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品牌栏目

2017-09-13 11:51张晶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政协委员时报

张晶

摘 要 连续7年,青年时报的大记者带领小记者参与两会报道采写,并在报纸上开辟“牛牛跑两会”专栏,以小记者稚嫩却不失真情实感的两会新闻报道稿件,同样能够打动人、与读者产生共鸣。换了一双眼睛看两会,让两会新闻更鲜活。

关键词 两会小记者;“牛牛跑两会”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4-0144-03

从2011年到2017年,从杭州到北京,从12人到69人,由青年时报组建的一支名叫“牛通社小记者”的采访团队,闪亮地出现在了全国两会和浙江省两会的会场、各个驻地宾馆。他们在大记者的带领下,认真地准备采访提纲、老练的现场提问追问、灵活的现场应辨,得到了参会代表和委员的肯定。

在媒体变革下,青年时报利用自身的优势,打造了一个品牌栏目,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培养接班人,在社会各界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也体现了媒體人的担当。

1 品牌发展上有前瞻性

参与两会采访的“牛通社小记者”,是一支由强兵强将组成的临时性采访队伍。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的采访中成为媒体追访对象、获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夸奖,离不开青年时报多年来对牛通社的品牌建立、发展方向上的前瞻性。早在2008年,纸媒尚处于朝气蓬勃的生存环境中,尤其是都市报。当时的青年时报居安思危,依托共青团浙江省委会“娘家人”的优势,将年轻读者定位为主流读者群,以不同的年龄层次对新闻产品的不同需求,打造更为贴心的新闻产品。针对于广大的少年人群,当时的青年时报决定创立小学生通讯社团队,以杭州为中心,以小学为站点,以热爱写作、有做记者理想的小学生为对象组建的公益性小记者团队,取名为牛通社(注:报社的LOGO是一头牛,取名的时候意为“青年时报少年通讯社”)。旨在通过整合报社的各种资源,为小记者提供各类实践活动,给他们提供一个“从孩子的眼中看世界”的环境。

由于定位准、资源整合到位,“牛通社”这一品牌迅速在杭州主城区的所有小学中扎根生存,通过学校推荐、考核,每年的小记者团队人数保持在万名左右。通过几年来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的各类公益性活动的历练,小记者的能力得以成长,为参与采访两会这样的时政性报道打下一定的基础,并且储备了具有一定采访写作能力的人才。

2011年3月,12名小记者通过学校推荐、牛通社笔试和面试等环节,从5 000多名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牛通社首批跟随着大记者赴京采访的小记者,用他们的童眼仔细地瞧一瞧“两会”到底是什么样的,藉此开启了浙江小记者走出浙江省直接采访全国两会的先河。这趟为期5天4晚的采访,小记者虽然采访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数不算多,但是,他们的收获是丰盛的,特别是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时,得到了正在工作的媒体记者关注。在沟通交流中,小记者长了见识、寻找到了差距,也默默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相应的作品,当年还只是在《青年时报》每周为小记者开设的《牛通社》周刊中以特刊的形式予以呈现。

首次试水采访全国两会,在省内小学生以及家长、老师中得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于是,从2012年开始,在浙江省人大与浙江省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小记者能够像大记者一样持证参与浙江省两会的全部议程。“牛牛跑两会”品牌栏目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了青年时报两会报道中着力打造的特色版面。同时,将每年赴京采访全国两会视作为每年牛通社最重要的活动项目之一。从纸媒日渐衰落的情况来看,青年时报通过对这部分小读者人群的培养,以互动的方式与这些小读者以及他们的家长形成了有效的黏性,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对固定数量的读者人群。对于自身发展来说获得了相应的稳定性,自身品牌以及知名度随之得以较大的提升。从媒体的长期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可喜的多赢局面,而且有助于报社在传统媒体处于“寒冬”的大环境中靠着自身的特色平缓度过。

2 新闻内容上有突破点

总结多年小记者参与两会报道采访,他们的表现不仅让两会报道从形式上变得生动了,而且也让两会报道的内容更为丰富了,还能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亲民形象在不经意间得以提升。

以2013年的全国两会为例。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新晋获得者莫言,第一次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全国两会。作为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的新委员,同时又在前一年刚获得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他自然成为了所有媒体记者都想采访的对象。可是,他就是缄口不言,拒绝接受媒体的任何采访。哪知道,被媒体誉为“全国两会始终未言”的莫言,在驻地宾馆偶遇3名牛通社小记者后,小记者用他们的魅力“撬”开了莫言的“金口”,幸运得得到了莫言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首次采访机会,而且还来了一个大独家。他不仅耐心地回答了小记者的提问,还把自己会讲故事的小诀窍传授给了小记者,教导他们如何写作,最后还给小记者写下了祝福语。这段采访经历与内容,被新华网等多家国内媒体转载报道,成为了当天最炙手可热的两会报道内容之一。小记者成了大记者眼中的小明星,谁都没有想到,这几位小不点能够获得一次宝贵的可遇而不可求的采访机会,同时善于把握这份幸运,用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话语,道出了全国中小学生最想问莫言的问题,也得到了一个最实用的写好作文的“宝典”。

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对于提问内容的把握,小记者的所言所行并不亚于专业的媒体记者,同时,质朴的童言童语让人莞尔一笑,娓娓道来的写作风格让人觉得更有亲近感。这样的例子,在6年的两会采访中举不胜举。能获得这样的效果,与小记者以采访两会为光荣使命,事先会紧紧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然后在大记者的指导下准备采访提纲密不可分。他们的话题面涉及广泛,既有如何减轻学习负担、指出教科书中存在的错误等学业中存在的困惑,又有如何治理雾霾、让人民群众吃到安全的食品等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热点话题。他们的表现常常让接受采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觉得喜出望外,因为从小记者的提问中能够看出来,他们平时在生活学习中观察入微、善于思考,如果不好好地回答都有点说不过去了。为此,在回答小记者的提问时,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也是极其认真的,他们带着最真诚的心,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回答,没有官话、套话,字字珠玑、句句实在,这恰恰是普通读者最喜闻乐见的内容。在报道形式上,小记者将采访背后的花絮、采访后的收获等以感言的方式,以生动活泼的文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更加形象、直观地从空间上构画出了全新两会报道,拉近了两会与普通读者的距离,自然而然地展现了一个更为亲和、亲民的两会会风,提升了两会报道的意义。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小记者在采访政协委员张明华时,《人民日报》还进行了报道。endprint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小记者采写的两会报道,从内容上来说能引起同龄人的关注,与同龄人之间产生共鸣,扩大了两会报道关注人群的年龄层次,构建了一个新的舆论导向新格局。

3 媒体责任上有承担力

牛通社小记者在成立之初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它的存在就是利用媒体自身的优势,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补充,带领一群有写作爱好或想提高写作水平的孩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认知社会、接触社会,用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事物,用心聆听身边的声音,丰富写作的素材,提高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品质,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媒体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媒体教育引领责任从原来的思想上往行动力上的拓展,尤其是以广大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团属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看到那些参加过两会采访小记者采访感言、看到他们成长中的收获以及对一届一届小学生参与两会采访的热情渴望时,一切的动摇、疑惑便不存在了。

组织小记者参与两会采访,现实意义已不再是一次普通的采访,一次普通的实践教育,而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式公民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成长经历。为此,在专业的记者带领下,小记者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活动得以践行。通过实践,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国家历史、政体结构、政治生活,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日常实践意识。在采访前,不少小记者会向身边的同学、老师、家人收集问题,有的小记者还会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寻思解决的方法,这恰恰体现了他们的责任心、主人翁意识在实践中得到了激发,并且如同瓜熟蒂落般自然地落实到了行动中,体现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在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交流中,小记者从对方的谈吐中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思路、开阔了心胸,眼里识得发展难、心里装得百姓苦,面对未来的漫长道路,能够眼明心亮,充满灵气更有底气,从而树立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采访后,小记者进行总结,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學会了明辨是非、互相学习、彼此包容,也明白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的道理。他们还会在学校的安排下,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或广播发言,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用所感所想以及宝贵经验在无形中去影响身边的同学、家庭成员,树立了积极向上、勤学奋进的好榜样。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大记者就是小记者采访的引领者、带路人。这些正是作为媒体社会责任上担当的表现形式之一,用新闻实践去教育人、影响人、感化人,并且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培养接班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协委员时报
老飞人
增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的几点思考
《京华时报》2017年1月1日起休刊
潮流时报
民族工业骄子刘国钧
葛剑雄:我是政协委员,我愿当“大炮”
明星参政议政不应成摆设
美国人不安中迎接2010
望眼欲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