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霖,欧阳慧(通讯作者)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武汉 430205)
梅兰竹菊的传统精神与视觉设计的新探索
秦嘉霖,欧阳慧(通讯作者)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武汉 43020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文化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梅兰竹菊,其精神气质进一步影响着品牌的定位和视觉设计的方向。从中医药理上开发梅兰竹菊的实用价值,对梅兰竹菊于人身体的有益效用予以肯定,对产品的研发起到决定性作用。产品遵循“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年轻受众,设计本着新奇有趣的理念,将中医养生文化与梅兰竹菊精神以更有助于年轻人接受的方式传达出来,以趣味科普的方式向人们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
梅兰竹菊;中医养生;趣味科普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在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得以产生和发展,那就是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这种文化气韵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也深刻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代人的命运,所以继承和弘扬我国伟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重要使命。然而在当下,如何将民族文化更好的弘扬,将民族元素更好的利用起来,却终究是一个难题。就设计领域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设计产业要想变得更加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在不断地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模式,然而我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本课题将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展开,我们将首先对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进行细致研究,从历史背景、名人典故、古典诗文和精神意象等方面着手,对梅兰竹菊的精神底蕴有一个把握。然后重点研究梅兰竹菊的药用价值。从审美情趣的角度出发,研究基于梅兰竹菊的与其气质相贴合的产品。目的是将传统中医养生观念和梅兰竹菊传统形象糅合到设计中,从而打造出适合年轻受众的养生产品,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
在我国古典文化语汇中,梅兰竹菊早已经被赋予了“四君子”的典型称谓。“君子”在我国的传统语汇中代表了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简而言之——君子有“德”,这也是人们对于自身修养最高境界的衡量标准。在许多年以前,古人往往托物言志,将这种对于高尚品格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草木,因此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审美意趣。梅兰竹菊作为其中的典型,更是与此密不可分。以至于到如今,人们一提到君子就会联想到梅兰竹菊,一想到梅兰竹菊头脑中便会勾画出君子名仕形象。所以,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是绝对担当得起的。
梅不仅是四君子之一,也是“岁寒三友”——松、竹、梅中的一员。人们对于梅的喜爱在于它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傲骨,对于文人来说,这种气节是不畏强权、保持自身节操的体现,因此称颂梅花的诗句不胜枚举。王维《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被广为传颂。联想梅花,不能不提到的一位文人就是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逋。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仅写出了梅花的孤标傲岸,从另一方面看,也反映出梅花风华清丽的特有魅力,可谓是咏梅诗中的经典佳作。所以,即使斗转星移,每逢凛冬时节,梅花依旧冒雪盛开,以它的清高不屈的品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孔子家语》中言“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兰象征的是君子清高的气节,它的高洁在于出身清幽,它的品格在于洁身自好。古代文人对于兰有一种独特的偏爱,韩愈、王勃、李白等人都曾写过赞颂兰的诗句。兰深居山谷之中,归隐山林的居士也对其很是钟爱。东晋陶渊明在《饮酒·十七》中描写兰:“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气质若兰”是一个人形神俱佳的最高形容,是古代知识分子最为推崇的精神意象,兰的叶片修长笔挺,彰显的是君子的一身正气;兰的花蕾精巧纤细,象征的是君子的高洁淡雅;兰的香气馥郁芬芳,展现出君子的清丽高雅。人们对于兰的喜爱也就反映出人们对于完美品格的美好追求。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竹子的喜爱都不曾衰减。竹子的枝干挺拔象征着刚正不阿,竹子的中空体现着君子的虚怀若谷。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竹子坚韧不拔的气节和顽强不屈的品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文人墨客对于竹子的偏爱体现在方方面面,苏轼的诗句中这样描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由此可见,在当时,竹甚至成为了“俗”的反义词,是高尚和雅致追求的物化,是受人们追捧的高雅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装饰物。此外,竹子还是“正能量”的化身,因为竹子是节节攀升的,体现的是愤发图强、坚韧向上、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
古往今来,人们热爱称颂菊,咏菊诗繁多,其中不乏优秀的诗句被人们广为传颂。陶渊明在《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最广为人知的是唐元稹的《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是淡泊宁静的象征,它开在秋日,不与百花争奇斗艳,有从容自持的品格,是隐士最为珍爱的植物,“采菊东篱”是他们最为向往的生活状态。菊花的这种从容淡泊影响了历代的文人墨客,是郁郁不得志时的精神寄托。此外,菊还有长寿的美好寓意,每逢九月初九重阳节时,正是菊花盛开之时,于是人们将对老人的美好祝福寄托于菊花,希望老人能够健康长寿。
梅兰竹菊这四种植物,不仅仅在思想上给予人们精神养分,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成为调节身体、平衡机能的宝贵药材。在历朝历代都有诸如《食疗本草》和《本草纲目》之类的书籍对它们的药理和疗效做出细致的说明。由此可见,通过古人的智慧,梅兰竹菊已经能够充分的为人类造福了。
梅兰竹菊的药用价值可以大体归纳为“内服”和“外用”两方面。又可以从四种植物的特性出发简单概括:梅花的花蕾微酸、涩,可以开郁和中,化痰,解毒。梅的果实:酸、涩,平,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效用,用于肺虚久咳,虚热消渴。兰花香味可以清洁肺部,止咳祛痰,此外兰花还能补肾、利尿、助消化,对风湿、下痢、偏头痛效果十分显著。兰花还可以泡茶,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素心建兰花除宿气,解郁;蜜渍青兰花点茶饮,调和气血,宽中醒酒;黄花者名蜜兰,可以止泻;此外墨兰治疗青盲最效”。关于竹,《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它的疗效:“淡竹叶气味辛平,大寒,无毒;主治:心烦、尿赤、小便不利等;苦竹叶气味苦冷、无毒;主治口疮、目痛、失眠、中风”;竹叶还是药粥的主要材料。据清代曹庭栋名医所编的《老老恒言》记载:“竹叶解渴除烦,中暑者宜用竹叶一握,山桅一枚,煎汤去渣下米煮粥,进一、二杯即愈”。《多能鄙事.卷回》:“竹叶粥治老人膈上风热,目赤头痛,视而不见物”。菊的主要作用在于利肝,中医古籍这样记载菊:味苦、甘,性微寒。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通过对梅兰竹菊特性的深入研究,确立了产品设计研发的方向,利用视觉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对商品进行传播推广,从而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形式的优越性,以使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得到充分的弘扬,这种充满“中国味”的视觉传达理念将世界目光聚焦于中国。从梅兰竹菊的传统文化精神中汲取营养,赋予视觉设计新的文化传播理念,并以包装设计为载体,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包装设计的传达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探究。
此外,为了更好的呈现设计效果,在梅兰竹菊视觉设计过程中,从方法、造型、色彩、尺度等方面考虑,做到神形俱佳。通过新颖的设计形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彰显中华文明特有的民族气质,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充分展现时代活力,吸引了80、90后年轻人的目光,使民族文化焕发新生。品牌定位为适合年轻受众的养生产品,突出新奇有趣,希望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普及梅兰竹菊的药用价值和传统中医养生知识。
(一)设计构思
设计的前期主要在于探究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根据梅兰竹菊的形象特征将标志具象化呈现,过程中设计了一些草图,但是因为概括度不够很快设计便陷入瓶颈。经过认真思考,决定改变原先的方式。梅兰竹菊四个字本身已经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用单纯的图形标志可能会显的不够深刻。这期间又查阅了众多设计作品作为参考,其中着重关注的是新中式风格。经过查看大量的案例,心中有了大致的方向,联想到两句话:“若无古意,虽工无意”“大巧不工”,从中提炼出的意义——“返璞归真”,于是决定不再试图用具象表现,而是用文字排版和字体设计,呈现出更加古拙朴素的方式,达到对于“梅兰竹菊”境界美的更加完整的展现,开始了字与形合二为一的新探索。
从细节上看,有两个特点可以做特别说明:1.重细节:梅兰竹菊四字并非简单的从字库中提取,而是从古籍字帖中找到相应的偏旁部首,经过反复比对,研究笔势的走向、力度和技巧,又结合设计自身品牌气质,吸收借鉴,几番斟酌才形成行云流畅的运笔,点横撇捺也才更加均衡自然。2.重排版: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之间的排版,摒弃了机械的数值,而是经过肉眼反复比较后以视觉的舒适感来确定的。“草木之君子者也”作为注脚既点题又使排版更加平衡,整体也更加别致。与此同时,对注脚进行了做旧处理,彰显古意。
(二)设计实施
图形创意的灵感来源于中医的理疗养生内容,既有中医的日常工具如称量器具——戥子、刮痧器和针灸,也有中医易经用到的理论如洛书、河图,此外还有人体穴位经络图。因为要面对的受众人群是青年,所以在设计中采用了简洁活泼的形式,借鉴了流行文化和街头元素,绘图方式也采用了粗线条和波点,造成一种动感和年轻感。(图1)
> 图1 标志设计与图形创意
> 图2 包装效果图
> 图3 周边衍生产品
产品的研发也遵循“内服”“外用”兼具的原则,食品主要有梅子、兰草、竹酒和菊茶四种,护肤品则是研发了4种针对不同皮肤状况的面膜(图2)。在产品的外观包装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受众的需求,是从如何吸引受众眼球以及如何更好的传递消费理念的方向出发的。我们希望能够构建一种适合于年轻受众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养生产品,能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将健康养生知识和梅兰竹菊文化普及给更多的人。在包装设计上突出亲切感,配色多选用饱和度比较低的颜色且以暖色为主,不仅有妙趣横生的卡通图形也有手绘的梅兰竹菊形象,彰显朴素自然的理念。在周边衍生产品的制作上也是本着朴素简洁的特点来设计制作的,既融汇了中式风格的古朴又有简洁的年轻态。(图3)
总的来看,以研究梅兰竹菊在视觉设计中的运用为切入点,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在现有条件下,比较完善的完成了先期设计计划,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希望通过这一次古与新的交融,能够将年轻受众的目光聚焦于传统文化,增强国民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探索,为本土设计镌刻时代烙印。■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
课题项目名称:梅兰竹菊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项目编号:201614035004
[1]许晓华. 从“梅兰竹菊”谈传统文化精神在海报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5.
[2]王盼. 新中式包装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陈水根. 论梅兰竹菊的人格美[J]. 江西社会科学,2000(08):100-103.
[4]范彦婷. 梅兰竹菊题材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审美价值[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5]包桂梅,邵银萍. 浅谈梅、兰、竹、菊“四君子”[J].景德镇陶瓷,2011(06):16-17.
[6]肖京子,徐仲溪. 茶语四君子——茶与梅兰竹菊[J]. 茶叶通讯,2010(04):42-44+47.
[7]许顺荣,袁少辉. 浅谈梅兰竹菊在陶瓷绘画中的意蕴[J]. 景德镇镇瓷,2010(03):162-163.
[8]严屏,王梅林. 梅兰竹菊的文化精神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08(12):159-161.
The New Exploration of Traditional Spirit and Visual Design of Plum Blossoms, Orchid, Bamboo and Chrysanthemum
QIN Jia-lin, OUYANG Hui(Corresponding Author)
(Wuhan Institute of Design and Sciences,Wuhan 430205,China)
Plum blossoms, orchid, bamboo and chrysanthemum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ve their unique historical status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spiritual temperament of plum blossoms, orchid, bamboo and chrysanthemum will further affect the brand positioning and direction of visual design if study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Exploiting the practical value of plum blossoms, orchid, bamboo and chrysanthem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CM Pharmacology and affirming their effectiveness on the human body will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 The product is for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use and its design is in line with new and interesting ideas, which helps to spread to young people the TCM healthpreservation culture and the spirit of plum blossoms, orchid, bamboo and chrysanthemum in a more acceptable way and deliver to people healthy life concept with the help of entertaining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plum blossoms,orchid,bamboo and chrysanthemum; TCM health-keepin; interesting science popularization
G05; J524
A
1008-2832(2017)08-0038-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