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7-09-12 06:08:10万桂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pH值内科死亡率

万桂敏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人民医院内四科,山东 青岛 266033)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万桂敏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人民医院内四科,山东 青岛 266033)

目的 探讨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实验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呼吸频率、心率以及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呼吸频率、心率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个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该病的病程较长,复发率较高,患者晚期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精神状态较差的现象,情况严重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无作用,甚至会在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的状态,还会诱发呼吸衰竭导致死亡。研究指出,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1]。本次研究主要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男女比例为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区间49~70岁,中位年龄(59.5±10.5)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区间48~71岁,中位年龄(59.5±11.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述研究资料发现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研究资料一致性较好。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特殊性以及多方面的原因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讲解,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感以及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提升其治疗的信心,促使其积极的接受并配合治疗,不断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

1.2.2 环境护理

呼吸内科患者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不但要保证适宜的温度,还要保证适宜的湿度,所以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诊疗环境,保持室内的温度在22~26℃之间,将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并做好病房的通风工作。此外还要保证病房内环境的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以及被褥,避免发生交叉感染[3]。

1.2.3 呼吸道护理

要保持患者的气道处于湿化状态,叮嘱患者多饮水,针对气道内有痰液的患者要及时的进行清理,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针对咳嗽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教会其正确的咳嗽方法,促进患者顺利的排痰。定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告知其家属更换体位的重要性[4]。

1.2.4 用药护理

严格的遵照医嘱以及患者用药治疗,药物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以及生理方面的痛苦,护理人员需要熟练的掌握多种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使用方法,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了解呼吸中枢兴奋剂只有在患者气道畅通的情况下才可使用。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中要注意滴速,在此过程中若患者出现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时应该减缓滴速,做好相应的护理[5]。

1.3 疗效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呼吸频率、心率以及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资料

采用软件为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护理前后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呼吸频率、心率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死亡率以[n(%)]表示,采用x²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的PaO2、PaCO2、PH值、呼吸频率、心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的PaO2、PaCO2、PH值、呼吸频率、心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的PaO2、PaCO2、PH值、呼吸频率、心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的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护理前后的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时间 PaO2(mmHg) PaCO2(mmHg) PH值 呼吸频率(次/min) 心率(次/min)实验组 护理前 53.2±4.6 83.6±2.2 7.24±0.14 28.1±4.2 104.7±8.5护理后 93.7±5.7 86.4±3.3 7.35±0.12 20.4±3.5 91.1±8.2对照组 护理前 54.8±3.8 58.3±3.5 7.26±0.17 28.8±3.3 105.3±7.7护理后 62.5±2.7 76.2±3.5 7.28±0.14 27.6±3.3 98.1±6.8 t -31.286 13.411 2.401 9.466 4.310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死亡率比较

实验组无死亡患者,对照组3例死亡患者,死亡率为7.5%(3/40)两组之间有差异,P<0.05。

3 讨 论

呼吸内科所收治的患者多为病情严重且呈现反复发作的,需要及时的进行控制,病情加重不但会影响到患者的健康,还会导致其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预后较差,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另外,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迅速,在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患者进入病危状态会导致护理无效果,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需要及早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来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呼吸频率、心率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原因分析为:个性化护理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模式,通过对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可有效的观察患者疾病的变化状况,若患者出现异常状况时可提高上报的速度,让医生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治,进而降低死亡率的发生。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呼吸道以及用药护理等,可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促使其积极地接受并配合治疗,不断提高患者的医嘱遵从性,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合理的温度以及湿度可有效的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还可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

综上所述,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王 孟.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2009-2010.

[2] 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336-337.

[3] 金培丽,周 艳.281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04-105.

[4] 赵丽萍.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7):249-250.

[5] 刘彩霞.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6):141-142.

[6] 叶任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杂志,2011,18(19):122-123.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28.5436.02

猜你喜欢
pH值内科死亡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02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38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科学之谜(2020年6期)2020-08-11 07:37:21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56
解决物理混合产品确保产品指标合格的思路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