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忠, 李 杭, 张斌弛
(东北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储层平面沉积相带图的动态修正方法
马世忠, 李 杭, 张斌弛
(东北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为获得砂体的展布形态、沉积环境和沉积体认识的准确性,以大庆油田杏十二区复合驱为例,利用示踪剂技术和动态数据分析对平面沉积相带图进行修正。结合各井组的动态数据响应,分析研究区东部和西部各四个井组的示踪剂监测数据,对静态平面沉积相带图进行验证,检验动静反映是否一致;对动静不符的河道边部界限以及骑墙河道的走向逐层进行修正。用此方法修正后,沉积相动静符合率有显著提高;平面沉积相带图对平面砂体的展布和特征描绘更加精细。该方法为研究剩余油分布情况和地下流体流动规律提供了借鉴。
沉积相带图; 示踪剂; 动态分析
平面沉积相带图是从平面的角度来反映当前区域所具有的沉积规律,描绘给定区域内特定地层单元中各种沉积相的空间展布情况[1]。井间示踪剂技术越来越多地得到现场应用和推广,成为目前油藏开发过程中主要测试手段之一,可以定性、半定量地描述油藏开发、生产的动态变化规律,提高对于油藏模型的再认识。该技术不但能够确定地下流体的运动规律、井间连通性、储层非均质性、裂缝特性,还能够确定高渗通道的厚度和渗透率等,为开发过程中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开发效果提供理论依据[2-9]。为此,笔者将示踪剂与油田生产动态数据相结合,验证并修正根据静态数据绘制的沉积相带图,以提高对该地区砂体展布形态的认识。
杏十二区复合驱实验区位于大庆长垣杏树岗的杏南油田南部,杏十二区地势平坦,起伏较小,是一东部略高的单斜构造。油藏类型以复杂岩性、断层、微幅等隐蔽油气藏为主,油水分布主要受背斜构造控制,基本符合油水分布规律。研究区位于杏十二区纯油区杏12-1-丙35井区,共发育萨Ⅱ、葡Ⅰ两个油层组48个细分沉积单元。研究区三次采油目的层确定为葡Ⅰ3层,平均单井射开砂岩厚度15.16 m,有效厚度11.84 m,平均有效渗透率0.32 μm2,目的层地质储量为1.102 Mt,地下孔隙体积2.155×106m3。从研究区油层发育情况看,河道侧向上切叠严重,且研究区东西部油层发育差异较大。
静态绘制沉积相带图主要是依据测井、地震、钻井、地质资料等刻画砂体的展布形态。依据平面相带图绘制的由沉积相剖面图组成的栅状图侧重反应不同方向上沉积相的展布,体现不同沉积微相在平面及垂向上相互切叠及接触关系,对揭示砂体连通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10]。从东部和西部各选取四个井组进行研究,文中选取重点井组[11-15]西部X12-3-SE3421井组进行分析。
X12-3-SE3421井组的动态验证结果、注采关系及栅状图如表1,图1、2所示,表1中,ds为砂岩厚度,dr为有效厚度,dj为结构厚度,p为采出井压力。
表1 X12-3-SE3421井组动态验证
图1 X12-3-SE3421井组注采关系
分析表1、图1、2发现,注剂井X12-3-SE3421与采出井X86在P131b时间单元内受废弃河道遮挡,在P132a时间单元内发育骑墙河道(图2),影响河道间的连通关系,使河道间砂体连通性变差,采出井X86在监测时间内未见示踪剂显示,动态与静态表征相符合。
注剂井X12-3-SE3421与采出井X12-2-E3433在P131a、P131b、P132a三单元内砂体连通性较好(图2),且渗透率较高(表1),采出井月产溶液量与注入井月注溶液量变化趋势吻合度较高(图1),采出井X12-2-E3433在第57 d有示踪剂显示,动态与静态表征相符合。
注剂井X12-3-SE3421与采出井X12-3-E3431在三个时间单元内河道砂体连通性较好(图2),但采出井X12-3-E3431压力较高(表1),会增加见剂时间,采出井在监测时间内未见示踪剂显示,动态与静态表征基本相符。
图2 东部X12-1-E3421井组栅状图
注剂井X12-3-SE3421与采出井X12-3-SE3412在P131b单元井间受到废弃河道遮挡,但在P132a、P133a两个单元中砂体连通性较好(图2),采出井月产溶液量与注入井月注溶液量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图1),采出井X12-3-SE3412在第79 d有示踪剂显示,动态与静态表征基本相符。
综合参考示踪剂解释以及注入井的流动引起井组生产过程中压力、产量、含水等一系列动态参数的反映,对静态沉积相图进行修正。
3.1 河道边部
图3为X12-1-E3522井组P133a河道边部修正前后的沉积相图。东部X12-1-E3522井组原沉积相带图(图3a)显示,从注入井X12-11-E3522到采出井X12-2-E3443为优势连通方向。但示踪剂检测时间内未见示踪剂显示,判断为非优势连通方向,注采井间存在变差部位,因此减缓了见剂时间。以该井P133a层为例,将原有的河道边界进行调整,将边界延伸到两井之间,该处则由原来的动静不符合修正为基本符合(图3b)。
3.2 骑墙河道走向
图4为X12-3-SE3422井组P132b中骑墙河道修正前后的沉积相图。西部X12-3-SE3422井组原沉积相带图(图4a)显示注剂井X12-3-SE3422与采出井X12-3-SE3413间发育一条骑墙河道,将P132b单元和P133a单元砂体联系起来,砂体间的连通关系打破原有单元的界限,不同单元砂体也可以连通,所以该方向连通关系应较好,但监测时间内采出井并没有示踪剂显示。结合动态资料,将骑墙河道走向进行调整,修正后该处则由原来的动静不符合变为符合(图4b)。
a 修正前
b 修正后
Fig. 3 X12-1-E3522 well unit PI33asedimentary facies of edge of channel
a 修正前
b 修正后
Fig. 4 X12-1-E3522 well unit PI32bsedimentary facies of fence river
井间示踪技术是油藏开发过程中主要测试手段之一,可以应用于定性、半定量地描述油藏开发、生产动态变化规律和提高对于油藏模型的再认识。根据东西部八个井组的示踪剂监测以及周围油井示踪响应情况,对原平面沉积相带图进行修正,修正后动静符合率明显提高。修正后的平面相带图对平面砂体的展布和特征描绘更加精细和准确,提高了对研究区砂体展布形态的认识,对研究剩余油分布情况和地下流体流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1] 冀 宇. 河流三角洲沉积的沉积相带图绘制方法研究[D]. 大庆: 东北石油大学, 2014.
[2] 陈 坤, 何文祥, 魏 君. 井间示踪剂在油藏连通性分析中的应用——以马厂油田为例[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2(8): 70-73.
[3] 周丽梅, 郭 平, 刘 洁, 等. 利用示踪剂资料讨论塔河缝洞性油藏井间连通方式[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2): 212-217.
[4] 杨 曦. 基于单井示踪剂的地层非均质性解释方法研究[D]. 成都: 西南石油大学, 2012.
[5] 邹信芳. 油田示踪剂优选与检测技术研究[D]. 大庆: 大庆石油学院, 2008.
[6] 李伟才. 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规律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12.
[7] 石广志, 冯国庆, 张烈辉, 等. 应用生产动态数据判断地层连通性方法[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6, 29(2): 29-31.
[8] 范广娟, 马世忠, 文慧俭. 杏十二区葡I3小层储层沉积模式[J]. 中外能源, 2011, 16(3): 64-67.
[9] 朱 伟. 大庆油田杏十二区剩余油综合评价及挖潜方法研究[D]. 大庆: 大庆石油学院, 2009.
[10] 冯洪升, 舒 晓. 静态储层表征中的连通性分析[J]. 石油化工应用, 2014, 33(3): 64-66.
[11] 康志宏, 陈 琳, 鲁新便, 等. 塔河岩溶型碳酸盐岩缝洞系统流体动态连通性研究[J]. 地学前缘, 2012, 19(2): 110-120.[12] 申茂和. 用动态资料分析复杂断块油藏储层特性方法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09.
[13] 詹 静, 贾永禄, 周开吉. 三区复合凝析气藏试井模型井底压力动态分析[J]. 特种油气藏, 2005, 12(4): 50-54.[14] 梁文福. 大庆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潜力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10.
[15] 李思民. 井楼八区H_3Ⅳ5~3层优势渗流通道判别与等级划分[D].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 2014.
(编校 荀海鑫)
Reservoir plane sedimentary facies corrected using dynamic data
MaShizhong,LiHang,ZhangBinchi
(School of Geosciences,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163318, China)
This paper i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sedimentary body of the sand body in the research area. The research drawing on Xing Twelve Area of Daqing Oilfield as an example works towards the modification of plane deposition phase diagram using tracer technology and dynamic data analysis; the analysis of the tracer monitoring data of four well groups in the east and west of the study area, combined with the dynamic data response of various well groups;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static plane sedimentary facies belt to identify whether the static and dynamic response is consistent; and the correc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abandoned river course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fence river if there occurs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static and dynamic respons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method provides a remarkable improvement in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dynamic movement and a more elaborate descrip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e sand body, using the plane sedimentary facies belt. The study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tud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and the law behind underground fluid flow.
sedimentary facies; tracer material; dynamic analysis
2017-02-16;
2017-08-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53)
马世忠(1963 -),男,河北省沧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沉积学与油气田开发地质,E-mail:dl91829@126.com。
10.3969/j.issn.2095-7262.2017.05.011
P618.13
2095-7262(2017)05-0499-0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