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琼
自古,我国南方地区的居民就有用糯米酿造成醪糟、米酒的习俗。糯米能消寒、固肾气,但性黏腻,多吃容易消化不良。尤其是脾胃不好的人,更不能吃太多糯米饭、粽子、汤圆、糍粑等。但是通过发酵将糯米酿造成醪糟、糯米酒,既可消除其“黏性”,使其容易被消化吸收,起到生津止渴、健脾和胃的作用;又能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许多营养物质,比如氨基酸、B族维生素、有机酸、多糖等,尤其是赖氨酸、维生素B12的含量会大幅增加。谷类所含蛋白质中缺乏赖氨酸;而维生素B12一般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制作米酒,需要精选上好的江米(即糯米)——粒粒饱满、颗颗晶莹方可酿酒;用清澈的泉水反复清洗干净,用蒸笼蒸熟;洗净双手,把蒸好的米饭平铺到洁净的扁平簸箕上;等米饭完全冷却下来后,将其装进准备好的干净透明的玻璃罐里,均匀地撒上酒曲,密封罐口,耐心地等上六七天,酒香就满溢了。
在民间,米酒不仅是老百姓爱喝的饮品,还能作为“药引子”配制成具有防病治病功能的药酒。米酒既可以凉饮又可以热饮,功效有所区别。凉饮有消食化积的作用,消化不良、呃逆、易胀满者可以适当凉饮米酒,每次50毫升,一天两次即可;米酒热饮有活血化瘀、驱寒化湿的作用,对于长期生活在潮湿寒冷地带,患有腰酸背痛、气血瘀滞、类风湿关节炎的人群大有裨益。当然,米酒虽美味,也是含有低度酒精的,“后劲”足,千万不可贪杯。下面向大家介绍四种具有药效的米酒。
茯苓米酒
做法:准备茯苓粉20~30克,米酒50毫升。
功效:混合均匀同服,1次服完。本品对头痛眩晕、脾虚食少、便溏泄泻、水肿尿少、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病症有一定辅助治疗功效。茯苓淡渗利水,可补五脏之虚,头痛眩晕者适宜,和米酒一起饮用,可通经脉、行气血,还有引药上行之功效。
禁忌:高血压患者以及酒精过敏者慎用。
鸡蛋米酒
做法:米酒200毫升,加水500毫升煮沸,再加入红糖10克,打入鸡蛋,迅速搅拌成蛋花,关火即成。
功效:温凉后服用,每次约100毫升,每日1次。可补中益气、活血化瘀、祛寒逐湿,适合湿氣入体的人,还可治疗痛经。产后女性食用,可通畅气血,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泌乳。
禁忌:阴虚内热、痰湿内阻者慎用。
生姜米酒
做法:准备生姜10克,切成薄片,米酒100毫升,把生姜片浸入米酒中5~10分钟。
功效:外用。用在米酒中浸泡过的姜片涂擦皮肤,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
禁忌:皮肤破溃、湿疹或皮炎时慎用。
青果百合酒
做法:青果45克,百合45克,米酒1000毫升,浸泡8~10小时。
功效:每次服用约50毫升,每日1次。本品可清虚热、利咽喉,适于咽喉肿痛、口渴烦热人群。
禁忌:高血压患者以及酒精过敏者慎用。
米酒是我国的传统食品。现代社会,米酒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甜品的制作中,如芒果糯米酒、玫瑰茄米酒等。用水果或鲜花制品配伍米酒制成的食品,不仅口感甜糯,还可补血养颜、抗氧化,为人体补充一定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