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泥
学习理工科出身,拥有钢铁集团项目经理职业背景的姜阳,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跨界进入艺术圈,打造了沈阳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画廊。凭借着自己对艺术的敏锐嗅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J Art发展成沈阳甚至全东北最有影响力的画廊之一。
钢企里的首位女项目经理
每天早晨10点到晚上8点,沈阳青年大街之上,丽都索菲特酒店大厅之中,索菲特画廊的灯总是亮着的,姜阳有时就在画廊角落的接待桌上忙碌着,偶尔见到来看展的艺术爱好者,淡妆长裙的她会站起身,微笑着走过去跟来客聊两句。
“我是一个广泛的艺术爱好者。”姜阳喜欢这样评价自己。但还会补上一句,“我至今还是一个艺术的门外汉。”
J Art索菲特画廊致力于甄选中外艺术名家画作、展品,呈现其时代性、独创性,以及影响人、感动人的内核力量。通过定期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推动公众艺术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收藏者与艺术家之间搭建最为专业的艺术品鉴平台。
虽然经营着一家画廊,但姜阳坦言自己并不仅仅喜欢美术,反而是各个门类的艺术都爱,古典音乐、茶道、花艺、酒类品鉴……“喜欢一切跟美相关的。”
而说自己是“艺术的门外汉”,是因为姜阳的职业生涯并非始于艺术领域。大学毕业后,姜阳远赴广州进入澳大利亚钢铁巨头博思格钢铁公司。因为工作出色,她很快便成为项目经理。在性别结构严重失调、男多女少的钢铁行业,姜阳是广州公司当时第一位女项目经理。“建筑行业是有性别代沟的,刚做项目经理的时候,经常有人会戴有色眼镜去看待我,经常会挑战我的专业知识。经常有人会考考你,给你出难题。”姜阳回忆说。
做项目经理的那几年,姜阳“一度模糊了性别”,虽然依旧更偏爱裙装,但谈合作、拼项目,她总是冲在最前面。
姜阳至今感激自己在做职业经理人的那几年所积累的职业素养,“其实一个公司也可以当一个项目去经营和管理。包括我现在所做的画廊,也是在管理一个项目的框架下去进行管理的。我不是艺术行业出身的,但是现在我做的这个项目,在一个极其薄弱的前提下——不是艺术行业内出身,由于偶然的机会突然降临,在没有投资人、没有团队,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硬生生地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这样开始了,行业里的人都说这个女人胆子太大了。”而在姜阳看来,找资源去配置项目,运用知识和资源让项目高效运转,是自己的长项。
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
曾有媒体评价姜阳说:“Jenny(姜阳的英文名)以一个普通上班族的身份,在没有机构基金财团的背景下,独立支撑一个艺术空间,把艺术和美传播给更多的沈城艺术爱好者。” 用姜阳自己的话是,“我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
在广州工作了6年后,因为对家乡的热爱,也为了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姜阳回到了沈阳。跟往常一样,姜阳将大量的闲暇时光用于听艺术讲座、听古典音乐会,看艺术展以及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上。她还专门报班学习油画,“并没有接受特别专业的训练,业余学习了一下丰富自己。”
一位在恒基兆业地产工作的、来自中国香港的高管因为喜欢姜阳的画,邀请她在一次地产公司的活动上办自己的个人油画展,姜阳欣然答应。
2015年10月24日,与恒基兆业地产合作的姜阳个人画展正式开幕。展厅里,姜阳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看到一位任职索菲特酒店高管的朋友恰好在看画。”凑巧的是,当时索菲特正好有在酒店中打造一个艺术空间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艺术合作就此展开。
一开始,索菲特酒店方面只希望姜阳能引进一些艺术家的作品进驻到酒店内,供客人们欣赏,但在姜阳看来,画廊的质感和艺术品位十分重要,也将直接影响画廊将来发展的走向。在她的构想中,画廊应该做专业艺术展览,而非仅是一个画作展示空间。
因为与五星级酒店合作,姜阳便将画廊受众定位在高端人群。为保证画廊展览的品质,姜阳决定在起步阶段只与相对成熟的艺术家合作。
虽然画廊位于索菲特酒店之内,但姜阳坦言自己需要自负画廊盈亏,“但画廊和索菲特酒店在资源上是互相渗透的。”姜阳形容画廊和酒店是一种“伙伴关系”,“我希望我们资源共享,将益处最大化。”
做艺术市场耕耘者
在接触沈阳艺术圈的过程中,姜阳发现,沈阳的画廊实在太少,藝术市场也处于一个尚未形成的阶段,艺术氛围和市场环境远远不够。
“在欧洲艺术产业发达的地区,一个城市就会有上千家画廊,民众对艺术品的认识和消费也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了。”姜阳说,“因为看到有差距,也希望通过给家乡沈阳带来一个又一个艺术展览和艺术活动,提升沈阳的文化艺术层次,脚踏实地做一些实事,所以我才有了做画廊的初心。没有哪个市场是一开始就蓬勃的,都是需要耕耘的,我这个人就是比较执著而坚定,我想做一个开拓者,向公众发出我的声音,传达一种正能量。”
在成为画廊创始人之前,虽然大量参加文化艺术类活动,姜阳仍每年都保持不少于40本书的阅读量,但如今,她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被剥夺了,“经常四五点起床,忙到半夜。”
刚开始没有形成团队的情况下,姜阳依旧凡事亲力亲为,“一件一件地去做,不能惧怕劳累、辛苦、委屈。” 每策划一个项目,从前期准备到项目运行中的桩桩小事,姜阳都需要一个一个地去跟踪、检查,“每个节点、每个步骤都要花心思去管理。不然可能就无法取用,十分可惜。一个好的结果是管理出来的。”
2017年6月,在准备“纪念中德建交四十五周年当代艺术邀请展”时,姜阳得知,如果通过常规途径运输,不带框邮寄德国艺术家的作品也需要600欧元(约4700元人民币)的费用,为节省预算,姜阳想通过在德的友人“人肉运输回来”,但通过各种渠道搜罗了一圈,也没找到近期要回国的朋友。姜阳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能找艺术家本人帮忙呢?最终,艺术家告诉姜阳,自己恰好有一位中国朋友近期要回国。姜阳总结说:“如果我不去管理,那么预算就又多出一笔,而手头上经费有限,就需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管理成本和进度。”
每月新展开幕,J Art都会举行盛大的开幕式。大到开幕式策划,小到作品的画框选用、灯光和海报设计,姜阳都要一一选择和调整,“我对我的审美能力还是有信心的。”
每一场展览,姜阳都力求办成沈城顶尖的国际化艺术盛事,顶级的艺术品展览之外,艺术家、收藏者齐聚一堂,更有政府、各国领馆、中外商会、知名企业、媒体时尚圈等各界精英莅临,让热爱艺术的朋友们尽享生活之美和艺术之美。
辛勤劳动总会有回报。姜阳在最短的时间内将J Art打造成了全沈阳甚至全东北地区最优秀的艺术空间之一,业内口碑也树立了起来,索菲特酒店方面坦言,姜阳所办的画廊的品质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一路走来,姜阳最感谢的是朋友的无私支持和温暖的鼓励,“不计回报地帮助我,帮我搭建平台,介绍朋友,配置资源,甚至帮我做很具体的事情,没有他们的帮忙,画廊的整体水准不会是今天的这个样子,虽然过程辛苦,但是在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收获让我觉得值得。”曾有朋友总结了多本关于画廊经营管理的书籍,每页标好重点后送给姜阳。“他们让我感觉很温暖。”
姜阳喜欢将当今社会形容为“丛林”,“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生存智慧。艺术之路不好走,拥有共识的朋友相互搀扶着走一走,能好一些。”姜阳说。
对于未来,姜阳有更多期盼,“我还远远没有成为想成为的自己,我依旧在寻求一些可能性,因为我从来不会放弃。”
编辑/洪小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