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於芮竹 汤锦泉
良渚遗址的守望者们
文於芮竹 汤锦泉
良渚遗址的维护和良渚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这些幕后功臣:有人在保护区倾注四十年的心血与汗水,有人不眠不休守护出土的文物,有人让良渚文化在舞台上重焕新生,有人年轻却愿为馆藏文物不懈工作……让我们走近这些良渚遗址的守望者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费国平,杭州良渚遗址管理所原所长。1978年,费国平作为第一批文保员,来到良渚遗址保护区。起初,方圆1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费国平和另一位同事负责管理。地域面积广、情况了解不透彻、硬件条件跟不上、村民保护遗址意识不强,种种难题摆在费国平和同事面前。于是,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到良渚遗址的各个行政村进行文保宣传,同时还组建了一支文物保护宣传队。
“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条件,我们俩一人一辆自行车,手提一只扩音喇叭,就这样骑行在42平方公里的良渚遗址保护区中。”当年一幕幕情景,费国平仍记忆犹新。在只有自行车的年代里,管理宽广的遗址保护区域非常不容易。费国平和同事就是一步步用脚步丈量,得出信息后,立即建立数据库,整理成调查报告一一上报。
① 工作中的费国平(吴怡倩/摄)
② 康宏果保护文物有功授奖
③ 后杨村遗址文物挖掘保护现场
就这样,骑着自行车看遗址的日子一下子过去了12年。12年里,无论寒冬酷暑,费国平每天都在村落、田埂、山岭、原野间奔走。他勤跑、细寻、多问,扛工具、巡现场,整理成山的资料,一笔一划描绘遗址图纸。“目前,整个保护区内有135处遗址,我可以清楚地说出每一处文物的基本情况,有人说我已经成为良渚遗址分布区的一张活地图。”
在三十年的文保生涯中,不免会遇到一些难题。“1987年5月1日,安溪下溪湾瑶山顶上一座良渚文化大墓被盗挖,引起不法分子哄抢,出土文物被抢劫一空,后来通过与文化站、政府的配合,组成侦破小组,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宣传与刑侦工作,被盗文物基本被追回。这件事情始终令我难忘。”费国平说。
为了保护文物,费国平经常在夜里与联防队一起出动抓捕,遇过枪击,碰上过同事生命受到威胁等事件。经过长期、持续、反复宣传《文物保护法》,加上警力队伍的不断增强,从1997年起,良渚遗址内便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文物盗挖事件。
除了打击文物流失,费国平还要为解决良渚遗址文物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受限的问题劳心劳力。原安溪境内天目山余脉的23家石矿,虽然让老百姓受惠,但遗址底下的文物却岌岌可危。为了解决问题不引发矛盾,管理所与当地政府合力,在遗址区外引入企业,让当地百姓有地方上班,让全村能有财政来源。20余家石矿先后关闭,并且复绿复耕。
“文保人不好当,什么事情都遇得到。不过还好,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费国平说,如今大家的遗址保护意识提升了很多,村民都能理解,也愿意一同保护这块属于国家的瑰宝。在文保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费国平,撰写的学术论文多次被专家与志书引用,他曾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个人、市人大代表等。
“良渚遗址保护工作还很艰巨,且道路漫漫,需要更多人的努力。”费国平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是我的家。我热爱文保人的工作,也一定会一直守着这片土地。”
在后杨村遗址出土成堆的文物前,康宏果这个老实敦厚的村民未曾想到自己当初的举动对良渚遗址意味着什么。
2006年4月19日,是康宏果开挖墙基造新房的日子。下午5点半左右,地基已基本挖好,然而挖机在房基西南角却突然刨出了四个圆饼状中间有孔的东西,其中两块被邻居和挖机操作员取走。一看形质颇似良渚文物中的玉璧,康宏果心里一惊:“出文物了!”
① 排练教学中的王秋艳(王珏/摄)
② 《良渚鼓韵》排练(王珏/摄)
康宏果和父亲在第一时间将事情分别汇报给良渚遗址管理所所长费国平和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专家施时英。遵照指示,康宏果一面招呼帮工到家吃晚饭,保护好现场;一面跟支部书记康建社等人就如何保守秘密、处理流散文物进行紧急商议。晚饭吃一半时,施时英匆匆赶来,在康宏果的带领下,大家先后将四块玉璧逐一寻回并妥善放置。这时时间为19∶30,离发现文物刚好过去了两小时。
文物挖掘现场被专家经地层分析,初步判断为良渚文化时期的人工堆筑墓地。四月,深夜依旧寒冷,康宏果回忆道:“为了现场安全和第二天文物挖掘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把自己的车子停在工地旁,搬了一床棉被,拉起照明电灯,就这样在工地旁足足守了两夜。”最终,出土文物无遗漏得到保护,他才松了一口气。
康宏果的彻夜守护换来良渚文物保护工作的重大突破。4月20日上午,经专家现场踏勘确证为良渚文化时期墓地后,抢救性清理工作立即展开,下午即在宅基地西南面的半只墓中出土玉器10余件。在第二天的基地松土中,又发现了两座墓葬轮廓,文物挖掘工程进一步扩大。最后,历时3个多月的考古挖掘工作,共发现良渚墓葬9座,出土珍贵文物几百件,除玉琮、玉璧、玉钺,还有大量装饰玉器及玉挂件,并首次出土了削边形玉璧和玉耘田器,其数量之多和质量之上乘,在良渚文化考古中均属少见。
事后,康宏果笑称,冷静下来会有小小的思想斗争,好不容易批下宅基地,上报的结果势必耽误工期建设,加大经济开支。而一旦挖掘范围扩大,同期批下宅基地甚至已建好房屋的邻居们也会受到牵连,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活不便。所幸,最终墓葬群相对集中,打消了康宏果的顾虑。康宏果坚定的文物保护意识,保护了后杨村遗址,也为群众树立了榜样。
目前,良渚遗址的保护重心已由防盗挖、私贩,转向保障遗址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人与文物共存,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适度平衡,还有太多的挑战。”康宏果对其中的难处深有体会。作为上任不久的村委会主任,在跟村民宣传以奖代补等保护政策时,康宏果也反复思考如何在当下为村民谋福祉:“如果可以,我们希望跟世界其他遗址保护村落进行经验交流。信息要互通,宣传要创新,要让大家为保护遗址同时感到责任与荣耀。”
“手要抬起来,身体要舒展,状态要保持好”“位置要找准确,不能走错”……在瓶窑镇文化中心的排练厅内,浙江歌舞剧院创作中心国家一级导演王秋艳正在指导近20位表演者排练《良渚鼓韵》。而这个节目,将让良渚文化在舞台上焕发崭新的生机。
“良渚、瓶窑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再加上良渚文化也在这个区域内,它给人的感觉是厚重的。《良渚鼓韵》的改编是一个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非常艰难。如何把良渚文化这么悠久的历史搬上舞台,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对于王秋艳说,将一种文化,通过一种艺术形式传承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王秋艳的构思中,《良渚鼓韵》好比一幅画,起初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定格的画面,但随着音乐和鼓声的进入,一群人慢慢苏醒,他们从远古中走来,演绎了一段传奇,仿佛在诉说着对良渚文化的体会。
鼓是《良渚鼓韵》舞蹈中的唯一道具,同时也是唯一的伴奏乐器。在表演中,女演员手拿小鼓,随着舞蹈动作和剧情变换着击鼓节奏;男演员配合着女演员,在一旁敲击着大鼓。时而轻快,时而激昂的鼓声,铿锵入耳,振奋人心,为整个舞蹈注入了灵气。
“作为一种伴奏击器,鼓在5000多年前就出现在歌舞之中,那时的鼓虽处于原始初级阶段,但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我想展现先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把鼓和玉琮相结合,转换成一个符号,融入舞蹈中。”王秋艳说。
历史就像一片陈旧泛黄的树叶,《良渚鼓韵》里女演员的服装选用米色纱裙,上半身设计图腾符号,一只衣袖设计成水袖的样子,表现行云流水般的线条感。
正如王秋艳说的,舞蹈很抽象,它不像语言能够直接表达,需要通过画面的展现让人产生思考,所以要尽一切可能把舞蹈编得更加完美。一个好的作品,要懂得扬长避短,要把暴露缺点的舞蹈动作去掉,将体现优点的舞蹈动作保留,让一切都修整到最漂亮的样子。
← 《良渚鼓韵》排练(王珏/摄)
“目前《良渚鼓韵》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融入男生的舞蹈,这可以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王秋艳说,由于舞蹈道具的鼓体积较大,男生的舞蹈部分只能定点在一个区域,这个区域既不能突兀又不能被忽略,她一直在寻求一个平衡的点,希望能够摸索出一种非常融洽的存在关系。
在演员们的眼里,王秋艳是个特别敬业的导演。“我们排练了好几个白天加晚上,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王老师从杭州赶过来,7点多了连晚饭都还没吃,真的很敬业。”让更多的人看到节目,也让更多人加入到宣传良渚遗址价值、发掘良渚遗址内涵、保护良渚遗址的行列中来,亲身体会保护良渚遗址的责任感,并把它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也是王秋艳希望的。
“理科生”“航海技术专业”“历史学渣”……这些成长经历,让大家很难跟眼前这位27岁,就已连续三年评为杭州市博物馆四星级讲解员的大男孩挂钩。“良渚博物院对我来说有种魔力,我好像更能跟年长者聊得来,谈的也主要是博物馆或文物一类的话题。”
↑ 良渚博物院讲解员王祺程
作为一个曾经厌倦文科的叛逆少年,王祺程本着“换个地方重新开始”的想法,在高考后如愿从甘肃庆阳奔到浙江杭州。大学生涯,他攻克七门难度极高的考试,拿下甲类船员适任证书,成为全年级极少数有资质成为三副远洋航行的学生。但最让王祺程印象深刻的,还是从大一时候开始,几乎每个周末都去学校旁边的良渚博物院做志愿者的经历。
王祺程很喜欢博物院里的工作氛围,还将新中国第一批讲解员之一的齐吉祥老先生奉为自己的“男神”。实习期间,大海上漂泊一整月的压抑,使王祺程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月薪过万的航海工作,而良渚博物院的无薪志愿者工作,他也一直坚持做到毕业一年后的讲解员正式招考。也许是这种冥冥之中的缘分,招考现场的专家组里,正好有自己敬仰的齐老先生。王祺程表现优异,最终成为了良渚博物院的一名讲解员。
↓ 良渚博物院(屠春/摄)
现在,王祺程和八位同事、志愿者们一起承担良渚博物院日均近2000人,高峰期逾万人的导览接待。他一直思索,如何鲜活地讲述成堆的史料,让游客全神贯注,留连忘返。博物院中,王祺程最喜欢的藏品之一是一件玉梳背,在众多良渚玉器中也许并不起眼,但每次走过它,王祺程都会娓娓道来玉梳背的故事和自己对它的喜爱:“它是良渚贵族梳子背上的装饰件,采用镂空与阴刻线相结合的方法,琢刻了神人兽面图像的精美纹饰……”
有感于严文明老先生的《良渚颂》,王祺程甚至将包括玉梳背在内的藏品,自己编成歌词,写下了良渚文化版的《南山南》:“你在古上顶摆酒设宴,漆觚漆盘。我在反山看到权力,玉琮玉璧。那些精巧细腻的梳背,埋葬了谁的华丽。白玉带钩,又是谁的潇洒……”
王祺程没有想到这首歌引起了热烈反响,被“余杭发布”“良渚新城”等多个公众号转载。他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良渚的故事,向游客吟唱藏品背后的历史。他对良渚文化的满腔热爱,也感染着大家。
讲解之外,王祺程还参加了北大考古夏令营,与北大考古系老师和全国其他博物馆的讲解员一起交流经验;受邀开展了一场良渚文化主题的网易直播;还作为杭州十四中学历史选修课老师,为同学们上了一学期的良渚文化课,广受好评。
由于在良渚博物院尚无编制,王祺程对自己未来的事业规划有着几分迷茫。但这样的失落很快被充实多彩的工作冲淡,王祺程坦言:“我们是一群在靠信仰工作的人,在这里我有归属感,我希望在良渚博物院可以干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