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
内容摘要:再好的课堂教学也会有遗憾,只有不断发现课堂上的不足、问题,并反思、研究,再改进,这样才能使问题越来越少,课堂效果越来越好。在一个团体中,大家一起听课、评课、议课、磨课,对于教师的自我完善和成长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 磨辩 教师成长
一.智慧课堂下的课例研究
智慧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过程,一种境界。智慧课堂是从学生角度来衡量,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不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课例研修对教师进行培训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二.课例研修的过程和方法
1.主题的确立:操作活动和信息技术在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类知识的建构中,都广泛使用,但如何选择最合理的手段,确是一个难题,于是我们确立了“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类知识的有效建构方法”为我们这次活动的关键问题。选择了二年级上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做为研究的载体。
2.研修的过程:(1)准备阶段:确定本次活动的试教内容,执教者和研修的主题,试教组成员共同制定出课例研修方案。确定辩课内容和两位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查找资料,完善辩论词。(2)磨课与试教:第一次磨课:对教师的教案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要求教者在再次备课中体现关键问题的处理。第一次试教:重点听取教者在试教过程中对关键问题的处理上。第二次磨课: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和关键问题进行细化,并落到具体的课堂环节中。第三次磨课:进一步优化课堂中关键环节的处理落实,对教师的语言,过度和重难点的突破进行优化。(3)教师课堂展示。(4)参会教师对本堂课进行评议。(5)辩课。(6)总结。
3.磨课与试教:(1)初磨阶段:要求试教老师明确目标要求,根据目标写出教学案例。(2)细磨阶段:重点对课堂设计进行研讨,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体现出这三个重点。包括:感受1厘米的长度,探究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体现操作活动与信息技术两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的合理运用。为了帮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我们设计了三个活动:
A:感受1厘米的长度
B:探究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师手拿一根小棒,估一估它有几个1厘米。
你们学具袋里的小棒,和它一样长,拿出来,用直尺量一量它的长度是多少?
展示汇报:一边操作一边说自己的方法(重点)。
总结测量方法:先把小棒紧靠直尺,用一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线,再看另一端指着几,小棒的长就是几厘米。展示错例,强化测量方法。
C:体现操作活动与信息技术两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的合理运用。
学生对1厘米的体验让学生操作,想象,再重现。学生年纪小,第一次认识长度单位,一定要让学生通过比,量,想等方式给留下准确的印象。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时,由于1厘米单位小,用了多媒体,能更好让学生观察清楚。
(3)精磨阶段:对试教中三个重点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对教师出现的如语言,时间把握,重难点的突破等问题大家共同提出修改意见,试教者再次完善教学设计,展示汇报。
4.辩课阶段:我们确立了“小学几何概念类知识的建构方法”为我们这次活动讨论的关键问题,组织教师进行辩课。
A组:操作活动是小学几何概念类知识建构的最有效方法
B组:信息技术是小学几何概念类知识建构的最有效方法
在辩课阶段,老师们各抒己见,旁征博引,在不同的观点中产生共鸣,通过辩课,让参会的教师都认识到,操作活动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都有自己使用的优点,也各有局限,做为一个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灵活选择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
三.活动开展的效果:1.通过辩课,教师对操作活动和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2.本次活动,作为学校的教研组长培训,向参加的教研组长们展示了一次完整的课例研究过程,课例研修怎样开展,关键问题如何处理,都提供了一个范例。3.参与其中的老师都有很多感想和收获,对一堂课的设计以及研磨的重难点都有了一定的把握。
四.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1.本次课例研究,在转变教师的研究观念上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有了一个有效的着手点,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但从学校整体层面看,如何有效、长期的坚持这种研究模式并使之常态化而又不流于形式,任重而道远。
2.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进步和发展的平台,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素养始终是制约课例研修深入实施的瓶颈,如何进一步促进每一位教师参与研究,乐于研究,主动研究都是研修的问题。
3.本次课例研修为我校的教研实效性提供了新思路。本次的辩课,是一种新的形式,大家经历了资料收集,现场辩论,总结发言,对问题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这次课例研修是实实在在的聚焦课堂,提升教师的研课备课磨课能力。当你经历过,你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辛苦和快乐,其中的汗水与收获。在课例研修的路上我们将不断求索,研无止境。
参考文献
[1]周朝榮.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活味”[A].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6
[2]胡适.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A].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