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万亩: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基础和效应

2017-09-11 11:02穆希
创造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中药材云南

穆希

665万亩: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基础和效应

穆希

产业的扩张,必须有资源的支撑。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尤其具有鲜明的资源特色,在全省127家药品生产企业中,生产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的企业有110余家;在179家纳入生物医药统计管理的生产企业中,中药、民族药、天然药、植物提取、天然健康产品、中药饮片、植物农药生产企业有160家。

发展优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是解决中药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数据显示,2016年云南省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为665万亩,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省市第一位。农业产值253亿元,居全国前列。全省近五分之一的农村人口涉及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大户达96000多户。

数字,一方面直观地呈现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雄厚家底,一方面也折射出中药材种植养殖产生的巨大带动效应。

政策春雨助中药产业成长

中药材作为中国独特的医药资源,是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2016年更被誉为中医药“政策红利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磅文件先后发布,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2017年7月1日,酝酿了30年的《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作为中华民族“国粹”的中医药从此全面开启有法可依的新篇章,也意味着中医药事业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一系列利好政策,让中医药产业投资早早闻风而动,并持续升温。据初步统计,仅今年以来,就有近50家上市公司出手或完成收购中医药资产,在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院、中医诊所等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跑马圈地”,争抢这个规模达万亿的市场。

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境内有中药材资源种类6559种,占全国种类总数的51.4%,其中,三七、天麻、石斛、云当归、云木香、云茯苓、灯盏花等云南的优势品种不仅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且都已实现规模化人工栽培,有5个品种14个基地通过GAP认证。截至2015年,云南已有56个县(市、区)被认定为“云药之乡”;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红河灯盏花、龙陵紫皮石斛、广南铁皮石斛、程海螺旋藻6个品种获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6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及规划,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未来云南着力发展的八大重点产业之首加以推进。

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及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提出,今后5年,全省将加快推进天然药物和健康产品优质原料基地建设,突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提质增效建设,大力发展新资源及市场紧缺药材品种,将云南省建设成为全国最优质的天然药物和健康产品原料基地。突出优势特色,打造“云药之乡”,重视种源研究,建设良种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升级原料基地,重点推进三七、灯盏花、滇重楼、石斛、天麻等5个中药材大品种规模化发展,开发药食两用品种,建设中药材综合园区。到2020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左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左右。

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省农业厅全面推动推进良种和种养基地建设、提升中药材加工能力建设、强化中药材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精心研究编制了《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发展的规划和文件,全面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6种药材产值超10亿元

政策加码,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强化区域布局,适度规模发展。以产业链为主线,以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文山等产业园区为依托,在滇中、滇南、滇东南、滇西北、滇东北等种植适宜区发展道地优势大宗药材;在保山、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德宏、临沧等地发展南药种植。

截至目前,云南已建成了滇东南三七、滇东北天麻、滇西北高山药材、滇中民族药道地药材和滇西南南药特色药材等5大中药材种植基地。2016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65万亩,较上年增长11.4%,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省市第一位。按采收面积581万亩测算,亩均产值达5507元,较上年增长3.1%,实现了量效齐增。

从种植品种来看,2016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的有三七、天麻、滇重楼、云木香、石斛等17种药材。

从产值上来看,2016年全省中药材农业产值达10亿元以上的有6种药材。其中,三七86.34亿元、天麻29.58亿元、重楼29.20亿元、石斛26.30亿元、草果25.81亿元、生姜21.25亿元。1亿元以上的有灯盏花、木香、当归、半夏等22种中药材。

从州市情况来看,全省在中药材种植(养殖)主产区布局30个重点县(市)区,配套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基地。2016年,文山州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50万亩以上的有曲靖、红河、怒江,10万亩以上的有昆明、保山、昭通、丽江、普洱等11个州(市)。农业产值在50亿元以上的有文山,30亿元以上的有曲靖、昭通、红河、大理,10亿元以上的昆明、保山、丽江、普洱,5亿元以上的有玉溪、临沧、楚雄、西双版纳、德宏、怒江、迪庆。

道地药材标准化走在前

标准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更是质量的硬约束。中药材作为中国独特的医药资源和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是诸多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的源头。强化中草药标准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云南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道地中药材产业标准化建设。省政府分别于2016年12月和2017年3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云南省重点产业标准提升行动计划》,对推动云南省标准“走出去”等工作进行明确。

在省农业厅副厅长李国林看来,标准化重点是种子质量标准、种苗质量标准、育苗技术规范、栽培技术规范、农药使用等标准。据了解,目前云南正按照“无标制标、有标贯标、低标提标”的原则,紧密结合中药材产业发展需要,新建一批、完善一批、提升一批中药材品种标准,强化中药材标准体系建设。

云南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我国95%以上的三七产自云南,全省对三七产业标准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视,自2000年以来,先后发布了《三七质量标准》等9项地方标准、《文山州三七原产地初加工操作规程》等2项地方规范,先后下达了《三七平衡施肥操作技术规程》等15项地方标准立项计划,建成了“文山三七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文山三七种子种苗繁育及标准化示范区”两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今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由昆明理工大学主导制定的《中医药——三七种子种苗》国际标准,这也是我国继人参种子种苗之后制定的第二个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是云南省相关技术机构主导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国际标准。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进一步保护文山三七道地品牌,实施三七品牌战略,推动三七国际化、标准化发展将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同时,也对推动云南高原特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种植拓宽精准脱贫路

“兴中药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走进昆明市富民县,以发展云附子种植为主的6000亩中草药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在该县永定街道办事处,78户入股种植户(21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最低分红190元,2017年至2021年每年都可以分红。种植户除了保底收购收益外,还可以获得保底收购价与市场价格之间差价50%收益,这意味着村民只需要提供土地,而不用投入一分钱就可以产生种植收益。

在云南,像这样靠中药种植养殖实现精准脱贫的例子还有很多。中药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产业,已经在云岭山乡凸显出非凡力量。资料显示,全省中药材种养殖分布在127个县市区,除昆明官渡区、呈贡区外均有种植,受益面广,全省近五分之一的农村人口涉及中药材种养殖,专业大户达96000多户。药农年人均纯收入达3000多元,占年均纯收入的近三分之一。目前,中药材产业作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及实现贫困农户精准脱贫的重要产业。

灯盏花规范化种植基地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中药材云南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云南邀您来“吸氧”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