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杉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课堂要“因材施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堂的教学一定要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充分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将通过对高中教学模式的探讨,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性;策略
一、现阶段高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學是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授课与学生的配合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最传统的教学形式,但是起到的作用并不大。高中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思维意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相对要灵活一点,而不是一味讲课,这样的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得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很快达成。以前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地接受新的知识,不考虑学生的想法,一味地要求学生将知识记住,这是一种很死板的教学模式。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1.教师要有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准备教学时,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做好课前准备,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料和工具,要对自己教授的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将语文课程细化,渗透到每一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虽然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也只有一到两个,但是,语文教师为了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一定要抓紧时间,在这宝贵的时间内让学生尽快消化所学到的知识。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可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而这要求教师将教材研究透彻。
2.师生互动,提高效率
语文课堂的教学是教师授课与学生配合的一种形式,两者缺一不可,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到知识,主体就是学生,教师仅仅起到一个传授知识的作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占据重要的位置,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精力集中、思想活跃,更愿意参与其中,也更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然后让学生来回答,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让学生一起思考,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记住某一知识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模式的革新
(1)目前社会科技快速发展,大众媒介应用广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开展教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知识积累过程,语文资源都是比较丰富的,高中学校语文课堂除了语文课本,还有其他一些课程资源,比如学校图书馆、广播电台、教学音像资料等大众媒介,都会为学生提供一些丰富的学习资料。另外,教师应该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可以将书本中的一些诗词用音乐的形式唱出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体会诗词本身的韵味。
(2)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资源。语文课文中的内容反映的是自然界或者社会中的内容,知识的掌握与学生的经验和经历有一定的关联,人都是在不断实践中才得到经验和真理,语文学习不能拘泥于死记硬背,要有一定的理解,才会更容易记住。讲解课文知识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去讲解课文内容,要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文章。要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充分结合当时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生活来讲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比如现在的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师要利用好,可以将一些有趣的知识和重点知识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放映出来,使学生能更直观地学到知识。
(3)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以自学为主,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当学生接触一篇没有了解过的文章时,让学生自己先进行理解,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让学生查找自己的错误,以及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如果下次遇到同样的知识,自己应该怎样去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实践总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往往比教师纠正自己的错误更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
高中语文课堂是在不断实践中进行改革的,这项任务是重大的,有效率的课堂环境是学生和教师共同营造的,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奠定了基础。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是一项长远的任务和目标,其策略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得出的。
参考文献:
[1]韩 晶.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路径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2]孙朝晖.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学周刊,201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