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意
摘要:职业,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是他们一进大学校园就开始深入思索的问题,也是他们从报考志愿填写专业开始就设想的未来。高校开设职业指导课就是让大学生从刚一入校就开始关注并且学会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所以,职业指导并不等同于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只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的面试,入职等准备,而职业指导还包括职业诊断、咨询和规划等等。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发展
一、职业指导开展的现状
(一)职业指导形式单一
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主要是以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此外,还邀请专家和专业人员作为辅助教学模式授课。这种教学模式是校园单一场地,形式局限于理论解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专业差异等具体问题,缺乏不同专业的学生,个别职业指导。在这一点上,高职院校相对较远,高职院校的培养特点决定了高职学生通常在学校学习两年或一年半,剩余的一年或一年半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是在外地做和学习的过程。
(二)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强
国外非常重视职业指导,他们的教师队伍比较专业。但由于我国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职业指导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和重视。事实上,无论就业情况如何,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高校专业指导教师具有不同的专业资源和不同的素质。有的从事学生工作,有的负责招聘和聘用教师,有的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除指导职业指导外,大多数教师还承担着其他的教学任务,使部分教师把精力投入到职业指导教学中。此外,对职业指导中心成立时间不长,相关的教学经验少,对专业的科学教师培训是非常有限的,其带领的团队发展相对滞后,影响目标实现的职业指导。
(三)职业指导课程开设不合理
近年来,各高校都开始重视职业指导工作,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限制,就业指导工作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开在学生就业档次高,内容更加注重就业指导学生训练,学生的职业生涯規划、职业素质、职业指导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学生。因此,在学生进入校门时,应重新开设课程,开设职业指导课程。
二、新形势背景下推动和发展高校职业指导的对策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理念
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原因是什么?是就业岗位和就业人事的供求性矛盾,还是就业岗位要求和就业人员的匹配性矛盾?从全国看,就业岗位与就业数量的供求不对称的问题确实存在,但就海南省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来看,供求不对称的矛盾并不突出。最近几年,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各大高校年平均未就业人数不超过总数的10%。究其原因,并不是没有合适或比较合适的岗位,而是求职者本身的观念问题。每年都说就业难,“找不到工作”、“工作不好找”,然而就业市场依然“工作找不到人”。为此,高校必须从端正就业观念的教育与引导上下大功夫,努力扭转陈旧的就业观,其一,逐步引导大学生避免理想主义,找准自己的就业定位。应通过邀请相关就业成功人士深入校园现身说法等方式,使大学生认识到要成功就业就必须摒弃“精英”意识,低姿态进入社会;其
(二)成立全方位的职业指导机构
目前,在高校里虽已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如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处等),但缺乏院系级的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人员缺少;当然更缺乏全方位的”职业指导机构”,其性质与作用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有所不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人员一般只有1~3人,院系的就业指导人员仅限于辅导员。然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人员基本忙于处理诸如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就业协议书的签订等事务性工作,很难潜心于职业指导的研究和开展具体的指导工作;而院系辅导员也是整天忙于琐碎的学生日常的事务性工作,缺乏系统的业务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的专业水平很难得到保证。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健全职业指导系统,设立院级的就业指导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卓有成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同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应加强协调,将职业指导职业资格化、职业化和专业化,要求做到持证上岗,并能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不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确保能够胜任职业指导工作。
(三)搭建一体化的就业创业平台
目前高校根据来校举办宣讲会、招聘会的企业来判断需求,是“守株待兔”的做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建设,组建全国范围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并广泛开展人才培养合作,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实际需求的社会实践以及社会实习(见习)。依此做好录用备案、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地区间高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例如非典期间,一些高校主动到“长三角经济圈”城市“推销”大学生,既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同时也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高校就业率也上去了,有效缓解就业紧张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极低,不足3%;在大学生创业的群体中,98%的大学生在创业失败后,不得不重新回到劳动力市场上找工作。这就要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学会寻找投资,并利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也需要知进退。此外,社会和高校也可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成立相关的创业基金和企业赞助以及智力资助等,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三、结论
当前,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增长动力依然强劲,加之国家积极实施产业布局调整,扩大服务业需求,扩大东北部、西部地区产业需求,引导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全面健康就业,为我们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高校应立足现行职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现状,建立高校职业指导系统思想,健全组织机构,组建专业化队伍,建设信息化网络,创新服务内容和工作载体,积极探索,不断完善,进而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合理、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洁,蔡朝义.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更好开展?[J].中国就业,2016,03:24-25.
[2]郭雪娇.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193-1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