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丽
摘要:创客教育是指以培养学习者创新、创业所需知识能力、视野以及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行为,与从做中学、从创新中学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知识的场所,教师要学会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创客空間,鼓励学生创建物品发明工艺分享创意点子。浅析现行中职教育与创客教育的联系及创客教育如何构建实施。
关键词:创客 创客教育 创课
一、创客设计的理念和创课与传统课程的联系
人的创新、创造力从来不是一夜生成的,而是在持续的课程学习与理论过程中不断浸润、萌生的。所谓“创客”,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原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顺应了创新、创业时代所需,不只能够推进学校创新教育,还将带动社会公众创新素养的提升以及社会创新、创业文明的构成。
创客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各式各类创新型人才,它的构成与发展为教育的创新发展开启了“一扇窗”。“学——研——创”是实施创客教育的理想模式,学习、研讨和创造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力。研讨性学习旨在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引导学生经过知识发现、经验发明、集体学习、自我激励和社会认知等机制,逐渐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创造性品格。基于项目的研讨性学习,将是创课的主导学习模式,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研讨者和创造者。
如上所述,创课不是传统课程的拷贝与移植,其在课程目标定位、内容组织结构、开展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与传统课程存在明显的差异:
1.目标定位不同
传统课程的目标更多指向“双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新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除了“双基”还包括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也提出要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但传统课程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藏匿性”,其内容组织、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难以对创新目标构成有力支撑。创课则直接指向创客素养的培养与创新、创造力的提升,目标定位愈加清晰、直接,更有利于课程其他要价等)的设计与组织。
2.内容组织不同
传统课程具有明确的学科分类,这种学科之间泾渭分明的关系,容易导致学习者思想僵化,从而使得学习者难以跨越学科间的藩篱,也就很难完成利用不同窗科知识体系与技能处理实践成绩。内容组织常基于线性思想模式,注重知识的体系化、递进性和逻辑关联性,以便于“双基”目标的达成。
创课则强调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整合,是一种统整性课程而非有学科限制的单一性课程。创课的内容以理想成绩为主,呈现松懈模块化、非线性组织等特征,多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的方式来架构整个课程体系,以便于灵活重组和开展个性化教学。
3.开展方式不同
传统课程的开展方式多以教师说教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满堂灌”式的课程教学模式,不只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创课则完全摒弃传统的空洞与单一说教模式,转而采用项目式学习、研讨性学习、成绩导向式学习、探求式学习等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深度参与的课程实施方式。
动手操作是创课实施的常态活动,但它并不局限在对教师操作的简单模仿,而会在“造物”过程中拓展到综合性项目训练和自在创作的高度。此外,创课实施也将改变一个老师单打独斗的局面,由多个学科教师组成授课团队,开展协同式教学。
4.评价方式不同
纸笔测验是传统课程的主导评价方式,教师、家长常以成绩作为评判先生学习结果的独一目标,而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的进步,不符合“多元智能”的发展理念,也严重妨碍素质教育的落实。
创课则采用成果导向的评价机制,重在考核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批判思想能力以及创新创造力。既注重结果评价,也将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表现纳人考核目标,以完成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此外,创课鼓励先生也参与到课程评价中,经过同伴互评(Peer assessment)的方式完成互助互学。
二、中职教育中创客教育的构建及实施
我在学校也从事大班教学,我校开设的专业课有必修,也有选修。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教材和课程的整合,最初采用的是活动小组、兴趣小组的形式,而后拓展为选修课,到目前是全班上课。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产生了一些很好的作品。有些想法,如果缺少了教师教学的过程,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学习、参加活动,肯定是做不出来。所以,这样日常的大班教学,能够从客观上激发学生的灵感出发,使学生知道如何去选择平台。我认为,创客教育将来不仅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将影响到教育本身。这种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使学生能够站在巨人的肩上,把一些教师的成熟作品或其他人可以借鉴的优秀作品可以相互借鉴、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方向。具体的实施为:
1.趣味化设计,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创客教育是一种兴味导向的教育模式,趣味性是创课设计的首要准绳。爱玩是人的天性,创课就是要还原学习的“乐趣”,解放人的天性,让学生在快乐的趣味活动中了解学科知识、继而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创课的趣味化设计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1)内容趣味化。创课的内容设计至关重要,既不能脱离大纲要求,又要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他们感遭到课程学习的乐趣。一方面,可以将知识进行成绩化转换,即经过设计风趣的成绩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成绩贯穿课程内容而非采用传统的知识点组织方式,如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网络成绩、小组成绩等多方位构成;另一方面,可以将知识进行生活化转换,让学生真正感触到知识的生活价值。如插花的不同室内摆放设计:客厅插花、窗台插花、礼仪插花、卧室插花、书房插花等。
(2)活动趣味化。传统课堂上直接的知识讲授不利于创客教育,创课教育鼓励学生深度参与、有真实“获得感”和身心欢愉的学习体验。比如,调研、实验、模仿、小组比赛、游戏等。老师在此活动中根据需要融入适当讲解、练习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插花的模仿创作、命题创作、小组创作、自由创作。endprint
2.立体化设计,逾越传统课程的单一性
创课不是传统课程的翻版,而是一种融合多种学习理念与多种信息技术,以提升学生创客素养和创新、创造力的新课程形状。创课的设计应具有多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和运用体验。
(1)课程目标立体化。在课程目标设定上,创课既遵照新课改倡导的三维目标,又将在每个目标维度融入更多创新创造方面的具体要求,架构以创作为主的立体化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立体化。创课内容来源渠道宽泛,传统的教科书,信息共享的互联网、学习社区、创客空间等是,同时建立知识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的多维联合的内容体系。
(3)课程资源立体化。除了纸质教材和相关配套辅助材料,创课还应提供足够丰富、足够便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比如,学习手册、微课、软件工具、历届优秀作品、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社会学科专家资源等,以全方位支持学生随时随地的探求学习,给予学生更专业性的指点,破解他们探索中的壁垒,拓展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课程教学立体化。创课教育的进行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越来越多的教学实施发生在实验室、在线创客社区、网络学习空间、虚拟创客空间以及各种社会场所。同时,营造平等民主、开放分享的学习氛围,促使学习者的积极深度参与。
(5)课程评价立体化。创课改变传统课程的单一化评价模式,鼓励教师和学生协同开展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数据全面化以及评价目标个性化的立体化模式。无间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采集结果,进行数据的全面、个性、综合评价。
3.模块化设计,灵活组装以满足个性需求
简言之,模块化就类似我们小时候玩的积木,模块的组合变化多端。创课的模块化设计,充分考虑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的要求,将课程内容分解成独立趣味又相互关联的多个子模块。
学生个体知识基础和兴趣点各不相同,步调一致的单一课程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创课的模块的灵活性、开放性和顺应性,使每位学生都根据本人兴趣选择个性化的模块课程。有此组建兴味小组,自由组合、重组课程模块构成团队课程,开展项目合作学习继而创作作品。创课的模块化设计需留意以下几点:
(1)单个模块之间该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从整个课程来看,各模块之间又是无机相连,兼顾灵活性的同时不失课程体系的顺应性、连贯性。
(2)围绕主题知识与核心技能,应尽量设计指向不同成绩与生活情境、分层次难度系数的项目模块,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多项选择空间,达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的目标。
(3)各个模块设计有合理的开放性,根据教学需求及学生的实践状况,进行内容的灵活改编、整编和配套工具资源的快速互换,拓宽课程模块的适用范围,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项目化设计,像科学家一样的研讨创造
發明创造不是科学家的专利,职教学生思维活跃,甚至有时异想天开,谁又能预料不会出现第二个爱迪生。而项目化设计正是让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知识的了解、建构、探知,把老师布置的项目任务,进行协作开展、探求,最后提交项目报告、进行成果归纳提炼。
在创课实施过程中,项目化设计变为最基本的常态化学习模式。学生和老师的角色都将发生质的飞跃。学生由被动的倾听者转变为自主的探求者,而教师转变为项目化设计指点者和学生探索的辅助者。
三、结语
创客教育强调行动、分享与合作,并注重与新科技手段结合,融合了科学研究、技术制作、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以技能培养为主、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手段,一脉相承于从做中学从创新中学的理念,进行职教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造,为即将到来的职场创客人夯实坚固的基础,而学校也从知识传授的中心转变成以实践应用和创造为中心的场所。
创课是开展创客教育的“支点”,有可能成为撬动整个课程体系乃至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力量,应当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各职教学校、专业教师、研讨机构以及企业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学校如何开展创客教育.百度文库.
[2]邓平.浅析学校如何开展创客教育.百度文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