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方娟
[摘要]小学语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核心位置,语文代表的是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培养孩子综合素养、完美人格的重要学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浓厚的兴趣,形成审美意识。
[关键词]问题;共鸣;技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与缺陷
1.教学繁杂,死抠教材
小学语文阅读通俗易懂,简约教材处理要合理得当,因此教师应该要对教材进行梳理,舍繁留简,使教学内容化难为简,化繁为易。简约背景和教材资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课题资源,体现了教学目标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但教材并不是学生一定要按部就班,教师树立的学习形象应符合学生的态度,教育学习是搭建的一个学习平台,教师要充分创作,发挥自己的水平,不能被教材所束缚,成为教材的主人,不能死抠字眼,真正成为教材的创作者和引导者,灵活利用教材,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发现,有所感悟,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目标。
2.朗读太过重技巧,忽略情感
当前,“以读代讲”是很重要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都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实施,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教师却将重点放在了朗读的技巧上,如字词的重音、语句的停顿等,这样学生的朗读只能局限在文字的表面,理解不了更加深层的含义,这样就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另外,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完全领会,就想匆匆进入文章领略语句的内在含义,学生的理解就必然会不到位。另一方面,学生较为分散,你喜欢读这一句,他喜欢读那一句,你对文章是这样理解的,他对文章又有那样的见解,把文章诠释得杂乱无章,学生的空间处于一种杂乱的状态,这严重破坏了文章的层次性和条理性。朗读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要从词句着重入手,并与情感相结合,通过老师的引导,领略字里行间语句包含的意思,也可以先从作者人手,给学生讲解一下作者创作的相关背景和手法,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能够让学生感同身受。
3.过分追求形式
想必很多人在阅读时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老师在台上激情澎湃神采飞扬地讲,学生也积极配合,思维也很活跃,教学进程十分顺利,课后效果却很不理想,环节设计上没有什么疏漏,学生的发言也都切合主题,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教学方法本身没有太大的错误,关键在于老师是否合理地运用了教学方法和理念,有的过于追求形式,忽略了文章的真正含义,反而使语文的课程显得乏味,期间欠缺冷静的思考,这样也会导致文章把握不准,教材理解有误,缺乏整体的把握。“串讲串问”,这种表面现象的方式依然肆意泛滥,老师问一个问题,学生答一个问题,看起来教学过程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是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阻隔,学生成了问答的机器,有问自会答,没问就思想放空。这种教学方式十分令人担忧,如果老师不会提问,那么学生自主提问将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水平状态呢?这种被动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将严重阻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的改进与措施
1.避虚就实,返璞归真
小学语文教学要秉着朴实、诚实、真实的工作态度,要求真务实,实实在在地上课,同时,教师的文化知识和时间训练要扎实,切合实际,教学效果要切真切实,不能脱离文本来虚谈,要紧扣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字词,掌握语句。
2.培养阅读兴趣
在阅读课程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发挥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阅读内容,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进行大胆的创作,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自己找出问题、自己试着分析问题,尽可能地自己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成为具有文化底蕴的文化人。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須要重视起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和督促,把语文教学向前迈一步,要对学生的教育负责,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负责。要使学生快乐简单自由地学习,为进一步学好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底蕴,一个好的开始至关重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发现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要让小学生的语文课堂绽放出五彩斑斓,让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飞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