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7-09-13 16:54张紫薇
求知导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核心学科政治

张紫薇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近期出台的《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强调高中阶段不同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应有所侧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培养有理想、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政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和社会性有机结合的人文社会科学,既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知识和能力,又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政治认同教育,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以及理性精神。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使政治课课堂教学失去了灵魂,无法吸引和打动学生,影响了培养核心素养主阵地作用的发挥。

作为教师,应该力求每节课都要引起学生心灵共鸣、情感共振,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学生活动和参与,而是要求知识上要有深度,情感上要有温度,也就是使知识问题更有挑战性,教师由境入情使知识问题亲近学生生活,触动学生心灵。比如,在讲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问题时,某班采取了小品表演的形式演绎《刻舟求剑》,之后教师提问:“想一想,楚人错在什么地方?”学生齐答:“没有从实际出发,静止地看问题!”然后教师从实际出发的概念和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意义角度归纳教材知识。笔者认为这种小品教学只是表面的热闹,缺乏深层次的哲学问题,教学活动也没有给学生带来深刻思考和新的启迪,没有凸显出实际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为此,我们可以分步骤对教学进行重新规划:①请学生讲刻舟求剑的故事,并解释其寓意。教师明确说明寓意,该寓言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劝勉执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变革,就无法治国,后引申成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②揭示其哲学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应当考虑到客观事物的变化,按照客观事物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③(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刻舟求剑”形容什么样的工作状态?生: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等。④(提问)你列举几个与刻舟求剑的意思相近的成语吗?生:守株待兔、郑人买履、引婴投江、缘木求鱼等。⑤知识拓展,选取典型的2~3个成语进行深度解析。⑥总结提升,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并非易事,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实际,我们必须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对象,采取正确的策略和方法。

二、改进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方法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改进教学方式。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是难以培育出核心素养的。我们在教学改革中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活动的体验中让学生的主动性、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获得提升。比如,在《经济全球化》一课中我们要突出的重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此时我们的教学形式完全可以采取讨论式,甚至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充分调动思维,在思想的交流中、思维的碰撞中得出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时代潮流不可逆转,其影响既有利又有弊,但是对某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关键取决于国家自身的实力。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我们完全有能力趋利避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得益于我们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和执行。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理性思维;另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提升教师素养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顺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这种变化必然要求在教与学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应有的专业技能也要发生变化。早在2005年欧盟就通过并发布了通用的教师能力和资格标准,来支持国家或区域一级的决策者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这里的通用教师能力,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科素养、教学素养、数字化素养、学会学习、人际关系、跨文化和社会素养、公民素养、创业精神、文化表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要提升教师素养,促进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鼓励教师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方法,才能将核心素养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与其他学科相比,政治教师在学生能力和品格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社会热点、时政要闻、国家政策、学生自己和身边人真实的经历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课程资源。但是我们如何筛选、加工、利用好这些资源,就需要政治教师深厚的理论和教学功底。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对理论的研究和把握程度,深刻把握与灵活驾驭教材,整合教学资源,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去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并说服和引导学生,使我们的“说理”既“高大上”又“接地气”,真正使教师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转化者。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1)开展与学科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实践活动,这是学科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例如,结合高一《经济生活》企业经营的相关知识召开人才招聘会,招聘考官团要对应聘者进行常规面试,要求应聘者为自己所应聘“企业”策划一句创意广告语,说明背后内涵,并为企业产品设计合理的营销方案,并在招聘结束后分别对应聘者打分。其余学生作为观众可对应聘者进行现场提问,投票选出心中最优秀应聘者。这类实践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精神,又考验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理性精神、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2)发挥政治学科特色优势,与学校社团活动相结合开展实践活动。比如思辨社、魅力课堂之时政论坛、模拟联合国等,提供给学生充分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舞台。通过这些活动的定期开展,既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对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理性精神,又使学生体验生活、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法治意识和政治情怀。

总之,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培养包括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公共参与等方面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学科能力是一个长期培养、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纪立建.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1)

[2]金程远.煮酒论素养——关于政 治学科素养及主题公开课的 杂谈[EB/OL].http://zz.fjjcjy.com/ ChengYuanChengChang/2015- 12/857.htm,2015-12-18.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学科政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