外,并附各种球场及器械操场。

2.图书馆:以政治部所存图书较多,共有书籍一万二千余册,并有中西杂志合订本千余册,勉能供应官生参考之用。教育处图书室地址均在校部内。

3.印刷所:原有对开机、圆盘机、石印机等多架,址设虢镇,后移西安城南宋家花园,三十一年与中央干训团印刷所并为新中国印刷馆,印刷厂除印课程、校刊外,并对外服务。

4.修械所:附设教育处之军械科,地址在王曲东北马厂,员工三十余人,凡教练用之步枪、轻机关枪皆能修理。

5.马匹管教所:在王曲南窑底村,有马厩三,教马场二,其河西村舍并设有分厩,以备隔离病马。

6.陆家坟防御阵地:构筑神禾原,由黄埔村至马厂之间,纵深可二里,由以前驻王曲之十八、十七两期学生土工作业所筑成,地形较复杂,每为各期学生主要演习阵地。

7.教育模型场;设于黄埔村,各兵科分设少至四种,多至五十余种,教育处并印有教育模型图一厚册。

此外尚有基本射击场,设胡家沟南,计有新式设计靶场三处,手榴弹投掷场两处,并有防雨设备;幕景场,设在黄埔村;障碍运动场在校部北侧;游泳池在王曲河河畔。

黄埔七分校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期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为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初步统计黄埔七分校第十五至第十九期毕业生,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上英勇牺牲。

(作者单位:陕西省档案馆 榆林市环境咨询服务部)

猜你喜欢
训练班特科黄埔军校
中央特科的三种营救方式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比眼力
俄副总理辞任世界杯组委会主席
穆特科:俄罗斯体坛的操盘手
冠军的秘密
俄体育部长晋升副总理
减肥训练班
熊雄在黄埔军校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