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谊谊
摘 要:微课是指以学科知识点为教学目标,以微视频为教学载体开展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更加直观,更有趣味性。由于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枯燥、乏味的特点,而利用微课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论等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所以受到了越來越多师生的追捧。文章主要探究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一、课前,引导预习新知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令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使预习效果达到最佳,教师通常会采用发放预习提纲、预习学案等方式,然而这种纸面的传统辅助手段,无法很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微课的出现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通过提前选择或制作与下节数学课堂相关的微视频,然后直接利用互联网传给学生,或者上传到互联网平台中让学生自行下载观看。
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课前选择了一个简短的微视频,其视频内容主要是关于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理论、注意问题,以及部分例题的实际分析与解答,然后再通过网络传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就有针对性、自主性地学习。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该课程的预先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详细了解“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难点,通过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师在课堂中能更加有侧重点地进行问题的讲解,以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课中,激发数学思维
1.用于重难点突破
数学知识普遍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强的特点,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知识面偏窄、思维能力较弱,对数学教学中部分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知识点难以理解与掌握。而微课视频具有主题突出、直观性强的特点,通过视频能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原理推导、试题演算,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实现对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突破。
2.用于课堂练习巩固
长期以来,学生的课堂练习巩固,主要是由教师通过教材课后练习题或黑板书写例题展示给学生,然而这种方式的直观性不强,也无法很好地激发出学生对例题练习与演算的兴趣。而利用微课教学,不仅能通过微视频直观呈现出经典例题,而且有助于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式学习与自主式学习,以实现课堂练习巩固的优化。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以整数”时,笔者在课堂的练习巩固阶段,就通过一个简单的微视频向学生展示了两个经典例题,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去进行例题的分析与解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而且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对课堂中所学的“小数除以整数”知识,能当堂消化、当堂理解,在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同时,也为学生的课外作业、课后复习做好准备。
三、课后,拓展学习实践
除课前预习、课堂讲学以外,微课还可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后学习。针对当前许多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较差的现状,有必要通过微课教学,在课后向学生布置相关的拓展性学习活动,以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笔者在课后阶段,围绕微视频内容,还向学生布置了相关的拓展性学习活动,如让学生选择某一城市地图,对城市地图的图形进行分割与组合。通过课后拓展学习,不仅使学生强化了记忆、巩固了知识点,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微课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微课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微课将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拓展进行有机整合,能够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使学生逐渐爱上数学。所以,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应该将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 莹.分析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11):168.
[2]姜羽秋.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