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脱贫路上党旗红

2017-09-11 11:02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创造调研组马黎
创造 2017年7期
关键词:贫困村乡镇贫困户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创造》调研组 马黎

富源:脱贫路上党旗红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创造》调研组 马黎

中共富源县委书记唐开荣到胜境街道洗洋塘小学看望慰问少年儿童

富源县地处云贵交界,属国家级贫困县、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目前,全县有8个贫困乡镇(街道)、51个贫困村、71723名贫困人口。

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富源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示,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结合“基层党建推进年”“基层党建提升年”活动,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思路,在产业链上建支部、发挥先锋服务队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使基层党建带产业、服务产业、推动产业,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如期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当堡垒、争先锋、作贡献。

提认识找准脱贫攻坚“定盘星”

一是认真学习宣传领会上级精神。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富源县委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抓落实,分层分类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县委制定的扶贫政策,搞清何谓精准扶贫、怎样真正扶贫、如何限期脱贫等关键政策知识和信息内容,真正让广大党员干部在领会核心要义中树牢政治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广泛深入宣传中央、省、市、县各级有关扶贫的政策措施,引导广大贫困群众消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摘帽的信心。

二是精准锁定目标任务。采取时间倒排、任务倒排的方式,严格对照贫困人口脱贫“两不愁、三保障、一受益”六条标准,贫困村出列“一降、五通、三有”九条标准,贫困乡出列“一降、一退、五通、两有”九条标准,将全县脱贫出列任务按年按季按月按周细化分解,盘点到村、盘点到户、盘点到人,逐项筛查、逐项补漏、逐项完善,确保如期实现脱贫出列目标。

三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采取干部包村、逐级承诺的方式,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包行政村、驻村工作队员包自然村、村组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按照“五查五看”的工作标准和“三评四定”的工作程序,以有机动车、有商品房、家庭内有财政供养人员和家庭成员有实体产业“四有”人员为重点,认真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面核实,做到有进必进、有退必退、有漏必补、有错必纠。2016年共核查21402户79091人,识别退出4942户18476人、识别纳入5211户18520人,大数据系统进出贫困人口数占贫困人口总数近50%;在核查的基础上,县、乡两级分别按照10%、20%的比例对贫困人口进行抽查,确保全县7172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象精准。

强组织筑牢脱贫攻坚“指挥部”

一是充实县、乡、村三级扶贫办(站、点)工作力量。明确县委组织部牵头,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按照“抽硬人、硬抽人”的原则,从县乡干部中精选14名业务骨干充实县扶贫办工作力量;明确12名乡镇(街道)专职副书记负责扶贫工作,抽调78人组建12个乡镇扶贫工作站;各村(社区)扶贫点的业务专干多由责任心强的村(社区)副主任担任。

二是狠抓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坚持“一支部一对策”,采取建立台账、分类施治、销号管理等方式,从班子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认真查找和分析归纳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并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制定了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集中整顿工作方案,明确整顿工作责任人和计划进度表,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50个,调整党组织书记26名,选派61名党员干部到软弱涣散党组织任第一书记。

三是强化村级基础保障。坚持将资金资源向贫困村倾斜,2016年以来累计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发放“党员创业致富贷款”3400万元,发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22个,整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异地扶贫搬迁、“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建成村(居)民小组活动场所111个,2017年投入1.2亿建设426个,其中贫困村建设229个,确保全县所有村民小组均有可供使用的活动场所;县财政每年划拨2400余万元用于基层组织建设,划拨县管党费150万元用于党员教育培训等,有效确保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抓队伍选树脱贫攻坚“排头兵”

一是强化选配抓班子。以县、乡、村集中换届为契机,牢牢把握“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的原则,强化党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重视基层、重视从艰苦地区选拔干部及不让老实人吃亏的正确用人导向,注重从脱贫攻坚一线选拔任用干部,提拔2名乡镇党委书记任副县长,交流13名干部到贫困乡镇任职,选拔10名优秀“三方面”人员充实到贫困乡镇任职,从县直机关选派6名科级干部到贫困乡镇挂职担任党政领导班子副职。注重优化贫困村“两委”班子结构,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994名,比上一届增加144名,351名妇女当选村(社区)“两委”成员,与上届相比增加了40名;23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其中20名通过专职专选任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3名通过选举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的比例实现了新突破,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抓实脱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强化培养壮队伍。实施“万名共产党员户挂牌亮身份”活动,教育引导贫困村党员户亮明身份、设岗定责、开展服务。扎实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全年培养致富带头人127名,吸收28名入党。把2016年选聘的20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分配到建档立卡贫困村,不断充实贫困村抓基层党建工作力量。

富源县人民政府县长陈志(前排左一)到农业龙头企业调研产业扶贫工作

三是强化培训提素质。严格落实专题培训、集中轮训等制度,以党章党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内容为重点,分级分批分期举办培训班,对贫困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村组干部、党员进行能力素质培训。全年选派3名乡镇(街道)党政正职、15名行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参加省市举办的示范培训班,县委举办3期专题培训班培训800余名党员干部,各乡镇(街道)举办20余期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对全体党员进行了全员轮训。

四是专业人才精准服务。坚持人才服务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围绕农村实用人才和各领域骨干人才培养等5个方面14个项目,制定了《富源县人才扶贫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农口专家158人次到贫困村开展实用技能培训,邀请医疗卫生专家97人次到贫困户开展义诊活动,统筹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优秀教师265人次到贫困乡镇村小示范教学,专家队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

扶产业念好脱贫攻坚“致富经”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新的一轮脱贫攻坚战启动以来,富源县委多次召开常委会和扶贫工作专项会议,研究出台了《富源县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以促进农业产业增效,贫困户增收为目标,以粮油、畜牧业、魔芋、山地蔬菜等产业发展为重点,每个贫困村规划1—2个特色主导产业,将特色产业规划到具体贫困村、贫困户。向银行注入1700万元风险补偿金,撬动银行贷款1.36亿元,结合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和发展意愿,探索实施了自主发展型、保底分红型、龙头企业带动型、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型、土地租赁返聘型、互助社带动型、项目带动型等产业发展模式,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中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是发展“一村一品”。采取“农村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办法,由镇、村党组织谋划指导,通过村“两委”和党员牵头成立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让扶贫资金变股金,土地设备变股份,劳动付出变薪酬,全县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28个,充分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后所镇老牛场村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吸纳38户贫困户入社,实现了贫困户集体抱团发展,年收入达5万元;墨红镇吉克村建立“满地金”辣椒种植基地,将贫困户种植的辣椒统一包装销售,为农户提供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提升了产品收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建中的竹园镇额苏村易地搬迁项目

三是深化农企合作。稳步推广“基层党组织+农村电子商务”,鼓励产销对接良好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利用各级产业扶持资金,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生产物资,实行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增收致富。目前,共扶持农业龙头企业67户,组建专业合作社619家,培育种养大户2066户,预计全年出栏肉猪230万头、种植魔芋13万亩、核桃提质增效3万亩、种植黄桃3100亩、种植各类蔬菜12万亩,引领带动5697 户 20000余人增收。

建机制拉紧脱贫攻坚“责任链”

一是严格落实包保责任。调整充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责任制,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明确县委专职副书记、挂职副书记和3名副县长共5名县级领导负责脱贫攻坚工作,分片挂钩到乡镇(街道),实行分片包干,共同研究、共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由县级领导牵头,结合各县直部门职能职责,成立9个专项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负责资金整合、督促检查和19个行业专项行动计划的制定、落实等工作;各乡镇(街道)递交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承诺如期完成贫困乡、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是建立驻村帮扶长效机制。经调整轮换,补充工作队员172名,目前共有155支驻村扶贫工作队613名队员、62名第一书记全部挂包到村到户,每个贫困村都有工作队、都覆盖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出台《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测评办法》,每季度对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一次测评,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在县电视台通报,并取消个人和派出单位当年评先奖优资格。2016年,共对季度测评排位末尾的10名队员进行了诫勉谈话,1名队员被免职撤换。

三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出台脱贫摘帽考核奖惩办法,严格考核奖惩,对如期脱贫的贫困村按优秀、良好、合格等次分别给予40万元、30万元、20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奖励,对如期完成脱贫出列任务的乡镇(街道)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等人员,分别按优秀奖9万元、良好奖6万元、合格奖3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对不能按时限完成脱贫出列任务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进行追责问责,不摘“贫困帽”就摘“乌纱帽”。四是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出台《富源县脱贫攻坚执纪监督问责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专项督查、随机抽查、明查暗访等形式,开展常态化督查,加大督查问责力度,今年共开展专项督查8次,发出通报5期,对履职不力的29名领导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并在县电视台曝光,未发现扶贫资金被贪污、挪用、挤占的情况。五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扶贫、民政、残联、卫计、民政、妇联、城建、水利等部门,围绕部门涉及的脱贫指标,聚焦年度脱贫出列目标任务,全面核查、摸清底数、拟定方案、牵头落实,将各类项目、资金、政策向贫困乡、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加强党的建设没有休止符,服务人民永远在路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富源县将紧扣“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目标,聚焦贫困村镇71723人贫困人口,以脱贫攻坚作为党建工作的主阵地,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推进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使基层组织堡垒更好地引领脱贫攻坚,做到干部在一线工作、民意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实效在一线检验,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敢于担当、善破难题,实现党建与扶贫“双推双促双赢”。

生态牧业

猜你喜欢
贫困村乡镇贫困户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乡镇扶贫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