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元波
摘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抱着为学生终生发展为目的,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良好科学探究素养为出发点。本文通过作者在教学中的体会,并配以案例说明。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自制教具自实施“物理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各个学校都在努力地探索新课标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的实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有人说:“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身为实施物理新课改的高中教师,我们只有认真地学习新课程理论,积极地进行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开拓我们的视野,转变我们的思想,掌握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才能适应和驾驭新课程教学。下面是我本人实施“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高中物理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接受和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人曾做过统计,参加全国物理竞赛的学生对物理感兴趣的人数最多,这一结果反映出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还有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呈正比,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刚进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对物理课的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上课能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各个问题,还有个别学生能向老师提问一些问题。但是高二学生则不然,他们上课几乎很少回答问题,可能有些学生心里知道正确结果也不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学习中兴趣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一名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首先自己要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学生物理兴趣的长久养成不能仅仅只靠一个奇异的物理现象,一个物理实验,而是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为自己为他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创造一些实际价值,甚至能够为自己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这样就会觉得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是真正有用的,用它可以来为自己增加一技之长,体现自己的价值,即使以后考不上大学也会凭借自己的物理技能谋取一份工作。比如有一次我的mp3坏了,通过电路检测发现是电池坏了,由于手头也没有合适的mp3电池可换,最后一想反正是自己的,外观难看无所谓,手头有一块多余的手机电池,通过观察电池输入输出电压对照之后恰好吻合,并且手机电池的容量是mp3的3.5倍,把手机电池附在mp3的背面,于是打开机子做了改进。改进后的mp3待机时间大大提高,不再为时不时的断电而感到烦恼。
二、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
1.网络化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可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自身的实际知识水平,但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否则容易导致无效学习。目前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教师需要先把相关学习内容放到对应的网站(如学校或教师的网站上)或服务器上,学生便可以挑选自己的薄弱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既达到了查漏补缺的目的,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
2.计算机辅助科学实验的模式物理实验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都是众所周知的,但在教学中却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实验器材和教师实验水平的局限,如光的衍射实验、静电实验等难以成功;如布朗运动等实验的可观察度小;一些实验持续时间短难于观察或者实验数据无法测量;还有一些实验的后期数据处理相当繁杂,难以导出简明的物理规律。又如,目前高三物理实验课也是一个难点,理论上至少应该把高中的重点物理实验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实验,但高三学生由于学习时间紧张所限,无法将所有重点实验都亲自操作,这样就不能满足他们复习、考试的需要。这些都制约着中学物理的实验教学,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三、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反对考试前夕搞突击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特点之一就是实验比较多。物理学的特点决定了只有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才会感到物理真实有用。教材中提到的验证性实验,老师应在课堂上做演示實验,甚至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途径感知事物,这样掌握的知识更牢靠,难学的东西转化为易学的东西,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我们建议创设开放式的课堂和实验室,逐步增加探索性的实验。学生可以随时到实验室做实验,甚至作自己设计的一些简单的实验。利用平常生活中易于寻找、易于实验的物品,开展课后小实验、小制作、小科研的活动。例如,在演示失重问题时,利用一个下端开有小孔的易拉罐、塑料瓶,在装满水后的自由下落来呈现水在下落过程中的失重现象,不仅学生易于实验,而且效果明显。创造性劳动是人类的一种属性,只要我们创设条件、加以引导,那么在我们的物理实践教学活动中就会有更多的爱迪生出现。教师应做好每一节课的组织、引导、指导工作,在学生出现困惑时给予必要的指点,在学生得出结论时给予引申、小结。和传统课相比,这样的课堂需要倾注更大的热情,也需要有更高超的教学艺术。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在实验的性质和方式上越灵活越多样化,实验的内容越丰富,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上会得到更多益处。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取决于教师转变观念,教师观念转变取决于教师本人的努力,同时也与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另外,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也需要一个过程,只要在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有所创新,就应该算是一节好课。参考文献:
[1]叶新志;;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05期
[2]岳利红;;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3期
[3]叶小兵;;新课改背景下有关物理教学的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2期
[4]冯恩谋;;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3期(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市第三中学333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