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糊饾”不糊涂

2017-09-13 09:35张光恒
食品与健康 2017年9期
关键词:常喝稀饭胃口

张光恒

我的老家是有“三邦五邑”之称的滕州,“糊饾”是家乡饭桌上最常见的食物。家乡话“糊饾”(也有叫汤的)就是稀饭,这两个字说出来尾音重,后顿感强,很有乡土味道。

糊饾多由棒子(玉米)面、白面做糊饾面,掺以小米、大米、绿豆等,一起熬煮。旧时贫穷,据说年轻女子到男方家相亲,会掀起米缸察看做糊饾的米、面,是否充足,以此来判定这家人的生活是否殷实。倘若不充足,这亲事,十有八九成不了。形容穷苦人家,说是常喝“四眼糊饾”,就是指做饭时下到锅里的糊饾面子少,烧成的糊饾清汤寡水如镜子般光亮照人,甚至能从碗里看见喝粥人的双眼,碗里碗外加在一起,正好“四眼”。

糊饾,在乡亲们的心目中,不仅代表了“稀饭”——这一具体的食物,也是所有食物的代称。见面后问一句:“喝糊饾了吗”——就是问吃饭没有。“到我家喝糊饾吧”——意思是请你去吃饭。两人聊天,一人介绍说在外地工作,“混口糊饾喝”——指以某业谋生。

在所有的糊饾中,绿豆小米糊饾为上品。烧清水半锅至大开,然后把淘净的绿豆与小米倒进去,大火烧开,加糊饾面,用文火炖出纯粹的庄稼粮食香,淳朴厚实。掀开锅,雾气腾腾中,小米黄灿灿,绿豆白花花,其中随着滚水已燉烂的米花,正在上下袅袅跳动,如精灵舞蹈般可爱,各种面、豆、米夹杂在一起,十分诱人。而汤水已经变成翠绿色,像极了柳树上的嫩叶,很是养眼提神。

在过去,这样的饭食平时是不舍得喝的。只有麦收或秋收时节,才会做给下地干活的壮劳力喝,为的是给他们调理胃口——好让他们多吃些饭,多长些体力。日常居家过日子,常喝另一种细面糊饾,即用磨碎的玉米面或麦子面,加些泡涨砸扁的扁豆,或者其他粮食粒儿熬煮,清香无比。这是滕州人常食用的主食饭。不过,再美味的东西久吃久喝,也会令人心生倦意,于是有的家庭巧妇便会往糊饾里放些青菜叶、碎粉条、盐,做成咸糊饾。口味一变,令人胃口大开,也很不错。

围绕糊饾,乡间逐渐衍生出了些许“糊饾文化”:说某人做事、说话抓不住重点,眉毛胡子一起抓,是“一锅糊饾捞不着个豆”;对有本事、能力大的人,称是“喝稠糊饾”的,反之,就是“喝稀糊饾”的,土语方言,惟妙惟肖。看来,滕州“糊饾”真是不糊涂。

作家张抗抗曾说过,“稀粥在中国,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的确如此,今天的滕州人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这种被称作糊饾的东西,只因“好这口”。糊饾,不仅滋养了滕州人的身体,也滋润了远离家乡、外出打拼的游子心田。endprint

猜你喜欢
常喝稀饭胃口
稀饭凉了
一碗甜稀饭
细嚼慢咽
一碗甜稀饭
常喝杏仁露健脑又长寿
埋在碗底的爱
早春好食胃口开
《好胃口,兔子先生》
老年人不宜常喝胖大海茶
共进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