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
大石桥墓群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大石桥乡大石桥村,东北为古墓岭,西邻丹江。处于古墓岭与丹江之间的二级台地上。墓群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100~25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西侧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预设蓄水淹没区(图一)。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受河南省文物局委托,2010年9~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石桥墓群进行了勘探发掘。此次的发掘区位于墓群西南侧、丹江东岸与村镇之间的台地上。地理坐标东经111°15′30″、北纬33°03′26″,海拔157~175米。发掘区北部为Ⅰ区,清理墓葬27座,编号2010XDⅠM1~ⅠM27(简称ⅠM1~ⅠM27,下同)。南部为Ⅱ区,清理墓葬8座,编号ⅡM1~ⅡM8(图二)。35座墓葬分属汉、晋、宋及明清时期。其中发掘宋墓共9座,Ⅰ区内8座,分别为ⅠM7~ⅠM10、ⅠM17~ⅠM19和ⅠM24。Ⅱ区内仅1座,即ⅡM1。现将其中宋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一 大石桥墓群位置示意图
9座墓葬中有土坑砖券顶墓和仿木结构砖室墓两种类型。
图二 大石桥墓葬总平面图
土坑砖券顶墓 4座。墓葬是先挖出长方形竖穴土圹,四壁留二层台,葬人及随葬品后再在二层台上用砖砌筑券顶。墓葬为单人葬。以ⅠM17和ⅠM18为例。
ⅠM17、ⅠM18 位于Ⅰ区的西北部。两墓开口距地表深1.05米。两墓毗邻并列,结构相同。西侧为ⅠM17,东侧为ⅠM18,其中ⅠM18打破ⅠM17土圹东壁,而形成同穴异室。ⅠM17墓葬平面呈长方形,方向25°。土圹南北长2.4、东西宽0.53~0.78、深0.34米。墓壁竖直,四壁上在距墓底0.3米处留二层台,二层台宽0.1~0.2米。其上用花纹青砖错缝内收平砌券顶,券顶遭破坏,残高0.2米。券砖长32、宽15、厚4.5~6厘米。ⅠM18南北长2、东西宽0.46~0.48米,墓底部较ⅠM17高0.16米(图三;封二,2)。
两墓墓室内各有人骨一具,人骨下有厚3~5厘米的草木灰一层,未见葬具。人骨保存较好,皆仰身直肢。ⅠM17内为壮年女性,ⅠM18内为一中年男性。两墓随葬器物较少,其中ⅠM17内随葬瓷流口壶1件,ⅠM18内随葬瓷碗1件。另两墓中均随葬有铜钱。
仿木结构砖室墓 5座。皆为带斜坡或斜坡阶梯墓道的仿木结构单室砖墓,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组成。墓道平面呈长方形,较短,斜坡或呈斜坡阶梯式。甬道皆较短,平面呈长方形,券顶。墓门和墓室为砖砌的仿木结构建筑,其中墓门上有砖砌的柱、枋、斗拱、檐椽、门楣及其装饰等。门口一般砌筑砖墙封门。墓室多数遭盗扰,破坏严重,从保存较好者及残存情况看墓室平面呈六角(边)或八角(边)形,转角处砌立柱,柱上承托斗拱及枋木结构,枋木上叠涩砌券,六角(边)形者顶部皆坍塌,结构不详。八角(边)形者呈穹窿顶。墓壁上砌有门扇、棂窗以及灯、桌椅等家具。墓底铺砖,部分墓室后部用砖砌筑棺床。墓室内葬单人或双人,其中双人葬墓3座,皆为男女合葬的迁葬墓。墓室平面呈八角(边)形者以保存较好的ⅠM8为例,六角(边)形者以ⅠM24为例。
ⅠM8 位于Ⅰ区的东南部,墓口距地表深1.4米。方向185°。土圹南北长7.75米,东西宽3.4米。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图四;封三,2)。
墓道 位于墓室的南端,南北长4.06、东西宽1.18米。共设有十步台阶,台阶宽0.24~0.42、高0.14~0.38米,台阶底部与墓门间距0.56、宽2.2米。
墓门 位于墓室南侧,为砖砌的仿木门楼结构。墓门口位于门楼的下部正中,方形,用砖砌出立颊、门额及门楣等,宽0.78、高1.3米。立颊上部外露甬道券顶。
图三 ⅠM17和ⅠM18平、剖面图
甬道 进深0.92、宽0.8、券高1.16米,中间发券部分有一宽度为0.16米的凹槽,凹槽类似于门闸位。门楣上等距砌有大小相同的砖雕簪花三朵,簪花宽8、高9、间距26厘米。门楣之上有砖砌的门楼结构,主要为三组砖砌的重拱造式斗拱,每组均为一斗三升。其中左侧、右侧斗拱下(即墓门立颊左、右侧)均有砖砌立柱,与墓门立颊相接。斗拱上有砖砌椽檐、瓦、滴水、墙脊等。门楼外表涂白灰,多已剥落。门楼底宽2.2、顶宽1.8、高2.72米。门楼开口处用砖砌封门,封门墙由底向上一竖一平砌三组,其上再一平一竖砌一组,竖砖上再错缝平砌六层封堵墓门。用砖与门楼用砖相同,皆素面。墓葬砌砖长32~34、宽16、厚5厘米。
墓室 位于墓道的北部,保存完整,为八角形仿木结构单室砖室墓,室内后部设砖砌棺床,穹窿顶。墓室南北长2.4、东西宽2.54米。墓壁为仿木建筑结构,周壁均匀分布有8根相同的砖砌立柱,使墓室形成等边八边形。立柱用3块砖错缝立砌,墓门(甬道口)两边立柱高1.3米,在铺地砖上立砌,其余6根均在棺床上立砌,立柱间距0.8~0.82米(边长)、高1、宽0.15米。在每根立柱上平砌一层砖,上砌斗拱,其形状、结构相同。斗拱高0.4~0.42米,宽0.72米,一斗三升。墓壁由底向上1.44~1.74米开始砌券,共29层,下部25层用青砖错缝平砌,券厚0.32米。顶中部有4层砖,用砖雕砌呈莲花瓣悬挂在墓室内顶中部,顶外部用小残砖块砌券顶,墓顶外总高3米,券内高(棺床上)2.38米。
图四 ⅠM8平、剖面图
墓室周壁有砖砌的仿木结构图案,其中北壁下方有砖砌的仿木门结构,有立颊、门楣、门栿、门墩及门扇等,门扇为左右两扇,呈闭合状,每扇门高0.34、宽0.17米。门框上为平砖错缝砌墙;在墓室东北壁,下半部为一凳,高0.37、面宽0.57米。上部用砖错缝平砌。西北壁为素面,用砖一平一竖砌两组。东壁和西壁上半部为砖砌直棂窗。窗户共有直棂8根,由16块立砖组成,宽0.74、高0.42米,直棂间隔5厘米。下部用立砖砌墙;东南壁在棺床上砌二层平砖,上砌一带底座的灯架,灯架大致呈十字形,其横架左右两端及支架顶端各有一圆形砖雕灯头,其中顶端灯头较大,突出壁面,上置一小瓷盞。灯高0.65、横架宽0.39米,座宽0.16、高0.05米。灯架上用砖错缝平砌;西南壁面下部砖砌一桌两椅,其中桌居中,桌面宽0.32、高0.28米。椅高0.42、宽0.18米,桌、椅上部立砖砌墙。
棺床位于墓室的北部,南距墓口0.44、高0.3米。南部用二平砖,上竖一块带花牙边的砖座壸门,每块间隔0.14米,棺床东西宽1.98~2.54、南北长1.96米。棺床上有铺地砖,呈南北向错缝平铺。用砖规格同上。棺床上放置人骨2具,未发现葬具。人骨头向南,其中东侧为一男性,中壮年,骨架较凌乱,大体呈仰身直肢状,其胫骨部分叠压西侧人骨,似人为摆放。西侧为一女性,中年偏老,骨架保存较完整,仰身直肢,其头骨西侧一块铺地砖上刻有太极图。
墓室内随葬品很少,仅有小瓷盏1件。
ⅠM24 位于Ⅰ区的西北部,墓口距地表深1.2米。方向190°,土圹南北长4.75、东西宽1.8~2.18米。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图五;封三,3)。
图五 IM24平、剖面图
墓道 位于墓室南端,平面
大致呈梯形,斜坡式。南北长1.46、东西宽0.81~1.16、深0.32~1.24米。墓道内填五花土及碎砖,土质湿粘。
墓门 位于墓室南侧,为砖砌的仿门楼结构,上端已遭破坏,残存部分用青砖东西向平砌(单砖)。上端残宽2、下端宽1.8、残高0.66~1.22米。墓门口位于门楼的下部正中,券顶,部分遭破坏,东西宽1.1、残高0.66~1.17米,门框两侧各用砖竖立砌三排,形成门楼立颊,宽0.15米。
甬道 位于墓门北侧,东西宽0.78、进深0.52米。券顶被破坏,残高0.7~0.8米。墓门及甬道东、西两壁用青砖南北向错缝平砌,于0.6米开始起券。墓门外侧砖砌封门,砌法用青砖和青砖残块一平一丁砌两组,其上砌一层竖砖,再向上错缝平砌五层。墓葬砌砖长32~0.34、宽16、厚4厘米。
墓室 位于墓门的北部,为六角形仿木结构单室砖室墓,墓顶部分已遭破坏。墓室南北长2.04、北壁宽0.72、中部宽1.44、南壁宽1.02米。在墓室周壁拐角处各设一个青砖砌制的立柱,立柱由墓底向上用青砖立砌两排,高0.8、宽0.11米。立柱上用砖平砌一层砖,上砌仿木斗拱,一斗三升,高0.14、宽0.4米。墓室周壁砌法用青砖错缝平砌,墓壁残高0.94米。墓室底部有铺地砖,铺法用青砖呈东西向错缝平铺。墓室内未发现葬具,仅见壮年男性人骨一具,骨架保存较差,头向南,葬式仰身直肢。
墓室内随葬品有瓷罐、小白瓷碗、铜钱等。
墓葬中出土随葬品皆较少,其中1座墓葬无随葬品,其余墓葬1~4件不等,9座墓出土随葬品共计13件,主要为瓷器,另出土有数量较多的铜钱。
1.瓷器 11件。有罐、流口壶、香炉、缽、碗和盏。
罐 1件。标本ⅠM24∶3,灰白胎,圈足以上饰青釉。侈口,圆唇,腹部微鼓,下腹斜收,圈足。腹部饰一周弦纹。口径10.2、腹径12、足径6.4、足高0.2、通高8.8厘米(图六,1)。
炉 1件。标本ⅠM7∶2,灰白胎,外饰黑釉。敞口,斜折沿,束颈,圆鼓腹,寰底,底有三矮足。口径8.8、腹径9、底径4.5、高7.5厘米(图六,3)。
图六 出土瓷器与板瓦
流口壶 2件。形制大致相同,壶口部有一短流,壶肩至腹部有一执手,与流口一侧相对。标本ⅠM17∶8,完整,制作较粗糙。红褐色胎,外饰酱釉。侈口,圆唇,短颈,颈微束。鼓肩,弧腹内收,平底。口径8.4、腹径12.8、底径6.8、高13.2厘米(图六,10)。标本ⅠM19∶3,红褐色胎,外饰酱半釉。侈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肩、下腹部饰弦纹。口径5.8、腹径10.5、底径5.8、高13.5厘米(图六,11)。
盂 1件。标本ⅠM10∶3,内外饰青釉。敛口,圆唇,深腹,腹微鼓,下腹部微斜内收。圈足。口径18、腹径22.5、足径11.2、足高0.4、通高18厘米(图六,2;图七)。
碗 5件。标本ⅠM9∶1,口、腹部分残。灰白胎,饰白釉。内饰全釉、外饰半釉。敞口,圆唇,斜腹内收,腹较浅。假圈足。腹外壁饰一周弦纹。口径10.8、足径4.4、足高0.4、通高3.4厘米(图六,8)。标本ⅠM10∶1,灰白胎,饰青釉,施釉较厚,釉色光亮。敞口,口微残。圆唇,斜直腹,腹较深。圈足。口径22.8、足径6.2、足高0.6、通高9厘米(图六,5;图八)。标本ⅠM10∶2,灰褐胎,饰青釉。敞口,圆唇,浅腹,圈足。口径18、底径6.4、足高0.4、通高4.6厘米(图六,6)。标本ⅠM18∶1,红褐胎,外饰黄褐色化妆土。微敛口,平沿,深腹,假圈足。颈部和下腹分别饰一周弦纹。口径11.2、足径5.6、通高7.6厘米(图六,4)。标本ⅠM24∶2,灰白胎,饰白釉。敞口,圆唇,浅腹,圈足。口径10.8、足径4.8、足高0.2、通高3.4厘米(图六,7)。
盞 1件。标本ⅠM8∶1,形体较小。残,灰白胎,饰白釉。敞口,圆唇,斜直腹,圈足。口径11、足径4.4、足高0.2、通高3.6厘米(图六,9)。
2.陶器 仅为板瓦1件。标本ⅠM7∶3 板瓦呈长方形,外素内布纹,长36、宽18.5~20.5、厚1.2~1.8厘米(图六,12;图九)。
图七 瓷盂(ⅠM10∶3)
图八 瓷碗(ⅠM10∶1)
3.铁器 仅铁镰1件。标本ⅠM7∶1,锈蚀较严重。柄、刃皆铁质,柄呈长条形,刃身较柄宽,截面呈楔形。通长29.7、柄长10.3、刃身宽4.5、背厚1.2、刃厚0.1厘米(图一〇)。
4.铜钱 57枚。皆为圆形方孔钱,其中有28枚锈蚀严重,字迹不清,29枚字迹较清晰,有半两、五铢、货泉、“开元通宝”、“天禧通宝”、“元丰通宝”、“绍圣元宝”和“政和通宝”等。
半两 1枚。ⅠM17∶4-1,圆形方穿,钱体无外郭,钱正面穿左右篆书“半两”二字。钱文高挺,笔划较粗。郭径2.5、穿径1.2、肉厚0.1厘米(图一一,1)。
五铢钱 10枚。标本ⅠM17∶1,保存完整。“五”字交笔斜直,“铢”字“金”字头呈三角形,“朱”字上部方折,下部圆折。郭径2.3、穿径0.6、肉厚0.1厘米(图一一,2)。标本ⅠM17∶5,“五”字交笔弯曲,“铢”字、“金”字头呈三角形,四点较长。“朱”字上下均圆折,上部开口略向外撇。郭径2.6、穿径0.9、肉厚0.1厘米(图一一,3)。
货泉 11枚。保存皆较好。保存较好。圆形方穿,钱体正面隶书“货泉”二字。标本ⅠM19∶5-1,郭径2.6、穿径0.9、厚0.1厘米(图一一,4)。
开元通宝 3枚。标本ⅠM17∶9-1,保存较好。钱体正面穿之上下左右隶书“开元通宝”四字,对读。“元”字第二笔左挑,“通”走旁上部三撇相连,甬旁头部开口较小。“宝”字下部贝旁中间两横与左右两竖相接。面有周郭,背有一月纹。郭径2.4、穿径0.7、肉厚0.1厘米(图一一,5)。
图九 板瓦(ⅠM7∶3)
图一〇 铁镰(ⅠM7∶1)
天禧通宝 1枚。ⅠM24∶4,保存较好。钱文“天禧通宝”,旋读,真书。郭径2.5、穿径0.6、肉厚0.1厘米(图一一,6)。
元丰通宝 1枚。ⅠM24∶1,保存较好。钱文“元丰通宝”,旋读,篆书。郭径2.4、穿径0.7、肉厚0.1厘米(图一一,7)。
绍圣元宝 1枚。标本ⅠM19∶5-2,钱文“绍圣元宝”,旋读,行书。郭径2.3、穿径0.7、肉厚0.1厘米(图一一,8)。
政和通宝 1枚。ⅠM17∶9-2,钱文“政和通宝”,对读,篆书。郭径2.7、穿径0.6、肉厚0.1厘米(图一一,9)。
图一一 出土铜钱
从墓葬结构看,仿木结构砖室墓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为北宗中期及以后中原地区普遍流行的形式[1]。其中八角形者与邓州北宋赵荣壁画墓[2]、温县前东南王村宋墓[3]、上蔡宋墓[4]、禹县庙坡村宋墓以及新安李村宋四郎墓[5]等北宋中晚期墓葬相近。ⅠM8和ⅠM9墓室皆八角形,门楼结构和装饰相同,两墓时代应较接近。ⅠM8保存完整,室内斗拱一斗三升,墓壁使用闭合的扇门、直棂窗以及一桌二椅和台灯等装饰,其结构和装饰较为简单,具有北宋早、中期墓葬装饰特征[6]。该墓时代大致为北宋中期或略偏晚。六角形墓皆破坏较严重,但形制皆相同,其与南阳邢庄宋墓[7]、禹县白沙二号和三号宋墓[8]等北宋晚期墓葬相近。ⅠM24出土的钱币中有“元丰通宝”,该墓时代上限为神宗后期。
土坑砖券墓发现数量较少,其中ⅠM17和ⅠM18并列而葬,与北宋时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流行的同穴异藏的葬俗一致。该类墓中出土钱币较多。ⅠM17出土钱币中有“政和通宝”。ⅠM19中有“绍圣元宝”。墓葬时代大致在北宋晚期。
从勘探和发掘情况看,大石桥墓群规模较大,墓葬年代分属汉、晋和宋等多个时代。从已发掘墓葬的规格看,墓葬均为中、小型墓,多数墓葬的砌筑方式较为简单,墓中随葬品亦较少,应属一般的平民墓葬。从墓葬的布局看,墓葬分布相对集中,且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宋墓主要分布于Ⅰ区,其中部分墓葬如ⅠM7~ⅠM10等,时代接近,方向一致,且成排分布,可能为同一家族墓群。从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组合和器物形制上看,仿木结构砖室墓及其出土物,与中原北方地区相应时期的墓葬特征基本相同,但土坑砖券墓及其随葬器物组合在其他地区少有发现,极具地方特征,显示出了独特的区域风格。因此,这批宋墓的发掘,为了解该地区北宋中、晚期的丧葬制度、习俗以及社会风貌等提供了准确的实物资料。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2]南阳市文物研究所,邓州市文化馆.河南省邓州市北宋赵荣壁画墓[J].中原文物,1997(4).
[3]张思青等.温县宋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83(1).
[4]杨育彬.上蔡宋墓[J].河南文博通讯,1978(4).
[5]宋广清.河南宋墓综述[J].中原文物,1990(4).
[6]秦大树.宋元明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7]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市文物研究所.河南南阳市邢庄汉、宋墓群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2008(3).
[8]宿白.白沙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
本次发掘工作得到了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淅川县文化局、大石桥乡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参加发掘和整理人员有张俊民、刘兵兵、买岩龙、马林、马兰英、李青娥、马白涛等。人骨鉴定为郑州大学医学院马钊、王永奎。部分金属器物的保护处理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室邓天珍、韩飞。
领 队:张俊民
绘 图:马兰英 李青娥 买岩龙
摄 影:张俊民
拓 片:韩 飞
执 笔:刘兵兵 张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