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儿科, 湖北 武汉, 430071)
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应用于90例小儿肺炎的效果研究
闫 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儿科, 湖北 武汉, 430071)
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 小儿肺炎
小儿抵抗力相对较差、呼吸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气管及支气管腔相对狭窄,一旦发展为肺炎,将会严重影响着其生长发育及生命健康[1-2]。小儿肺炎具有起病急、并发症多、进展快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得当,将会累及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功能损伤,甚至导致死亡[3]。研究[4]表明,高效、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小儿肺炎治疗的效果,有利于肺炎患儿的康复。本研究选择2016年1—9月期间本院90例肺炎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9月期间本院90例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45例。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5](第7版)中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系统疾病患儿。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 年龄1~17岁,平均年龄(5.4±1.3)岁; 病程2~10 d, 平均病程(3.5±1.3) d。4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 年龄2~18岁,平均年龄(5.5±1.2)岁; 病程2~9 d,平均病程(3.4±1.1) d。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指导患儿家长做好饮食搭配,减少探视时间及人数,每日定时通风、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适宜的温湿度。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 ① 心理护理[6]: 针对患儿病程长、易复发等病情特点及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耐心与患儿家长交流和沟通,详细介绍疾病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及时做好心理疏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② 呼吸道护理[7]: 患儿咳嗽、分泌物多、痰稠不易咳出时,应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促进痰液排出,一旦患儿出现气促、发绀等症状,应及时吸氧,确保患儿呼吸道的通畅性,告知患儿家长定时翻身拍背,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 动作要轻柔,避免粘膜的损伤; ③发热护理[8]: 每2 h检测1次体温,酌情给予降温处理,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鼓励患儿多饮水,做好口腔护理,出汗较多患儿,应及时更换内衣及被褥。④ 用药护理: 密切观察和记录用药期间患儿的不良反应,遵医嘱用药,静滴时控制合适的滴速,必要时应用于输液泵。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缺氧性脑病、肺气肿、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气胸)。临床疗效分为[9]: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血象、血沉恢复正常, MP-IgM阴性,痰培养阴性, X线显示肺部阴影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结果还未完全恢复至正常,体温正常, X线显示肺部阴影明显吸收)、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体温降低但未恢复正常, X线显示肺部阴影有所吸收,但不明显)、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没有变化),显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1 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23例,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显效率93.3%; 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显效率73.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d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缺氧性脑病1例,肺气肿1例,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气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4%; 对照组缺氧性脑病2例,肺气肿2例,心力衰竭2例,呼吸衰竭1例,脓气胸1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小儿肺炎作为儿科常见疾病,多表现为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等症状,不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也成为住院患儿死亡的首要因素[10]。小儿呼吸系统有其特殊性,患儿软骨由于缺乏弹性组织,支撑作用较小,黏液分泌不足,极易造成气道干燥,纤毛清除能力降低,继而出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旦患儿出现呼吸道感染时,由于排痰功能较弱,极易出现呼吸道梗阻现象,继而引起肺不张的发生[11]。因此,在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同时,还需要促进患儿的康复。
小儿感染肺炎后,病情进展较快,如果控制不当或护理不到位,极易出现重症肺炎,危及患儿生命。而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应充分认识小儿肺炎的发病规律,掌握潜在风险,及早进行病情干预,降低小儿肺炎的病死率[12]。小儿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很难有意识地配合医师操作,这给小儿肺炎的诊断和治疗带来较大障碍。因此,医护人员除了对患儿进行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外,还需要给患儿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13]。
小儿肺炎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方面给予患儿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确保患儿呼吸道的通畅性,一旦出现缺氧症状,立即给予救治,遵医嘱给予降温处理,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14]。护理干预不仅有效促进患儿的身体康复,还可有效预防病情的进展,改善患儿的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避免休克、死亡的发生[15]。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明显增高,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Izumikawa K, Takazono T. Clinical features,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of fulmin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a review of the Japanese literature[J]. J Infect Chemother, 2014, 20(3): 181-183.
[2] 谭晓辉.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0): 141-144.
[3] 张静. 手机远程视频随访对小儿肺炎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及父母焦虑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6): 224-226.
[4] Youn Y S, Lee S C, Rhim J W, et al. Early additional immune-modulators for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 an observation study[J]. Infection & chemotherapy, 2014, 46(4): 239-247.
[5]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堂. 实用儿科学[M]. 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04-1205.
[6] 赵明. 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2): 311-312.
[7] 赵小红.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5): 187-188.
[8] 孙彩焕, 付姝丽, 辛丽娜, 等. 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4): 732-734.
[9] 康英.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5): 100-101.
[10] Biondi E, McCulloh R, Alverson B, et al. Treatment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a systematic review[J]. Pediatrics, 2014, 133(6): 1081-1090.
[11] 钟金富. 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9): 1019-1020.
[12] Cooper V B, Haut C. Prevent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children: an evidence-based protocol[J]. Crit Care Nurse, 2013, 33(3): 21-29.
[13] Kawai Y, Miyashita N, Kubo M, et al.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macrolides, minocycline, and tosufloxacin against macrolide-resist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pediatric patients[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3, 57(5): 2252-2255.
[14] 黄洪霞, 梁妃珠, 梁锋, 等.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4): 107-109.
[15] Darge K, Chen A. Point-of-care ultrasound in diagnosing pneumonia in children[J]. J Pediatr, 2013, 163(1): 302-303.
2017-03-08
湖北省武汉科技局课题(A2013253)
R 473.72
A
1672-2353(2017)16-209-02
10.7619/jcmp.201716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