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装扮相的木偶,在操控者双手的搓、捻、掂、点、转等指令下,做着捻须、鞠躬、回眸等表演,常引得观众拍手叫好。作为孝义“三宝”之一,孝义木偶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木偶戏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是用木头刻成各种人物、兽类等偶像,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艺术。木偶戏又分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铁线木偶戏四大类。孝义木偶戏即属于杖头木偶戏,制作精巧,形象生动,表演细腻,内容丰富。木偶造型个个活灵活现,有人一般的丰富情感,也许它们就是精灵的化身,在为人们表演着一场又一场的精彩。
偶非偶得 因戏而精
制作木偶,供人玩乐,源于周代,《列子·汤问》中有记载。木偶戏形成于何时,曾有两种传说。一种是木偶戏始于春秋战国之说。传说月皇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的一个老臣。有一次,月皇受命于楚庄王,领着戏班到民间演出,因也想登台演戏,但又碍于自己是朝廷重臣怕人耻笑,就用木头制作成偶像,穿上衣服,挑出来让人观看,于是便发明了木偶戏,月皇也因此成了这一行的祖师爷。另一种是木偶戏源于西汉之说。宋代《事物纪源》《都城纪胜》《武林旧事》等史料中均认为世传木偶起源于汉高祖平城之围。传说,大将陈平造木偶巧计解围,所以也有世人奉陈平为木偶戏祖师爷。
至唐代,木偶戏开始兴盛起来,《古都百戏考图》中记叙唐玄宗李隆基提倡影戏,当时木偶戏也用灯光映影,所以木偶戏当时也属影戏。
明清两代,孝义的木偶艺术有了显著发展。民间艺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木偶人脸谱,眼睛能转动,嘴巴能开合,表演传神,形象逼真。木偶戏班有如春笋破土,竞相兴起,艺人辈出。
到了20世纪80年代,孝义木偶造型已十分优美,彩绘更加精致,神态更加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浓厚的民族风格。
三雕七画 技艺堪绝
孝义木偶戏,由木偶、操纵演员、配音演员和乐队四部分组成,多用戏曲曲调演员,有的用对话或歌舞表演。从前木偶造型比较机械,表演古装戏的木偶仅由三根棒构成,身躯干瘪,目瞪口呆,有膀无腿。后来经过木偶技师的精心改造加工,根据木偶的结构和演员操纵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又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有提线木偶、布袋木偶、杖头木偶、扁担木偶,等等。孝义木偶属于杖头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有的为三根杆或“托偶”,依手杆位置有内、外操纵之分。头以木雕,内藏机关,使嘴、眼可动;命杆为木、竹制,各派长、短不同,手杆与手、肘相接。“内操纵”者多演传统戏曲剧目,宽袍大袖.便于表演戏曲程式,动作灵活,栩栩如生。“外操纵”多弯把式命杆,负担减轻,表现力增加;纸制偶头转向灵巧,便于控制,机关多样,动作丰富;因手杆在外,身体塑形自由,整体感增强,突破了传统造型的局限,更合人物与时代需要;手的材料不断更新(木一塑料一树脂),手杆逐渐由钢丝替代,“打脚”也出现了“横飞燕”“大跳”等舞蹈动作。这对剧目的开拓、表演的发展、观众的发掘,意义重大。时至今日,杖头木偶声势依然。
孝义传统木偶造型艺术最初是三雕七画阶段,由艺人先雕头形,再画脸谱,以区别人物,造型主要靠画脸。接着经过了雕绘结合阶段,造型、雕刻、绘画并重,讲求创造性和技法性,出现了专业偶头艺人和作坊。而现在的木偶造型艺术是可塑性与随意性阶段,现、当代木偶造型艺术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产品,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和时代审美趋向设计、制作木偶,使之更富夸张性,更具木偶艺术特点,不仅摆脱了单纯戏曲化的传统,而且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构成了绚烂多姿的木偶造型世界。这是中国木偶造型艺术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旧时木制 今日纸糊
传统木偶和现代木偶区别很大,传统木偶是木雕的,又笨重又不好制作,雕一个偶头得3~5天时间,雕坏就没办法返工了。现代木偶是纸做的,便于制作,做坏了可以重来,一天时间就可做一个头型出来。再一方面,现代偶头便于安装好多机关,适于现在演出形式的需要,传统木偶就没有这个功能,眼不动、口不动,相对较呆板。再一个传统木偶没胸腔,三根棍,又不好看,现代木偶加上胸腔,很饱满,能撑起漂亮的衣裳,更显丰满圆润。
经过艺人们多年的苦心研究,现今的木偶,不仅可以表演戏曲中的甩发、喷火、舞长袖、梢子功、翎子功、佛珠转抛接等高难度动作,还可以表演川剧变脸、书法等绝技。