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 李 伟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园林工程施工》网络课教学为例
李小梅 李 伟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信息化课程建设是我国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为更好的推动课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文章以《园林工程施工》为例,阐述了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呈现方式和应用效果。
园林工程施工;教学;信息化课程
教学信息化是各高校信息化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搭建现代化信息平台,建设《园林工程施工》网络课程平台,加强教学资源的制作、加工、整理,应用翻转课堂,实现了课程教学信息化,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园林工程施工》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园林工程施工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园林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园林工程设计的图纸表现、园林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要点、园林工程施工成品的养护管理。该课程在专业教学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课时少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课程教学中理论难度大,计算复杂,很难呈现真实的工作场景等难题。针对这些问题,组建《园林工程施工》课程信息化建设小组,讨论课程建设方案、建设内容,分配建设任务。通过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优化课程资源建设,调整教学过程,不断完善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园林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园林建设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工程技艺和施工方法,主要有土方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种植工程等。本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它讲授各单项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包括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养护管理,主要侧重点在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方面。目的在于培养能够在园林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通过2-3年的努力,根据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工作思路,使园林工程施工课程设置总体结构符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原则;强化基础,强化实践,完善教学计划;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成长,关注社会用户的培训需求,结合信息化教学特点,修订课程标准,搭建课程框架,改进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本课程建设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案、多媒体课件、学习指南、微课、案例集、二课活动、作业、自测题、作品分析等,具体建设情况见表1。
表1 《园林工程施工》课程资源建设情况一览表
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教学。为了顺利实施信息化教学,首先组建课程班级,组织校内的学生使用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进行课程教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多途径开展师生互动,积极发挥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作用。在课程网站上布置作业,开展讨论、课程调查等活动。
教师对学习者评价的同时,课程组要实时监控学习者的学习状况,特别关注在课程教学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建立多方评价机制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教学团队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学习者完成课程任务后的测试、企业(或社会)对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后的知识发挥情况都是评价体系应包含的内容。
在进行信息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反馈,充分考虑不同学习者对课程的不同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课程标准,最终使课程内容设计合理,课程评价体系科学,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通过对比信息化教学实施前后,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明显提高。对课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进行了分析,比较网络课程教学之前和之后的学生成绩,及格率从47.92%上升到56.52%,学生成绩整体有提高,说明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有所提高。在实施信息化教学之后,成绩达到90分以上的占26.32%,达到80分以上的占52.64%。
信息化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愿意更多地通过网络与学习共同体及课程资源之间进行交互,通过提出问题、主动寻求答案、解决问题、传播知识的良性循环过程使学生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最终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提高。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综合了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训成绩,最终得到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对比网络课程教学实施前、后,优秀率、良好率上升,不及格率下降,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以往各种常规模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涉及到计算机、美学、视频制作等多重知识的融合,对教师的信息技能水平要求过高,其在使用之前需要学习多种软件的操作,或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这使得普通教师面对深层次资源的开发常力不从心,影响了其使用积极性。而使用信息化课程之后,教师只需要具有最基本的信息素养,再经过简单操作就可自主使用。
在信息化课程的网络教学过程中,改变了教师传统的讲授型教学,对教学的主观控制性相对降低,以学生微课学习成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再占据教学的中心地位,加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讨论,基于问题和任务的学习,这些都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课程信息系统来灵活实现。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提高。
利用信息化课程系统将教学内容发布在网上之后,学生可以方便的利用课前或课后时间,自主阅读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深入地领会项目任务的要求,相互交流,提高自学和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因为信息系统提供了许多辅助性教学管理工具,如考勤记载、作业提交、考试测验、成绩统计等,也可将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1]伍胜建.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研究初探[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23-25.
[2]罗毅洁.高职院校数字校园的建设模式和效益分析研究[J].大学教育,2014(4):7-9.
[3]陈文文.新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J].现代园艺,2016(6):171.
(责编:许淑贤)
G719.21
A
1008-8431(2017)04-0067-03
2017-04-20
李小梅(1981-),女,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主任、讲师;李伟(1982-),男,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