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义
如果将酒店比喻成一件时髦的外套,那茶坊就是一件离不了的内衣。一起吃饭的人不一定志同道合,一起喝茶的人,肯定有许多共同语言。多年的感同身受,无论是好友谈心,还是生意场上谈事,我总觉得,喝茶总比喝酒易于交流,喝茶比喝酒时尚,喝茶比喝酒经济,喝茶比喝酒健康,喝茶比喝酒道德,特别对方系异性时,喝茶总会给人一种君子之交的感觉。
所以说,喜欢喝茶的人是幸福的,一杯在手,或观色,或闻香,或赏形,茶未挨嘴,煩躁顿消,静随心生。如果你有心再去观察和品味茶艺小姐的泡茶过程,其优雅舒缓的动作会让你忘掉一切,不知不觉中,情操就会得到陶冶,心灵也会得到净化,那心净体舒、开怀豁达的感觉,是在酒店无论如何也无法体验的。
由于业务上的往来,工作上的关系,我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很多地方,都与朋友一起喝过茶,那茶馆、茶铺、茶坊、茶楼或者茶园里特有的温馨,至今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精陶的杯子、精致的茶点、红木的茶桌,再加上名人的书画、心仪的书籍,让我多少年前想开一间茶楼的梦想,至今都没有消失。
茶性如佛性,不经过岁月的打磨,谁也无法体味到,这也是人们除了对茶叶讲究外,对泡茶的水质和器皿甚至是水温都讲究的原因。一壶好茶,先观其色,再嗅其味,等茶汤颜色尽收眼底,茶的清香就会扑面而来了,这个时候,茶营造的那一种平和、恬淡的文化氛围就会让你不知不觉地沉静下来,让你的身心都得到愉悦。
不过,此时此刻,你不要端起杯来匆匆就喝,那样就失去了喝茶的“品”性了。要浅饮慢酌,细细品味,拿平和、宁静、欣赏的心态去喝茶,就别有一番滋味了。要知道,以茶解渴,鲸吞牛饮,那是喝茶的最下者;一张报纸一杯茶,把茶当成熬时间混日子的工具,也不足取;要想让茶的本质发挥到极致,要想喝出茶的那种浪漫情调,就要慢慢品,初时苦涩,尔后苦香甜润,越喝越香,直到唇齿生香,双颊芬芳。
我去过上海的“宋园”和“汪怡记”,也去过北京的“老舍茶馆”和“五福茶艺馆”。上海的茶艺小姐见我们是初入门的客人,还不厌其烦地向我们推荐了不太昂贵的新茶,并告诉我们喝茶就像学艺,要由浅入深慢慢来;北京的“老舍茶馆”当然更非一般,听请我喝茶的陈小姐介绍,布什、基辛格当年来中国时,都曾经抽空来此小坐过。
当然记忆最深的还是成都的露天茶园,宋先生和刘女士夫妻俩请我喝茶的地方,都是人民公园的“紫薇园”。记得每次都是风和日丽,茶桌上面的棚架上爬满了七里香和紫藤,清风夹着藤蔓的幽香,使人早就未饮先静了,待茶泡好,仿佛整个成都都弥漫了茶香。
杭州的那家茶馆就在西湖边上,有一种浪漫的安静,就是住上十天半月,也不会想家的。那里不但有清幽的古筝在耳边,稍暗的茶室里,还有个女孩在做陶,那薄而翘的嘴唇抿得很用力,让人过目不忘。请我喝茶的女孩叫静,名字和茶一样,有着茶的宁静、沉静和静谧,她当时带了两本书,递给我的是《浮生六记》,书和环境很协调,仿佛让心情投入到了一种穿越时空的缠绵里,流连忘返。
广州的小琳每次请我喝茶,好像都是“功夫茶”,名字很有男子气概,但茶壶和茶杯都小得可怜,茶壶只有女人的拳头大,杯子顶多半个乒乓球大小,但这些印象并不深刻,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每次见了我,都是那两句话,不是“听日(明天)请你饮茶”,就是“几时得闲一起饮茶”。她的话,又总让我想起广州老茶楼“妙奇香”门前的那副对子:“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是呀,再苦再累,也要“偷得浮生半日闲”,找个朋友喝杯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