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过于强调心理问题(疾病)的普遍性,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接受程度不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量少且学生参与度不高,辅导员与学生组织联防机制有待于建立和完善等局限性,笔者提出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为两个基点、以心理咨询为辅助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这一模式中,评估系统和教育系统是核心内容,而心理咨询只是全方位、系统化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索
一直以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造成的意外事件屡屡发生,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形成了新的冲击,新时期的大学生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心理困惑,这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过去,我国各高校都十分重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有高校基本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健全和运行,的确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的组织保证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它不可能涵盖高校整个心理服务的范围。如果我们仅仅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狭隘地理解为心理咨询,势必会导致以偏概全,影响教育效果。因此,笔者试图从新的角度来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模式。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普遍是建立三级保护网,即第一级,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第二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三级,建立辅导员与学生组织联防机制。这三级保护网既有对学生日常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又有辅导员和学生组织的关注和疏导,还有心理问题发生时专门心理咨询机构的救助治疗,应该说是很周全严密的。但是如果高校没有足够的重视,有关部门不能合理安排布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缺乏思考与创新,这些周全而严密的教育手段很难落到实处,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三级保护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依然存在如下局限性。
1.1高校心理健康咨询室从设立之初的职责定位是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这样就必然产生以下问题:一是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心理咨询师严重缺乏。现有高校心理教师对心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技能水平有限,对心理疾病及相关因素的了解不够全面深入。从这些条件看,高校心理健康咨询室的教师显然存在着先天不足。二是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并非普遍存在,医疗式的心理咨询模式容易将大学生中存在的一般心理问题泛化为心理障碍。三是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接受程度与期望相差甚远。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是希望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自觉接受咨询和治疗,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据杭州一份调查显示,在问及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时寻求谁的帮助时,只有3%的学生选择“老师”;问及有了心理问题是否愿意去心理咨询机构时,只有22%的人选择可能会去。这说明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咨询室还缺乏足够认可,对学校心理教师也缺乏信任与认同。
1.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量少且学生参与度不高。虽然各个高校表面上都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由于高校里课程设置还是以专业课程为主,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的相当少,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课程量一般只有30学时左右,有的甚至只是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而在这有限课时量的教学过程中,因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学生的参与听课学习的积极性严重缺乏,学生真正的参与度是微不足道。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新探索
高校心理服务是一种全方位、整体化、以评估和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服务中,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促进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发挥内部潜能,走向成熟与成功。高校应积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通过精心设计互动活动、角色扮演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及要求来看,笔者认为:高校应建立以心理评估和心理素质教育建设为主,以心理辅导和咨询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在此模式上,高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有效运行和实施,关键在于领导要高度重视。因此,高校应该由学校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督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建专门机构和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学校各教育管理部门齐抓共管,明确工作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2狠抓队伍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人力支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水平及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因此,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引进专业人才,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和研讨班等多种形式,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整体水平,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并严格按每2000学生配备一名心理辅导员及较足够的心理教师,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延伸至学生之中,组建学生心理协会,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并对其加强指导与培训。
2.3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辅以个别心理咨询
每学年新生入学后,要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评估,及时掌握新生的心理状况,建立新生档案。对于心理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高危对象和隐性人群,进行预防性地跟踪,访谈和个别辅导,及时引导,纠正学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在大学里能健康地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心理阳光工程”,高校要积极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环境,不仅关注学生“专业成才”,更要关注学生“精神成人”,不仅要及时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更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要整合教育管理、医院、后勤等部门的力量,给广大高校学生营造一个阳光的心理成长环境,让大学生健康快乐地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吴明霞.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康丽峰,王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探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7(1):130-135.
[3]董碧水,陆小娅.完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迫在眉睫[J].中国青年报,2006,5,31.
作者简介:
涂旭东(1963.09—),男,籍贯:湖北仙桃人;学历:本科;职称:医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及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