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
摘要:化学概念是思维的工具、知识的联结点,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在化学学习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必然导致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平时教学中,都必须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他除了具有一般教学所共有的特点之外,还具有逻辑性、概括性、抽象性强等特点。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记忆水平上,而应在概念教学中注重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一、抓住关键字词,认真推敲领会
化学概念是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的,具有特定的意义,并确保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常常较为抽象。然而,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讲清概念中的关键字、词,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格性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1]。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混合物当成单质或化合物:如石墨与金刚石的混合,虽然由同种元素组成,却是一种混合物;食盐水由水和食盐组成,因而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
对一些含义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应注意讲解、剖析,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学习“溶液”的概念时,我让学生注意几个重点词汇“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一定是混合物,而且这种“混合物”还必须具备:“均一”指溶液各部分性质一样,“稳定”指只要外界条件不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抓住这几个关键词,学生就不难理解“溶液”的概念了。这时,接着讨论定义中“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这句话的含义,因为我发现,以往常有同学在计算时把“投入的溶质”当作“溶液里的溶质”,和学生一起分析这句话后,学生明确了“溶液里的溶质”已经“分散到”溶剂里了,如果投入的溶质未能完全溶解,或某条件下以固体形式析出了,那么这一部分不属于溶液里的溶质。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溶液”概念的理解,对有关计算也起了很大帮助。
二、简述概念要点,便于学生记忆
要准确理解概念,加强记忆是关键。为了取得最佳记忆效果,用自己的语言去浓缩、提炼概念的要点,这样不仅便于记忆,又能将要点准确还原为课本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例如在讲“催化剂”这一概念,可以将其浓缩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指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再如“溶解度”概念可浓缩成“二定一态一质量”。“二定”是指“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100g溶剂”,“一态”就是“饱和状态”,“一质量”即“所溶解的溶质质量”。这样既包含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又方便了学生的记忆、掌握。
三、注重概念比较,加深知识理解
基本概念是化学知识的基础,是构成其它化学知识的细胞,它们分散在初中化学教材的各个单元。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概念间往往存在着某种关系,只要去注意概念的外延,理清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
化学概念间的关系主要有同一、从属、交叉、矛盾、对立,根据不同概念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例如“分子和原子” ,这是一组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存联系的概念,学习的时候,可以用列表的形式比较如表1:
通过比较,学生对两个概念间的差异与联系有了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便能准确运用了。
四、讲解练习结合,及时梳理巩固
在讲授每一个概念后,注意整理一些相应的巩固性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对学生掌握、深化概念是行之有效的,如为了巩固催化剂概念可以出一个选择题: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加快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C、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中,必须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催化劑能增加反应物产量,又如在讲元素时给学生这样一个填空题:“元素种类是由( )决定的,元素间的本质差别是由( )决定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是由( )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 )决定的。”学生必能进一步巩固元素这一概念了。
化学基本概念间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的关键是要理顺相关概念间的关系,使之网络化,常用的方法是建立树状图。如:物质的分类贯穿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边学习边梳理及时巩固。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本质属性的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 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李君明.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J].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06):67-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