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
摘 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是提升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必须要与当下的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以足够的创意和系统的策划为后盾,有的放矢地运用实施。本文介绍了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类型,并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基层群众 文化活动 组织 策划
引 言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领域都发生了质的改善。尤其在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背景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深入其中便会发现,当前的群众文化活动在组织开展与作用发挥上还不够充分,覆盖面和影响力也有待进一步拓展。鉴于这一现实困境,积极寻求其进一步的优化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
1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类型
群众文化活动在丰富基层文化信息、开阔群众的视野、提高审美水平和精神文明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群众文化活动多样化的形式。具体来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类型包含以下四种。其一,文艺欣赏活动。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结构的提升,其对文化艺术消费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借助文化活动给当前快节奏的现实生活带来一丝休闲与放松。从这一现实需求看,那些雅俗共赏的文艺欣赏活动,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所以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二,文化宣传活动。在物质生活不断满足的当下,人民群众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突出的表现在与各种社会形态的碰撞上,而由此造成的思想裂痕则需要基层文化宣传活动的感染与教化。所以,文化宣传活动也是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形式。其三,自娱自乐活动。业余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娱乐的欲望的主要需求,所以,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中,自娱自乐活动凭借鲜明的参与性、表现性一直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其四,体育健身活动。有了物质保障和精神满足后,人民群众同样希望有一个强壮的身体,所以,体育健身活动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是比较受大众欢迎的形式之一。
2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新时期,群众文化的社会定位与社会功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常常给基层文化工作者带来困惑,想要打破僵局,必须从基础做起,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2.1做好初期的组织工作
群众文化活动是一个有组织的活动方式。所以前期的组织工作十分必要。首先,具备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尤其是一些比较大型的群众文化活动,常常需要在活动前准备好执行方案。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好活动组织顾问、总策划人员、总导演、舞美师、灯光师、舞台监督、安保及后勤等具体安排工作,让宣传、策划、协调、安保、后勤等统一协调配合。其次,减少突发事件的影响。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提前预测各种突发情况的发生,如人员的临时变动、场地的突然变更、活动能否按计划进行、天气的剧烈变化、活动效果评估等。因为这些突发事件直接影响活动的整体效果,只有在初期准备工作中做好了相应的应急预案,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或解决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整个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策划与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时,各个部门要协调合作,同时还要追求实效,能够根据各个行业不同的要求和准则科学合理进行组织与协调,争取为人民群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且十分有益的文化盛会,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2.2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
从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现状来看,很多都存在着严重的模仿痕迹,形式雷同,缺乏新意。所以,创新便成为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必由之路,只有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活动形式,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从而使活动增添魅力与实效。首先,常规文化活动与主题文化活动融合的形式。常规文化活动主要是指“七一红歌会”“五四诗歌朗诵会”“庆新春文艺晚会”“中秋猜灯谜会”等传统节日活动形式;主题文化活动主要是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将这两者相结合,形成全新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能够赋予活动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其次,本土文化活动与外来文化活动相结合的形式。社会的进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随之出现了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虽然远离故土,却和城市人口一样有着精神文化需求。在他们中间,不乏一些曾经的文艺骨干和文艺特长人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照顾到这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尽量缩小地域文化和文艺形式之间的差距,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文化保障。如在平时的活动中增添一些河南籍演员演唱豫剧、云南籍演员表演傣族舞等形式,拓展文化活动对象。
2.3发挥群众文化单位的优化作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都依赖于群众文化单位的组织,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的文化活动已经逐渐转变为群众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开展和参与。在这一现实下,群众文化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好的优化指导。首先,做好调研工作。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信息收集,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为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和形式的指导。其次,做好培训工作。群众文化单位要积极向社会文化爱好者提供相关培训,多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各类培养班,向这些群众传授活动知识和技能,发展文化骨干,进一步拓展活动的层面。
结 语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在这个新时期下,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中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体现群众的文化志趣,适应群众的文化需求,以完善的前期组织准备、中期的丰富形式,以及后期的優化保障,提升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 蒋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构思[J].群文天地,2012(13).
[2] 孔霞.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现状与组织开展[J].才智,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