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美华
[摘要]随着视频的广泛传播,导致一些学生失去了想象力,他们或者描述的内容非常贫乏,或者表述的语言缺乏感情,或者表述的思想缺乏活力,而想象力是语文学习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唤醒体验、发展思维、联系生活、开展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想象力
语文,是一门表述人们的生活、文化、情感、思考的人文学科。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语言表达的内容就会越丰富,描述的成果就会越生动。因此,在语文教学当中,我们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水平。
一、唤醒体验,感受知识,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抽象,比如教师经常让学生学习抽象的汉字、阅读抽象的语句、思考抽象的课文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缺乏想象。因此,教师如果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要有意识地应用具象化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增强学生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如在教学《詹天佑》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这样抽象的文字,学生很容易一晃而过。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把抽象的文字变活起来。可以先打开照片,让学生看到幼年的詹夭佑与成长归国时的詹天佑,再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詹夭佑是中国清朝第一批留美学生之一。他出国留学时年纪还很幼小,长大归国后,成为一名英气勃勃的青年。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看到清末时期,中国和同期的欧美国家相比工业非常落后,直观的视频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和外国经济发展的差距。然后教师再次播放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看到詹夭佑当年设计的那一段铁路,了解那段铁路的地理位置。学生在看视频的时候看到,2009年,我国开办了这条铁路即京张铁路修建一百年的纪念活动。通过观看图片与多媒体视频,学生可以感受到当年中国的铁路事业多么落后,在那时,修建了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是多么了不起。
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为擅长体验式的学习,即学生希望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手触摸的方式吸收知识。当学生体验到知识以后,便能积极开始联想,此时学生会把自己的感情与体验结合起来理解知识。教师如果希望学生能快速地理解知识,就要把知识变得直观化,引导学生体验知识。
二、发展思维,吸收知识,孵化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具有发散思维强、情感丰富的特点,只要他们能够理解一段知识,就能把抽象的知识具象成影视一样的片段,这种片段在学生的心里是形象的、是生动的、是富有感情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一边吸收知识,一边孵化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引导学生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看到“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一段时,觉得这一段很生动。学生之所以觉得这一段很生动,是因为他们感受到这一段话描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场景,学生的脑中仿佛就看到了这个场景片段。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想象力为基础,描述这一段画面。如有一位学生这样展开联想:“闰土那时才十一二岁,别看他年纪小,他打猎的功夫可厉害了。我曾经看到他手里捏着一把钢叉追着一只猹跑,他看到猹的时候,一叉子叉下去!可惜这只猹特别狡猾,一下子从他的胯下溜走了。”当然学生的描述可能会有很多的错误,比如这一名学生虽然想表达闰土打猎很厉害,但是举出的例子和他打猎厉害没有关系,并且这一名学生没有打过猎,他不知道猎猹的时候应当是主动出击,还是守株待兔。当学生开始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力时,教师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在鼓励学生积极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或查找相关的资料,修正说得不好的地方,直至学生能够把课文说成生动又有趣的故事。
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本身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如果教师否定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就会慢慢自我否定,从而不愿意再想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主动描述或描写课文中描述的内容,在学生大胆表述的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吸收知识。
三、联系生活,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是应用语言来记录人们的生活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与他们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结合生活来展开想象,理解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当学生能把生活与知识结合起来时,便能够尝试应用知识。
比如引导学生学习《穷人》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不懂得什么是贫穷,只有极少数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才理解什么是贫穷。因为学生不理解什么是贫穷,所以描述贫穷时不能准确地应用语言来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穷人的孩子穿不起鞋,只能光着脚跑来跑去;穷人的家庭一年到头只能吃黑面包,吃不起肉与鱼为例。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贫穷生活的体验,所以不能理解这段文字如何描述了“穷困”两个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外国,黑面包就相当于我们国家的糙米饭,就是一元多一斤,口感不好,有时还带沙的米饭,这就是穷人吃的米饭。富人一般吃白面包,這就相当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会吃泰国香米等。在印度、泰国等国家,那里属于热带国家,人们可以一年到头不穿鞋的。只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不会不穿鞋,他们不仅穿得起鞋,还穿得起高级的皮鞋;穷人家庭的孩子即使偶尔买得起鞋,也不舍得经常穿鞋,以免鞋被磨坏。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知道吃糙米是什么感觉,也能体会到穷得穿不起鞋究竟有多穷。当学生感受到了贫穷的意思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后形容很“贫穷”怎么形容呢?延伸开来,要形容很“快乐”要怎么形容呢?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便能理解以后在形容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学会观察生活细节,只有结合生活实践来描述事物,才能令事物描述变得生动。
因此,学生的联想不能是脱离生活实践的幻想。如果学生没有生活实践经验、没有情感体验,学生的联想便会变成幻想、妄想,学生的语言描述将不能引起他人的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细节,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想象。
四、开展活动,践行知识,展示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如果学生想象出了一些事物,却没有人倾听、没有人欣赏,他们便会不愿意再想象下去。教师如果希望学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就要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把想象的结果呈现在平台上。
例如,在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之后,开办了一个演讲比赛,演讲的主题是《我的××》。有一名学生演讲的内容为《我那个被狗都嫌弃的爸爸》,这名学生绘声绘色地讲了自己父亲的事情,他说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每天上班早、下班晚,即使回到家里,医院一有电话,爸爸就到医院给病人看诊去了。他的功课是妈妈辅导的,他生病的时候是奶奶陪的,他去玩的时候是爷爷陪的,他感觉父亲就不是家庭的一份子。有一次,父亲回到家,狗居然把父亲当作陌生人,对着父亲狂吼。这就是他那个连狗都嫌弃的爸爸。他很想说,他希望爸爸了解他是自己的爸爸,不是别人的爸爸。这一名学生说,他就是把演讲当作倾诉的平台,把很多年没有讲出来的话一口气说出来了。因为这名学生的演讲非常有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将学生的演讲视频录下来,这篇演讲稿后来被广泛传播,打动了很多人。
像这样,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抒发感情的平台,让学生能在平台上展现想象力成果。当学生认为自己的想象力能被认可、被欣赏时,便会愿意大胆想象,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语文作品。
总之,学生有学生的特征,学生本身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这是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优势,语文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思考特征,如果不能依学生的特征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想象力便会被磨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须孵化学生的想象世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直观的知识、给予学生各种学习体验、引导学生重视生活实践、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想象成果,从而进一步孵化学生的想象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