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臣请完璧归赵”中“请”的用法兼论“请”的虚化

2017-09-13 15:59史俊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张仪樊哙颜渊

史俊

内容摘要:“臣请完璧归赵”等一些类似的古文用例中,“请”字不宜笼统地说是表敬副词,不宜译为“请让我”,而可以理解为表示肯定语气,译为“保证”“一定”“必须”等。“请”字这种用法是从实词义“请求、希望”虚化而来的。

关健词:请 虚化 肯定

一.已有的解释及其困境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臣请完璧归赵”中“请”字的用法,周忠泰老师早在1997年7月《语文月刊》上就撰文指出,这“请”字是副词,表示说话人谦虚的心理状态或说话方式。同年11月子郎老师也在《语文月刊》上撰文,肯定了周老师的判断,且进一步指出,“请”字的这种用法,辞书早就讲清楚了的,举的例子有:

杨伯峻《文言虚词》中“请”字条说:“请”字作虚词,只用作表敬副词,已经丧失了“请求”的原意,只是用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已。

杨伯峻《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后附《论语词典》《孟子词典》中“请”字条目下列有“表敬副词”的义项。例:《论语·颜渊》“请问其目。”

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中“请”字条说:“请”,助动词,用于动词前,(一)表示说话人的希望或请求,可译为“希望”“请求”“请允许”等;(二)表示说话人对对方的敬意,可不必译出,或仍用“请”字。

简言之,两位老师认为,这里“请”的用法为表敬副词,表示说话人对对方的敬意、希望或请求。

笔者检点其他辞书发现,解释基本一致。比如:

杨树达《词诠》“请”字条:表敬副词。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请”字后面带动词时,有两种不同的意义,第一种是请你做某事,如《左传·隐公元年》:“若弗與,则请除之。”第二种是请你允许我做某事,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事急矣,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有时“请求”之义虚化,主要表示敬意。《史记·张仪列传》:善,寡人请听子。《魏公子列传》: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汉语大字典》: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二位姐姐请坐。”“师父请吃些晚饭。”“请作诗吧。”

梳理一下,“请”字的这种用法就是:表敬副词,表示敬意、希望或请求,一般不翻译;翻译的话,译为请你做某事,或请你允许我做某事。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觉得这些解释有点含糊,不够到位,不够恰当,没能准确地揭示出说话人的心态和语气。我们来看一下:相如对赵王说“臣请完璧归赵”,很显然句中的“请”不能解释为“请你做某事”,蔺相如请谁完璧归赵呢?请赵王吗?请秦王吗?都说不通。也不能解释为“请你允许我做某事”,蔺相如请谁允许他呢?请赵王允许吗?请秦王允许吗?也都说不通。然后似乎就剩一种解释了——表敬副词,只表示说话人蔺相如对对方(赵王)的敬意,然而相如说此话时,表达的是敬意吗?只是敬意吗?

还有,苏教版《史记选读》教参的翻译是“城邑归赵国,宝玉留在秦国;城邑不归赵国,我就使宝玉完整地回归赵国。”这个翻译未免简单平淡了点儿,没能把蔺相如当时的内心和语气传达出来,并且“请”字干脆丢掉了。

二.这里“请”字表肯定语气

虚词的妙处在于传情,在于表达言外之意,表达语气态度,传递心理情感。表敬的“请”字一开始是表恭敬的语气的,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在有些语言环境中,“请”字也就只是个“请”字而已,只是一个客套的用词,已经失去了恭敬之义,或者已经演变出新的含义。

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看“臣请完璧归赵”中“请”字的用法: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这里,赵王问计于相如,相如为赵王分析给不给秦国和氏璧的利害关系之后,建议给“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当赵王又问“谁可使者”时,相如回答“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此处“愿”字当译为“愿意”,它情义很重,分量很重,为何这样说?请看,秦以十五城请易璧,秦城恐不可得,实为强取;不给,赵国道义上站不住,秦兵就有了攻打赵国的借口。这个时候要找个出使秦国的人,找不到!是啊,真找不到!秦强赵弱,弱国无外交,秦又是虎狼之国,凶残狡诈,事情又如此的棘手,去了等于自取其辱,自寻死路,难怪找不到。而就在这个时候,相如一句“我愿意!”更显其情义之重,它是相如对缪贤知遇之情义回答,对国君的信任之情义回答,对国家的责任之情义回答,是相如“国事至此,余不得爱身”的庄重选择。相如主动接下了任务,按说,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然而蔺相如接着又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大家想,相如何必要多说这句话?他说这话时内心如何?他是平静地说出的吗?仅仅是表达敬意吗?不!相如说此话时,很动情!国家的危难,使命的艰巨,主人缪贤的推荐,国君的信任,自身对国家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使他又多说了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这里的“请”字,相如表达的不是敬意,而是忠心、决心和誓言,是相如对赵王对赵国的庄重承诺。他是在向赵王立军令状。

经过这样分析,笔者觉得,这里的“请”可以认为是表肯定的语气副词,向对方做出承诺保证,可以翻译为“一定”“保证”。“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可以翻译为“城池给了赵国,和氏璧就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让和氏璧完好无缺地回到赵国。”

表示肯定的语气,向对方做出保证承诺,翻译为“一定”“保证”,“请”字的这种用法在《史记》《战国策》中多次出现,《论语》中也有用例。比如:endprint

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史记·张仪列传》)

这里是张仪游说楚王与齐国断交的,句中的“请”不能解释为“请你”,请楚王献出土地吗?不合事实;也不能解释为“请让我”,他张仪不是秦王,没那权力。若只解释为表敬副词,不翻译,则有点不解词之言外之义了。张仪为秦国离间齐楚联盟,游说楚王,实则是忽悠欺骗,他先是提出要求:“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然后承诺保证:“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这里的“请”表肯定语气,向对方做出保证承诺,可以翻译为“一定”“保证”,“大王您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封闭关口,和齐国断交,我保证让秦国献出商於六百里的土地……”这样理解就能刻画出张仪的摇唇鼓舌游说四方,又能描写出楚王的“贪而信”。

齐果兴师伐之。梁哀王恐。张仪曰:“王勿患也,请令罢齐兵。” 乃使其舍人冯喜之楚,借使之齐,谓齐王曰……齐王曰:“善。”乃使解兵。(《张仪列传》)

张仪听说齐王痛恨自己,扬言张仪到哪国,齐国就攻打哪国。为了离间山东六国,使他们相互攻打,张仪故意请求到魏国去,齐国果然兴师伐魏。梁哀王很害怕,此时张仪赢得梁哀王信任,就安慰梁哀王说:“大王不要忧虑,我一定能让齐国罢兵。”

“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诏,委社稷,奉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用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燕代橐驼良马必实外厩。故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苏秦列传》)

这是后来苏秦游说楚王合纵时说的话。为了让楚王听从自己的建议,他向楚王作出了保证,并描绘了美好前景:“大王如果真能听从我的建议,我一定能让山东各国向您奉献四时的礼物……。”

秦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矣,其言曰必拔蒲。衍能令释蒲勿攻。”蒲守恐,因再拜曰:“愿以请。”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于卫君,使子为南面。”(《樗里子甘茂列传》)

秦国樗里子要攻打卫国的蒲地,胡衍为了自己得到好处,就故意吓唬蒲地长官,说:“樗里子已经知道蒲地困厄的处境了,他说一定要攻下蒲地。不过我能让他放弃攻打蒲城。”蒲地长官很害怕,既行再拜大礼,又献上黄金三百斤,并作出承诺:“秦军如果真的撤退了,我一定会向卫国国君讲您的功劳,让您享受国君一样的待遇。”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的父亲临终时,拉住司马迁的手,哭着叮嘱他,我死之后,你一定做太史,做了太史,不要忘了我未完成的著述,说了很多遗恨的话,最后说“汝其念哉!”意思是你一定要记住啊!此情此景,司马迁低头痛哭流涕,为了安慰父亲,让父亲放心,他向父亲保证:“儿子虽然驽笨,但我一定会详细记述先人所整理的旧闻,不敢有所缺漏。”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颜渊又问怎么做,孔子告诉他“非……不……”。然后颜渊就向老师表态:“我虽然愚钝,也一定会实行这些话。”杨伯峻《论语译注》翻译是“也要按照您说的做。”

三.“请”字表肯定语气,不只是承诺

我们检点“请”字在古典文献中的用例发现,“请”字表肯定语气,不只有“承诺”义,还有其他含义。

1.表决心、威胁

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史记·廉蔺列传》)

渑池之会,赵王被秦国君臣算计,鼓了瑟,丢了面子,也失了国家尊严。蔺相如意欲让秦王击缶,来挣回面子,但秦王不肯。此时相如走上前献缶,趁机靠近秦王,说了这句话。句中字面上看是有个“请”字,但全无温和谦卑恭敬之语气,而是以死相逼,语含决意威胁,满含杀气,“五步之内,我肯定能用我脖子里的血溅满大王一身!”这样翻译才能传达出蔺相如要表明的态度:你不击缶,我就要和你拼命。

2.表需要、必须、一定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鸿门宴,帐内沛公命悬一线,帐外樊哙忧心如焚,所以樊哙一见张良出来就问:“今日之事何如?”张良只说了两个字:“甚急!”然后又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听情势这样危急,身为沛公的骖乘兼连襟的樊哙马上就说:“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这里的“请”不宜理解为表恭敬语气,也不宜理解为表请求的“请让我”。姐夫主公如此危急,樊哙哪还顾得上恭敬客气,再说进不进去,他也没必要征得张良的允许,也顾不上,他就径直闯入营帐了。从后文中樊哙盾撞卫士,披帷西向立,可以推断他应该是走在张良的前面的。这样看来,“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中的“请”是樊哙对当时情况做出判断之后的决定:这很危急!我必须得进去,和他拼命!或者是和他同生死!

3.表坚决、诀别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刺客列传》)endprint

面对燕太子丹的急躁、猜疑和催促,荆轲很生气,怒斥太子。意思是我不是怕了,而是要成功,要等一个得力的朋友。最后说“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这里的“请”也没有了恭敬,有的只是内心的不满、愤懑、失望和负气,有的只是告辞的坚决。

四.“请”字虚化用法的演变及语法特點

我们梳理了“请”字在《春秋》《论语》《孟子》《战国策》《史记》等典籍中的使用情况发现 ,虚词“请”是从实词“请”的“请求、希望”义虚化而来的。虚化后,后面跟动词,有的仍保留有“请求、希望”的语气,可译为“请你”或“请让我”;有的只是表恭敬的语气,不翻译或没法翻译;有的表肯定的语气,可译为“肯定”“一定”“保证”“必须”等,或不翻译。

1.实词“请”做“请求,希望”讲。后可跟人、事、物。例如: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后跟事。“请求”。后虚化为“请让我”)(《春秋·隐公元年》)

若弗与,则请除之。(后跟事。“请求”。后虚化为“请你”)(《春秋·隐公元年》)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后跟物。“请求”)(《春秋·隐公元年》)

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后跟事。“请求”)(《春秋·隐公六年》)

文嬴请三帅。(后跟人。“请求释放”)(《春秋·僖公三十三年》)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后跟物。“请要”)(《论语11·8》)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后跟物。“请要”)(《论语6·4》)

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后跟事。“请求”。后虚化。)(《史记·鲁仲连列传》)

2.“请”字虚化,仍保留有“请求、希望”“愿意”之语气。

刘章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太子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史记·刺客列传》)

汉王曰:“孰能为我使淮南,令之发兵倍楚,……”随何曰:“臣请使之。(《史记·黥布列传》)

3.“请”字虚化,只表恭敬语气,不翻译。

惠王曰:“善,寡人请听子。”卒起兵伐蜀。(《史记·张仪列传》)

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应侯曰:“请闻其说。”(《战国策·秦策三》)

4.“请”字表肯定语气。说见上文。

“请”字虚化,语法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使用在人物对话中;二、主语是第一人称“我”;三、后面跟动词,即后面跟动作行为事情。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仪樊哙颜渊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天下棋局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浅析《史记》中樊哙之形象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