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岚
残障青年女作家王忆的新书《爱,不能等》,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已经是她的第四部作品。王忆说,她特别要感谢自己的父亲王凤刚,是他数十年的不离不弃,让她享受到了比正常孩子更多的爱——
我们决不放弃
1989年12月,王忆出生于江苏盐城,7个多月时王凤刚夫妇发现女儿跟同龄孩子不太一样:正常情况下,7个多月的孩子至少应该会爬、能翻身、能坐稳了,但王忆却不行,始终软软地瘫在床上。
心急如焚的王凤刚夫妇带着女儿四处求医,最终确诊是脑瘫,功能性平衡失调,这辈子可能都无法独立行走。
这样的诊断结果让王凤刚夫妇始料未及,随之而来的是亲友们的“规劝”:“这种病目前全世界都没有办法治疗,你们还是趁早放弃吧,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放弃,就等于给女儿判了“死刑”,这是王凤刚夫妇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决不放弃!”于是,夫妻俩背着女儿,一直从苏北盐城到省会南京再到上海、北京,坚持要为女儿做矫正手术。
1994年,王凤刚夫妇背着已经5岁的王忆,来到北京的一家医院接受了矫正手术,从王忆的背部植入一块钢板。手术很成功,28天后王忆不仅能坐起来了,还可以爬动、翻身,一家人高兴得抱在一起抹起了眼泪。第二年,王凤刚夫妇又带着女儿到上海,接受了第二次大手术。术后,王忆能扶着墙站立了,还能自己拿勺子吃饭了!
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但当地却没有一家学校愿意接受这个孩子。父亲王凤刚只能带着女儿画的图画等,一家家学校地跑,去告诉校方“这个孩子智力没有问题”。王凤刚为此不知求了多少人、说了多少好话,好几次说到动情处,这个七尺男儿当场泪流满面。最终,当地一所小学被这位了不起的父亲所感动,王忆终于成了一名小学生。
读到小学三年级时,王忆的数学成绩有些吃紧了,但语文成绩却越来越好,尤其是作文,几乎每年都能获奖。刚开始,班上有同学私下里怀疑王忆的作文“会不会是家长代写的”,王忆为此难过不已。父亲王凤刚知道后告诉她,“没有人一生不受委曲,你只要好好做自己就可以了。”后来,王凤刚建议老师现场给王忆出题让其当场作文,这样一是给王忆一个锻炼机会,二也可以检验一下是否是家长代笔。最终,经过学校几次现场命题作文,老师和同学不得不由衷地对王忆伸出了大拇指,语文老师赞扬王忆的作文“有一种同龄人少见的成熟感”,同时称赞王凤刚是一个“有爱心、更有智慧的父亲”。
1998年,王凤刚调到了南京工作,王忆也随之转入南京市鼓楼区的一所小学读书。每天清晨,王凤刚都会用轮椅推她去上学,中午只要有空还会到学校去看望她。小学毕业后,王忆又顺利地读完了初中。
因为身体条件所限,王忆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进入高中继续求学。当得知女儿王忆“还愿意与书本为伴”后,王凤刚足足思考了两个月,最终于2007年10月初的一天上午,把一位家教老师带到了女儿面前,说:“从今天起,你可以在家里继续上学。”就这样,王忆在家里学完了高中三年的课程,以及大学的语文、历史、哲学等相关课程。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了锻炼王忆的观察能力,父亲王凤刚只要有空就推着王忆走出家门,让她观察屋外的风景和过往的人,并鼓励王忆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为了让行动困难的王忆更多地了解世界,王凤刚夫妇还专门给王忆安装了电脑、网络和彩色打印机,而且还经常利用双休日推着王忆去看画展、旅游,尽可能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因为身体的原因,王忆口齿极不清楚,因此平时很少有机会与外界交流。王凤刚便建议她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可以随时与自己对话。为了学会电脑打字,王忆在父亲的鼓励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定力和体力,用“一指禅”的方式每天坚持写作。之后,王凤刚又鼓励王忆在网络上投稿,并帮她开设了自己的博客和微博。2008年初,王憶的一篇投稿在中国残联杂志社组织的征文比赛中获奖,人们因此得知江苏南京有个脑瘫女孩,顽强地用文字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独特容颜。
伴随着一篇篇作品的问世,王忆内心深处的文学小“野心”被一点点激发,她开始尝试着写起了小说。2008年,她的第一部小说《天若有情之心中的青鸟》正式出版。捧着样书,王忆激动得彻夜难眠,她用自己仅有的一根活动自如的手指,一页页地翻看着,一个字一个字吃力地读着,她一遍遍地对父母说:“这是我写的书,我也能写书了……”
2010年,王忆的个人散文集《百合绽放时》正式出版发行。在书里,王忆专门写了一篇记录父女情的散文:“在父亲面前,我永远是不用长大的孩童,这就是一个孩子仗着父爱的权利,随时不顾形象地撒娇、耍赖、任性。他不仅没有因为我的残疾而嫌弃、抛弃我,反而让我体会到了更多的父爱。”
2012年,王忆被江苏公益网聘为网站编辑,有了她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
2014年10月,江苏省残联组织26名成员赴日本参加残障人福祉国际交流会,王忆作为南京市残障青年代表参加了此次交流会。王凤刚为了照顾女儿的生活,自费去了日本。
2015年7月,风靡微信圈的脑瘫诗人余秀华到南京举办诗歌分享会,王凤刚鼓励女儿去会一会这位著名诗人。最终,王忆在父亲的陪伴下找到了余秀华,两人开心地合影交流,余秀华鼓励王忆出新书,把残疾人阳光的生活状态展现给更多的朋友。随后,轮椅上的王忆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由父亲王凤刚推着,现场朗读自己的诗歌作品。余秀华听着听着突然失声痛哭起来。她告诉大家:“王忆是幸运的,她有一位支持她的父亲一直陪伴在她身边。感谢所有不放弃残疾人的家人,你们真的很不容易!”
2015年8月,王忆完成了她的第三部散文集《轮椅上的青春——王忆的青葱岁月》。书写好了,但想要出版却需要费用,父亲王凤刚告诉王忆:“放心吧,爸爸就是不吃不喝,也一定帮你把这本书出版了。”最终,江苏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被这位不寻常的父亲所感动,通过新媒体平台帮助王忆进行了众筹,王忆因此成为江苏省第一位通过众筹出书的残障人士。
(责编:辛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