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博物院,让史前文明走进公众视野

2017-09-12 01:05文任日莹
杭州 2017年8期
关键词:良渚博物院博物馆

文任日莹

良渚博物院,让史前文明走进公众视野

文任日莹

受访人:马东峰良渚博物院院长

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文化,显示出了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稻作文明的最高成就,良渚遗址为研究世界早期文明起源提供了独特的见证。在良渚博物院里,隐藏着一段已消逝的历史,它记载了五千年前,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和精神世界。

记 者:作为一座以良渚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良渚博物院于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吸引无数游人前去一探“神秘古国”,请您谈谈博物院设计和建设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马东峰:良渚博物院的前身是良渚文化博物馆。1992年,良渚文化博物馆破土动工,1994年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筹建工作被正式提上议程。时隔两年,2005年3月,新馆正式动工,直到2008年9月29日建成开放,整个过程历时3年。

不同于以往的“交钥匙工程”,新馆建设的建筑设计和陈列展示策划是同步进行的,这也是之前国内很多博物馆设计没有做到的事情。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增强了与设计、建筑方的沟通,也有一支专业的专家学者队伍进行指导。为了取得较好的展陈效果,良渚遗址管委会和博物院方面多方考察国内外博物馆,多次组织讨论会进行各方面的反复论证。主题由最初的“文明曙光”到“文明之光”,从介绍江南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到求证中华五千年文明。2007年良渚考古有了新发现,我们又对文本进行了调整,重新定位展览主题,最后确定,以“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为主题,突出展示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重要地位,分为“发现求真”“良渚古国”“良渚文明”三个展厅,另外在第一展厅和第三展厅中,分隔出前厅“站在杭州看良渚”以及尾厅“良渚寄语”。在布展过程中,我们聘请了复旦大学高蒙河教授和陆建松教授分别担任新馆陈列布展的学术总监和艺术总监,为陈列布展提供了学术内容和展现形式的关键指导。

记 者:良渚博物院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让人深刻感受到艺术与自然的融合。

马东峰:2004年8月,良渚博物院确定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的“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最终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良渚博物院突破了原有的博物馆经验论,总体布局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

↑ 良渚博物院外景

今天,当你走进良渚博物院,可以感受整个建筑凸显简约、粗犷、厚重、大气的特征,景观与自然结合,在依山傍水、野草凄凄的景致中,置于蓝天白云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合。

良渚博物院的建筑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远观似一件现代雕塑品,亦似一件美丽古玉,雍容华贵、高雅清和。院内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种植花草树木,运用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2008年,良渚博物院被美国《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评为“中国最佳公共建筑奖”且排名第一。

记 者:行走于良渚博物院,能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人们对历史的敬畏。目前,馆内最具价值的是哪些藏品?它们是否表现了良渚时代的文化和信仰?

马东峰:良渚博物院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器具,比如玉琮、玉璧,都是良渚时期首创的器物。玉琮根据其形象特点,一般分为圆镯形和内圆外方的柱形,至良渚文化晚期,玉琮的节数增多,器身也变高,而其上所刻的神人兽面纹(神徽)则有由繁到简,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良渚人的精神世界,体现出了良渚文化时期的宗教信仰。

玉璧也是在良渚时期产生,它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在礼制系统里扮演重要角色。玉璧是一种更趋神化的权力的象征物,做成圆形,所谓“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圆象天”,表示其权力是上承天意。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玉钺。根据考古发掘的实例观察,钺应当是源于用于砍伐的普通石质工具或武器——石斧。良渚文化的玉钺器型宽大扁平,制作规整,磨制精美,良渚文化的玉钺仅在大墓出土,一般一墓仅有一件。出土位置常在墓主的左手边,斧刃向外。钺不再是生产生活用具,而是代表王权军权的礼器。随葬玉钺的大墓通常都有丰富的随葬品,多是精美的玉器。

还有陶器,在良渚文化时期的一只普通陶罐上,我们发现了12种符号。而在整个良渚文化区域内,我们一共收集到了600多个符号,虽然还无法进行释读,但已显示出这些刻符有作为文字使用的可能性。

记 者:在良渚博物院中游览,我们还能看到许多良渚人生活生产的场景,这让我们对良渚文明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马东峰:在良渚博物院的展厅里,实景再现了五千年前,良渚先人的生产与生活——蓝天、绿地、犁耕、纺织、治玉、烧陶……负重的农家夫妇在田间耕作,渔家夫妇用竹筐装起收获,孩子们和螃蟹玩得正欢。还有从良渚古城考古现场直接“揭取”的古城墙,嵌在仿制的城墙中;一幅依据考古研究成果描摹的《莫角山营建》巨幅油画等。格外逼真的良渚人形象,更是聘请中国刑警学院首席专家根据考古出土的男女头骨进行复原呈现的。

良渚文化最吸引人的自然是玉器及大型土筑工程,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良渚人的农业已经可以负担非农业人口的衣食之需。豆、盘、碗等食具的出现,说明良渚人已有饭、菜之别,奠定了中华餐饮的基本模式。稻米的相对富足和蒸器的普及以及葡萄、蜂蜜等助酿剂的出现,使得酒在良渚文化时期出现了某种鼎盛状态。从考古遗迹,能看到宴饮、祭祀用的猪、狗、水牛等。衣着方面,良渚人的衣料以麻、葛为主,这些材料在太湖流域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这些都是良渚人生活的缩影。

记 者:这几年,良渚博物院迎来了很多国际友人。作为博物院方面,如何更好地让世界了解良渚文化?

马东峰:2015年,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妇女署副执行主任普利女士考察了良渚博物院。普利女士对良渚文化充满好奇和兴趣,当飞抵杭州后,就直奔良渚。参观考察时,普利女士对如此伟大的远古文明表示惊奇、震撼,不停地向良渚遗址管委会的翻译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

2017年,世界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实地考察良渚遗址,作了《世界早期复杂社会视野下的良渚古城》学术报告。科林·伦福儒先生高度评价了良渚遗址,认为良渚已经进入到早期国家阶段,良渚文化对世界早期复杂社会的本质及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开始关注良渚文化。G20杭州峰会期间,我们也圆满完成了国内外媒体的接待任务。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接轨,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良渚文化。

记 者:每年,良渚博物院都会在国内外举办主题展览,今年这方面有哪些计划?

马东峰:往年,我们也有过多次在海内外展览的经历,我们的精品文物曾赴俄罗斯、印度、芬兰等国和上海、北京、重庆、山东、广东、江苏等地进行展览。一般来说,良渚博物院每年会安排2—3个全国性的展览,也会引进一些其他地方博物馆的展览,让杭州人在了解良渚文化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外来文化。我们引进的展览形式多样,效果也都不错,“玉魂国魄——红山文化玉器精品展”“天子之雅——清代帝王生活侧影展”获得浙江省文物局颁发的最佳创意奖,“王国气象——纪念良渚遗址考古发现80周年特展”获2016年度浙江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等。今年,我们与重庆三峡博物馆、舟山博物馆、长春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对接,推出“良渚玉器:一个王国的尊严和荣耀”良渚文化主题展览。当然,这几年,对于展览主题的设置,我们开始有了一些全新的思考,从以往的文物精品展转向更开放的展览方式,这方面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

↑ 良渚博物院内景

记 者:良渚博物院如何更好地向公众宣传良渚文化,推动良渚遗址申遗工作?

马东峰:良渚博物院从开馆之初就实行免费参观。这几年,我们一直致力于走进周边的社区、学校、企业以及村庄,开展良渚文化的公众宣传。我们开设了“第二课堂”,主动与周边中小学对接,设置以兴趣为主的课程、活动项目、互动游戏等,“良渚文化进校园”“良渚文化选修课”“玉文化节”等活动都有不错的反响;在博物馆月,我们有“小小志愿者”“小小考古家”等主题活动,寓教于乐的方式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特别是近几年来,良渚博物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北大中学生考古暑期课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教育品牌,每年都能吸引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学生参加,不仅有效地传播了良渚文化,也很好地宣传了浙江、杭州的优秀传统文化。

已经出版的《神巫的世界》《玉器的故事》《纹饰的秘密》《神人兽面的真相》《良渚人的衣食》等科普类良渚文化书籍,全方位地向世人展示一个神秘的良渚古国。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尝试以创新的、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播良渚文化,比如拍纪录片等,当然,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良渚博物院博物馆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春意
博物馆
80件实物、99幅图片首次揭秘——良渚古城申遗全程
良渚古城
良渚人有文字吗?
视觉
论日军侵华期间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以安徽博物院收藏的各类债券及股票为例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