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助力云南大发展

2017-09-11 11:02王睿
创造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技能技师工匠

王睿

工匠精神助力云南大发展

王睿

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乃是为了寻求与最高的“道”相亲。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古代名匠。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即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随着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工匠、老手艺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对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来说,工作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自有诗和远方。

坚守“初心” 传承“匠心”

《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它会让自己流于庸俗,止于轻薄、肤浅和粗糙。发展思想不精细,产品就上不了档次。在技术和产品“从99%到99.99%”的过程中,迂回推进,不厌其烦,努力坚守,把每一个生产产品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耐心打磨,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爱乃至敬畏,就会把平凡的工作当作一种修行,不经意间便可能累计出极致的作品乃至非凡的成就。

在昆明开发区,制造企业的生产线正在走向精密化、数字化,而在一些关键零配件、专业新材料的处理上,却仍然离不开名匠的一双巧手和慧眼。新时期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一台机床的准确操作,一个焊接件的严丝合缝,一间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关里,引领带动着昆明制造的品质革命,持续提升着昆明制造的基础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在今年昆明市政府公布的第三批“昆明市名匠”名单中,32岁的张学品成为11位新增名匠之一,他工作的单位——云南航天工业有限公司也同时被命名为“昆明市名匠工作室”。直到现在,已经作为云南航天工业首席技工的张学品,仍然会蹲4个小时来练习。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是早早起床,去与师父牛犇会面,探讨新工艺、研究新技术。

多年来,张学品带领小组成员一起改进了多项技术工艺、实现多项技术革新,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产品质量,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张学品直率地说,技术的确为他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入,但他更感到欣慰的是能从别人眼里看到对工匠的尊重。

云南冶金集团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车工出身的耿家盛是“兴滇人才奖”的获得者,政府给予了他三十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在荣誉面前,他更喜欢别人以“工匠”相称。他说:“技术工人在古代就是工匠。古代我们很多领先世界的用具、器皿,就是工匠们一丝不苟地制作出来的。我们现在缺的,就是这种工匠精神。如果我们的马桶都是以严谨的‘工匠精神’生产制造,就不会有中国游客到日本抢购马桶的现象发生了。”越是细微的环节,越能展现一个技工的水平。“细节做好了,结果一定不会差。”耿家盛指着刚刚加工完的细长轴说。正是这种对“工匠精神”的坚守,以耿家盛为主或独立完成的“一种深孔锥度铰刀”“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难切削材料机加工刀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而他领衔的“一种螺纹快速返程车加工方法”等3项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已获受理。耿家盛3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生产车间,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个车工生涯的传奇,从一个普通技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成为车工群体心目中的大师和学习的楷模。

耿家盛的弟弟耿家华,是云岭首席技师。他不仅是云南能工巧匠的传承者,也是云南新一代产业工人开拓者。他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承担着把“盐水手提灯”的图纸变成“绿能”产品的重任。7月初,第一批“盐水手提灯”经过反复改进,走出实验车间,这是云南云铝慧创绿能电池有限公司“20MW铝空气电池产业化一期”排头兵产品,这种灯适用于应急及户外场合,在日本、欧美等国家很有市场。尤其是在地震频发、对应急产品需求量极大的日本,更是广受欢迎。

“作为一个在生产一线工作30多年的技工,我见证了云南工业的荜路蓝缕、以启山林,也正是这种艰难锻造了一批批优秀的能工巧匠。如今,党和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技能人才一年比一年吃香。” 耿家华说,上世纪80年代,学徒工每月工资仅13元。现在“吃香”了,技能大师可以同总经理一样拿年薪。“吃香”,说到底是政策好、待遇高、有奔头。

除妹妹耿家豫外,耿家两代5个人是技工,先后出了2个全国劳模、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云南一代代产业工人薪火传承的工匠精神从耿家可窥一斑。

摒弃浮躁、宁静致远。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心境的从容淡泊:外边的世界很热闹,自己却不轻易盲从;灯红酒绿中的诱惑很多,自己却坚守“初心”,一切“走心”,像田野一样安静,像诗歌一样平和。“静能生慧”,“静能生乐”,所以,工匠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发展中,拥有不知疲倦的技术性快乐。

政策支持指导 打造工匠强省

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欲速则不达”“萝卜快了不洗泥”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人的发展,太强调“快”和“立竿见影”,注定会留下粗糙。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不惜力,不怕费事,甚至费尽周折没有收获也无怨无悔,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

2.2 收集实施前6个月内的患者满意度(患者对护士告知情况、上门时间是否准时、输液技术如何、服务态度如何、每次输液的停留时间、与患者沟通的内容、废弃物品回收情况等)、投诉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炎发生率和输液外渗率等资料。通过信息反馈检验实施效果。

在云南日报社小区里的“一革皮艺工作室”,一刀刀,一锤锤,皮艺匠人王浩沣正在雕刻皮料上的花纹。这里没有流水线,只有一针一线之中流淌的细腻和灵魂。他对材质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私人定制的皮包等皮具都是选用进口皮革用老工艺一步一步做出来。“只做外面买不到的东西。”他之所以会坚持,主要是热爱这份手工艺,想延续这份“匠人精神”。

“现在地道的东西越来越少。”来买皮包的温女士说,她想送给生意伙伴一件特殊的礼物,想要和流水线的名牌产品与众不同,买定制的皮具就会来这里。像这样对匠艺有着特殊情感的顾客有很多,每每提到这些老顾客,王浩沣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工匠精神”如硬币的两面,一面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坚守,另一面则是传承基础上的再造与创新。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从来不是工匠精神,而是将创新融入传统工艺的血液,不断创造新工艺、新技术,这是工匠精神的内核。正是这样的内核,决定了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灵魂,是驱动发展的力量。

工匠精神之所以引发强大时代共鸣,是因为契合了现实需要,工匠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具体实践。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树立崇尚劳动新风尚,是引导广大民众立足本职岗位劳动创造,切实提升技术技能素质,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有力抓手。没有一流的技艺,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国际经验证明,技能人才是通向制造业强国的阶梯。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人才强省战略规划,不断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畅通高技能人才上升通道,并将高技能人才放到与专业技术人才等5类人才同等重要的位置,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在“招商引智”基础上,云南以传承工匠精神、培养能工巧匠为导向,依托重点技工院校、大型骨干企业,建成了一批技师学院、国家及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并通过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课程研发、高技能人才成果交流等广泛开展活动,“云岭首席技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品牌逐步打响,一大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典型脱颖而出。省委、省政府设立的人才类最高奖项“兴滇人才奖”将高技能人才纳入表彰范围;在云南参加高级工、预备技师教育的本省学子,每人每年给予2000元学费补助;高级工、预备技师毕业生同样可以报考公务员,技师学院及其教职工与高职高专的政策待遇基本“拉平”。

云南省着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在实施“十百千万”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同时,采取公开招聘、留学回国安置、柔性引进等方式,逐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全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263万人次,230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与此同时,云南技能人才教育招生“逆势上扬”,连年不断增长,去年各类技校招生近5万人。“除了数量持续增长,技能人才质量也不断提高。像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等毕业生除本省就业外,已辐射西南地区以及北上广等大城市。”据省人社厅负责人介绍,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达84.94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快速增长,为推动云南省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发挥了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截至目前,云南拥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68人、“国突”人才63人、“国贴”人才1614人、“省突”人才1675人,全省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84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6个,拥有“云岭首席技师”87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14个。为拓宽技能人才成长上升通道,激励高技能人才成长,云南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开辟了5条技能人才“上升通道”:可从企业技术技能岗位向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流动;可向机关或事业单位流动;高级工、预备技师班毕业生比照大专、大学本科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等。除此之外还出台政策拓宽基层公务员来源渠道,允许从具有云南常住户口的省内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的毕业生报考乡镇公务员,进一步激发了技能人才活力。

云南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云南省技能人才的数量、质量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增加的需求差距还较大,某些行业、企业,优秀技能人才“一匠难求”的局面依然存在;技能人才的能力和质量有待提高;技能人才发展存在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社会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时代需要技能人才,时代也呼唤更多技能人才。为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数量充足的技能人才队伍,云南发布了《云南省技能强省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其中提出了推进技能强省战略的目标、时间,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重点、主攻方向和推进策略,其中,2017年到2020年计划培养300名云南首席技师、2万名云南技师、30万名云南技工、40万名云南工匠。

《计划》是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的关于推进技能强省的指导性文件,为云南大量培育技能人才,将云南打造成技能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

赋予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在现代工业中,新一代工匠的创新活动需要专注于技术提升本身,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优价的产品和服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云岭首席技师”耿家华

“工匠精神”不是守成,不是守旧,不是一味地恪守传统而裹足不前,而是善于用创新的精神去对产品精雕细琢,找到最好的结果,体现出最大的价值,创造出最完美的产品品质。在新经济中,制造业与服务业正在实现融合,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工匠也同样需要创新精神。新全球化、工业4.0、制造业+互联网的时代,需要同时鼓励知识的创新和创意的创新。

在传承中华民族工匠文化的过程中,还需要与现代文明结合,赋予工匠精神新的内涵,这种内涵在现代社会中,不仅包含专注执着和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发扬创造精神,即利用先进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这种技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月13日,云南工程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式启动,该模式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实行三段式育人机制,让学生在师傅的带领下“真刀真枪”地入企学文化、顶岗练技能。

听起来“学徒制”是个新鲜的名词,其实早在2015年8月,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就被教育部选入“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有专家建议云南省政府对两所学校给予政策支持,通过财政资助、政府购买等措施,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同时加强研究工作,把试点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理论,推广到云南省其他37所高职院校中去。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除此之外,云南将每年7月定为“云南技能宣传月”,集中开展一批活动,集中宣传一批典型,广泛宣传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让技术发展离浅入深,不断飞跃。“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技能人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激励和鼓舞一线职工奋发进取,为实现“强富美高”的云南梦作出巨大贡献。

链接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介绍说,发挥政策对技能强省战略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坚持高端引领、统筹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培训、增强技产互动、广泛开展技能大赛以及激发技能人才活力等六个方面。

一 坚持高端引领,培养技能人才。培养百名云南首席技师、万名云南技师、30万名云南技工、40万名云南工匠,构建技能人才成长梯队,未雨绸缪地培养技能人才接班人,做好技能人才储备。

二 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新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加快技工教育创新发展,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6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80万人,技工院校累计培养总量达30万人次。

三 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技能素质。为提升农村劳动者技能素质,实施技能扶贫专项行动、就业扶贫、技能脱贫千校行动、转移就业百日行动计划、“两后生”职业培训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雨露计划、青年能力素质提升计划等8个专项计划;为提升企业职工技能素质,实施百万职工培训计划、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计划等3个专项计划;为提升重点群体技能素质,实施高校毕业生技能提升计划、巾帼家政服务专项培训计划、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等4个专项计划。

四 增强技产互动,助推产业发展。实施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快推进校企合作融合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推进云南技能品牌创建,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技能品牌。

五 以世赛为龙头,开展技能大赛。组织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云南省选拔赛。重点组织普洱茶、木雕、银雕等项目的国际性、全国性和全省性技能大赛。开展政府引导、工会动员组织、行业企业集团实施和社会组织各方参与的群众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六 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活力。组织全省高技能人才表彰,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年薪制、股权制和期权制,贯通技能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职称渠道,明确技师学院、高级技校毕业生享受大专、本科毕业生同等待遇,明确我省引进的高技能人才在户籍、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方面,与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同等待遇。

猜你喜欢
高技能技师工匠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工匠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