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莲,吴作光
(浙江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杭州 310018)
从草图到模型
——记一次模型课
郭爱莲,吴作光
(浙江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杭州 310018)
通过模型制作实验课题的设计和教学实践,指出从草图到模型,不是简单的从二维到三维,而是一个整理设计思路和推敲设计方案的过程。学习手工模型制作,不仅是为了掌握模型制作的技法,更重要的是学习模型制作这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手段,并运用到设计实践中。
模型制作;设计思维;实验课题;泡沫塑料;工业油泥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模型是产品的立体表达方式。作为设计交流的实物模型,计算机辅助模型制作,如3D打印、CNC数控加工中心,以其极高的精度和与真实产品接近表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手工模型制作。但手工模型对于启发设计思维、优化设计方案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设计师制作实体模型的过程就是激发和调动大脑创意思维的过程,动手和动脑相互配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设计师的创造性,增加设计作品的创新价值。因此,在设计初期,手工模型制作的过程甚至比直接的实物结果更为重要。
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专业大二开设的模型制作实验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学习和掌握几种材料的模型制作的技法。我们结合了同步进行的课程《基础设计》,打通两门课程的某些环节,通过实验课题的设计与衔接,使相对独立两门课程整合成一个面,模型制作的教学任务也得到升级。不仅学习了模型制作的技法,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模型制作这种三维的方式推敲方案,掌握这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手段,并能够运用到今后的设计实践中。
实验课题设计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充分考虑了教学任务、实验课时、实验室条件后,制定了实验课题。
(一)实验课题
形态的过渡练习,要求完成一个直径8×8cm的圆柱与4×4cm方体的连接与过渡。圆柱、方体在形体上有很大的差别,一个圆润敦实,一个挺拔修长,两面轴向位置垂直,块面转折生硬突然。所以基本的思路就是削弱这种对比和落差关系。过渡面的创造是为了在对比的形体之中寻求一种统一性、不同组件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更为融合。方体和圆柱连接与过渡有无限的可能,让人脑洞大开,启发和训练三维立体思维。
(二)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实验流程
根据模型的体量和形态的特征,选择适合表现和造型的两种材料:硬质泡沫塑料和工业油泥,这两种材料都擅长表现异型形态,在性能上又有一定的互补性。
硬质泡沫塑料容易裁切、加工和打磨,短时间内就能制作一定数量的草模型帮助思考。它质轻,适合制作较大的产品模型,1∶1的汽车油泥模型也是用它作为芯材,这样不但节省油泥,还能减轻模型自重。泡沫塑料的缺点是难以进行较小的修补,只能在整块的材料上去除多余的部分,以“雕”的手法完成,一不小心打磨多了往往要从头才来。油泥恰恰弥补了泡沫塑料的这一缺点,它可塑性强,易于添加、附着和刮削,可以将“雕”和“塑”手法结合起来,能更大程度地自由发挥。这两种材料取长补短,是完成这个实验课题的优良材料。
实验流程见图1。
> 图1 实验流程
> 图2 泡沫塑料模型(学生朱丽华作品)
> 图3 泡沫塑料模型最终方案(学生朱丽华作品)
> 图4 油泥模型制作(学生尹子蘅作品)
从草图到模型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由二维图纸到三维实物的过程,而是一个整理设计思路和推敲设计方案的过程。它进一步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转化为立体实物形式加以推敲和修正,是深入表达和协调整体设计创意的关键环节。
(一)草图与草模型
圆柱和方体的连接和过渡千变万化,当草图构思陷入瓶颈难以深入时,制作小比例草模型是启发设计思维的利器。草模型可以看作是一种立体形式的草图,选择小比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泡沫塑料是最优良的草模型制作材料之一,它加工方便,不需要专业的工具和设备,美工刀、手锯、锉刀、砂纸等简单工具就能轻松搞定。电动设备转速快(如:砂轮机),对于材质松软的泡沫塑料来说,一次性加工量大,反而不利于制作过程中观察和思考。
(二)泡沫塑料模型制作
在大量草图和草模型的基础上,选择几个方向制作1:1比例的泡沫塑料模型,进行更深入的推敲和细节制作。例如,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方案推敲。
一开始想做底座为圆柱,上方突出4×4cm方体的造型,但越凿越不对,改动后感觉离最初的设想越来越远(图2左上)。毫不犹豫的开始第二个,这次看起来要好一些(图2右上),但是圆柱与方体之间的过渡难以控制,底座给人一种违和感。根据老师的建议做了调整,但无论如何改变不了底座连接这块梗,也无法按照老师的老师建议把圆和方结合起来。越接近完工越糟糕,与预期效果背道而驰(图2下)。
尝试多次失败后,感觉思维被禁锢了,决定换一种思维模式从头再来。新的方案取消了底座,奇怪的感觉没有了,将圆柱的旋转变为等距工整的台阶状过渡,最终方案如图3(朱丽华实验报告)。
油泥模型是在泡沫塑料模型的基础上完成的。将泡沫塑料模型作为油泥的内芯,表面填敷油泥。模型制作的基本过程包括:粗敷——粗刮——精刮——细节制作。烘箱和油泥刮刀是最重要的加工设备和工具,除此之外,根据模型形态自制的卡板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图4)。
在制作过程中仍然要不断分析图纸,体验形态的微妙变化,以及不同的细节处理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通过观感评估来调整和优化方案。对于泡沫塑料模型不理想的部分,仍然可以继续在泡沫内芯上挖补,填敷油泥后并不影响模型外观。油泥不能像泡沫塑料那样用砂纸或锉刀轻松打磨成光滑表面,只能用刮刀由粗刮到精刮完成。转折较大的曲面,受刮刀的口径的限制,对于经验不丰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尽管如此,油泥仍然有泡沫塑料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方面,它便于添加和修补,这对方案的反复尝试很重要。另一方面,质感更加细腻,没有泡沫塑料的颗粒物,对于模型的细节处理更加深入。
实验课结束了,尽管模型作品仍有诸多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作品从草图到模型经过了多次推敲,过程和体验是难忘的,学生收获良多。“模型”是设计交流的实物媒介,“模型制作”是设计师整理思路、优化设计方案的动态过程。这是这门课程强调“模型制作”不同于“模型”的原因。
在模型制作实践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泡沫塑料和工业油泥这两种材料的模型制作技法,而且学习到模型制作实际上是一种行之有效设计手段,设计不是从草图到计算机,设计是要脏手的。模型制作实践有助于训练学生设计思维,建立用三维的方式来思考产品设计的问题,这是计算机辅助模型制作无法取代的。
项目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jgel201621)
[1] 程红,刘琪,徐文娟,戴慧萍.实体模型制作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5.
[2] 孙颖莹.基础设计.爱课程. 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5949.html
[3] 保雷.浅析工业设计的实体模型设计与制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02):153-154.
From Sketch to Model,A Record of a Lecture
GUO Ai-lian, WU Zuo-guang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By design of experimentation task and teaching practice in model making, the paper pointed that from sketch to model is not a simple process from 2D to 3D, but a process of inspiring the mind and optimizing the scheme in design. Studing the model making is not only to master techniques of model making but also to learn the effective method of design, and then put it into the practice of design.
model making; design thinking; experimentation task; foamed plastics; clay
G642.1
A
1008-2832(2017)08-0151-02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