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小学科学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7-09-12 09:08唐付军
未来英才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教育

唐付军

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为核心的课程。科学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勤于观察、乐于动手、善于动脑,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目前小学科学的学习现状,本文主要围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对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学教育 教师观念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的小学科学,理所当然地应该加强创新教育,增强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科学教学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引入现代教学手段、启发式讲解和设疑、鼓励学生质疑求异、指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1]因此,科学老师必须引起对科学学科的重视,在平常的教学中,把创新的理念融入到教育思想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孩子学会主动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目前小学科学的学习现状,结合我的一些实际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小学科学课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小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深化教师认识,夯实创新基础

教师的观念决定着学生的思维,只有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实验观、态度观、方法观,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普及科学知识、宣扬科学精神、讲授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态度。在潜移默化之中教会学生以科学的精神开展合作、探究、实验、分析、归纳、总结,养成良好的动手操作与实践的能力[1]。在实践中,学生会对实验现象认真观察、反复思考、查阅科技成果资料、对比结果、得出新的结论,这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捕获、运用现代化科技信息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带着问题去探索、解决发现的现象,使他们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参与—动手—分析—归纳—吸收—创新”的过程。

二、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

1、运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学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的某些小事就会让他悟出大道理。任课老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在教学中运用较科学的实践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且结合相关课程内容给学生讲解相关的发明创作,让学生能够感觉到科学力量的强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欲望,产生创作的思维。如:进行科学教学课程时,可以引用鲁班发现锯齿叶子而创作了锯子这一实例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理解创新实物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有难度,它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积累[2]。也使学生产生喜欢观察事物的兴趣,在生活的细节中去发现注意诸多的小事情,从而引发创作灵感,起到培养创新力的作用。

2、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参加实践活动。在进行科学教学时,实验教学必不可少,它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由于小学生没有较强的语言理解上的能力,不能充分地理解课本中的文字教学,如果融入实验教学的模式,就显得更直观有效。对于某些深刻的道理,大多时候只有经过自己亲自体验,才能对文字性的道理进行更深层的理解。且老师在对课程进行教学时,就需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验机会,在课后可以布置相关的教学实验任务。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后就会主动地做实际操作,感受到实验过程后,因为它的真实性让学生记忆深刻,从而很好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所在。这种实验不但可让学生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开拓了思维,促使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就会更细心地观察和发现其它现象存在的道理,提高了自身的创造能力[3]。

3、孕育科技氛围,陶冶创新情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加入科技文化的元素,通过合理的构思、巧妙的布局创设一种科技教育的氛围,达到寓教于景的作用。在校园中可以布置科技宣传专栏、科技伟人雕塑,在教学楼、实验楼走廊墙壁悬挂科学家画像、名言或科学技术发展史宣传展板,在校园建立科技角、举办科技节、讲科学家故事、记科学家读书卡、办科技专题黑板报、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在学校成立科技活动社团、参加科普宣传活动,在家观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我爱发明栏目等,让学生在了解科技、认识科学的氛围中,树立科学创新的精神,向着自己科技创造之路努力奋斗。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爱上创新。经过心理学的分析,人们对事物的兴趣指的就是喜欢某些东西而对其产生的爱好和倾向。这种爱好和自身的情感与情绪密不可分,它是人们学习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的动力来源,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上了科学学科,就大大增强了他去探索和了解周围所有事物的爱好,展现了他们的情绪。这种情况下相关教学老师就可利用学生此时的心里动向,利用科学的教学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较迅速地参与到爱好的事情中去,自觉地积极思考和认真观察,甚至会自己动手参加实验,总结此类现象的原因。解决问題后他们又会产生新的实验兴趣,从而在生活中养成不断探索、钻研的习惯,从而养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兴趣[4]。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开拓学生创新能力的较有效的方法。

5、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学习是个渐近过程,所以学习不断,探索就不会终结,它具有循环反复性。在教学课程中,老师应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较深刻地讲解实验,也可运用微课来教学。如果在微课教学视频中有难点和经典的句子,可引导学生做好相关笔记,较难的地方做好标记,便于今后学习时引用借鉴,也可把较好的视频推荐给学生,从而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且有效[5]。

三、结语

作为小学科学的教育者,我们要不断地去发现学生中具有天赋的人才,同时也要不遗余力的去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接触知识的初期得到有效的锻炼,让学生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前进,保持教育的公平性。小学科学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学科,他并没有语文的那种感性理解,也没有数学或者初高中其他理科类学科的那种很强的逻辑性,它实际上是一种启蒙,一种对于自然科学的感受,而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教师应当不断的挖掘和研究,让学生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获得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九利.浅谈小学科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东方教育,2014,(2):176-176.

[2] 周娈.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 贾喜贵.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版),2012,(10):304.

[4] 朱和气.浅谈小学科学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131-131.

[5] 李绍华.论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6,(4):3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教育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用“科学教育”浇灌祖国的花朵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