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全
【摘要】随着中国将基础建设向私有化进行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方面施加在项目上的定位措施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影响因素。而私有化的实际发展改革中,政府具有将项目风险给与实际降低的能力。政府可以以客户的角度或者是项目实际发起人的角度等将项目风险给与实际规避,进而为项目利益的有效获取奠定基础,这样的形式被称之为PPP模式。基于此,本文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其财政承受能力方面,以期对我国相关方面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帮助作用。
【關键词】资本合作 财政承受能力 政府 社会
一、前言
PPP该种融资模式传入到中国仅仅有10多年时间,因此,相较于国外该方面的研究而言,研究时间较晚并且研究内容还不够充足,对于PPP该种融资模式给与的实际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其特征、定义和相应的种类等方面。PPP模式主要是应用于公共设施的一种建设模型,通过对其给与一定研究能够确定基础项目的有效性。对PPP该种融资模式的实际定义给与准确解释是研究的基础内容,现今对于中国而言PPP模式的应用较为重要。尤其是我国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PPP该种模式给与实际应用能够发挥其优势。
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介绍
通常来讲PPP是公司合作制的英文大写字母简称,而该专业术语最早是从英国传入我国。PPP模式的概念包含着较多的内容,主要是政府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在联合协作的基础上对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给与政府投资以及社会投资。而其中其他部门如私人部门则主要是包含了非盈利性以及盈利性的相关组织。而社会投资资本则主要指除去了政府相关投资之外的所有社会资本资金等等。
此外,众多的研究学者也对PPP该种融资模式给与概念界定,主要体现在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从狭义上讲,该种融资模式主要是指由特许相关合同将合作双方的责任以及承担的风险和回报给与实际规定,私人部门一方面需要参与到项目决策中,另一方面还需要和公共部门进行项目风险以及项目责任的承担。一般特许经营相关模式包含了DBFO以及BOT等模式。从广义上讲,该种融资模式指的是,私人和公共两个部门进行产品以及相关服务提供而达成的一种合作关系。
PPP该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内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能够将政府资源给与实际节约。即将政府部门所承担的相关责任部分划分给私人部门,而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就可以将财力以及人力等投放于教育等其他领域。其二,能够将项目风险给与分担以及有效转移。即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双方面之间达成合作,但是合作出于不同的目的,政府通过合作可将项目风险给与转移,而私人部门则可以通过合作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其三,能够促进项目创新。通过合作能够对私人部门给与有效激励,促进其为了获取利益提出更好的项目方案,进而为项目的创新以及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财政承受能力提升策略
(一)进行合理的资金分担要求
从企业层面上讲,要想强化PPP该种融资模式的风险管理则需要从风险方面的分担要求给与合理处理。具体来讲,PPP项目建设时间较长同时实际投入的资金较为巨大,因此其中存在的风险以及不确定因素也就比较多,而财政压力分担是降低风险的最好解决办法。通过财政压力分担进而为项目实现利润获取以及降低损失奠定基础。此外,通过财政压力分担也能够将私人部门的参与性给与提高。而企业进行财政压力分担首先是需要将企业中参与人的实际风险收益给与有效明确,之后将承担方相应责任给与确定。在该过程中需要遵循高收益高风险原则以及低收益低风险原则。也就是说收益和风险两者之间具有正比例关系。其次企业需要就风险承担细则给与有效研究,进而在获取利益的同时加强对风险的注意。
(二)缴纳风险预备金和补偿风险控制成本
从企业层面上讲要想强化PPP该种融资模式的财政承受能力管理,除了需要从财政方面的分担要求给与合理处理,还需要将预备金以及控制成本给与良好处理。具体来讲,项目在实际确定之后就需要进行实际建设,而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的有效性以及顺利性,需要在风险比例实际划分之后进行风险份额相应预备金的提前缴纳。而之所以缴纳预备金是为了对项目企业方产生一定约束影响。同时在预备金缴纳基础上企业方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项目风险的实际防控与管理中。一旦企业方由于自身原因进而导致了项目风险则需要企业方进行全权承担,这时预备金就被项目其他参与主体的实际利益给与了有效保障。该种预备金的缴纳也将风险的实际控制成本给与了最大化的补偿。项目中的各个参与主体也会在该种预备金缴纳以及成本补偿的环境背景下全力投入财力、人力和相应的物力来实际将项目风险给与规避。
(三)专业化管理机构与复合型人才
从企业层面上讲,要想强化PPP该种融资模式的风险管理除了需要从上述两方面给与合理处理之外,还需要将复合型的相关人才给与实际引进。具体来讲,PPP项目从最初的立项到后续的投入建设再到项目竣工,整个过程中涉及到较为繁杂的管理内容。因此,无论是私人部门还是政府部门都需要和对方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合作关系,进而在和谐关系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成PPP项目的有效完成。因此,引入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以及专业机构就成为了项目建设提高风险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复合型管理人才主要是集中在财政压力分担以及合同谈判和相应资金筹集方面等等。此外,还需要将专业机构给与实际引入,通过上述方法进而促进PPP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及有效完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该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实际难度的不断增加,我国需要将其中不足能够给与实际研究分析,这样才能为PPP项目的完善、健全和对国家基础建设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从理论意义上讲,现今我国PPP项目的实际融资模式对财政承受能力方面的实际研究资料还比较的少,因此,本文从财政承受能力的提升策略角度展开探讨,以期为后续关于该方面的实际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晓凯,张明.全球视角下的PPP:内涵、模式、实践与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15,(04):53-67+5.
[2]吴孝灵,周晶,彭以忱,段庆康.基于公私博弈的PPP项目政府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S1):198-204.
[3]叶晓甦,徐春梅.我国公共项目公私合作(PPP)模式研究述评[J].软科学,2013,(06):6-9.
[4]汪文雄,钱圣,杨钢桥.PPP模式下农地整理项目前期阶段效率影响机理研究[J].资源科学,2013,(02):341-3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