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师爱与师德

2017-09-11 06:21谢杨雁
西部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师德职业道德责任

谢杨雁

一个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与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决定着他日后教学道路。教师这职业是我们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古代西周时代就已经有教师职业的产生。教师的基本职责均为“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做到心系学生,心中有爱,才会更好的教导他的学生。以下谨代表我个人的看法。

一、责任,是教师之本职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因此我把它放在首位。对我们教师而言,我们最基本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 对于国家和家庭而言,我们肩负着家长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对于学生而言,我们有着引导并教育的责任。

既然选择了教育的行业,就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完成教育的使命,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一个教师必须牢记的重要性。教师工作是枯燥且平凡的。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学生,上着年年月月同样的课程,批改着学生的作业,不时找学生进行谈话,处理着班级的琐事。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将会接触成千上万的学子。然而,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一个学生的失败,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也许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或者不足以挂齿微不足道的事情,毕竟有些教师早已把学生分成了优生和差生,对于个别学生的失败,早已不放在心上。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就是家庭的全部,并没有好坏优差之分,一个孩子的失败,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更是意味着这个家庭的破碎。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的最基本任务。当你站在讲台上看着讲台下的几十双渴望的眼睛时,教师要有把他们教育成才的观念,以及把自身的学识全部传授于他们的想法。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面临着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为了更好的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在原有的教学教育方式基础上,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吸取经验。加强自身知识学习,多与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专业学术交流,并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取经。其二,自我知识的升华。经常阅读专业书籍,积极参加研修活动,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其三,关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与情感,爱生才是实施教育的基本触发点和着力点。最后,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仅误人子弟,也愧对自己身为人民教师的这一职业,这就是教师的责任。

二、师爱,师之核心与灵魂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这种爱与我们伟大的母爱是一样的,是无私的,它毫无保留的献给了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有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教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她不求回报,严慈相济。我们只有爱自己的学生,才会用心、平等、公平的去对待他们。

学生的心灵是脆弱又敏感的,我们对他们的爱,能够准确的传达到他们的心中。也能清楚感觉出我们对他们的喜恶。作为一个老师,我们不应该偏心,不应该对学生分门别类,应该对所以的学生一视同仁,善待他们,并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及可塑性,并加以运用。

爱与责任,相得益彰。“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爱”与“责任”也是辨证的统一。“爱”是一种思想上的意识,而“责任”则是为“爱”的行动体现。 “爱与责任”是一个从古至今永恒不变的话题,它需要全体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体现。

三、师德,为师之本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在学校的言行举止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教师就像一面镜子,而学生就像鏡子里的影子。因此,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班集中起带头作用,正确的规范自己一言一行,以自身正确的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并引导每一位学生。

但是,师德“失德”的问题却频频的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比较普遍的是,教师收取家长的红包。个别家长认为教师一旦收取了 “红包”,就会更好的照顾他的孩子。此等“风俗”行为,名为“孩子的关照费”。该行为屡禁不止。学生读书,已经缴纳了学费,教师在学校关心,照顾,教育学生本是应当,何来“关照费”之说呢?另外,个别教师在节假日前夕公然向学生家长索取“红包、茶、烟、酒”等的恶劣行为。这等行为已经成为个别教师的习惯了。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

近年来,新闻电视上频频播报某些教师的失德行为,更是令人无法发指。近年来,也会传出某某学校的某位教师体罚殴打学生的行为消息。当这消息传播出来之后,真的令人无法相信,这是一个人民教师该有的行为吗?该信息震撼了全中国的人民,伤害了全中国的父母心。此等行为严重抹黑了教师在人民群众中“为人师表”正直的形象。试问,家长们还放心把他们的孩子交给学校老师教育吗?

师德其实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更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就形成了“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个人作风问题还只是小范围的事。如果教师群体的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更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教师,需要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我们的孩子。但我们不需要一个纯粹上课下课的教师。我们需要一个有责任的教师,也需要一个心系学生心中有爱的教师,更需要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

猜你喜欢
师德职业道德责任
致良知与师德
《责任与担当》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谁的责任
责任(四)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